袁昕 繪
“今天,你還會寫字嗎?”這個原本不成問題的問題,在今天卻成了問題。
豆瓣網上有個興趣小組,取名“溫暖的手寫體”。“喜歡手寫體,喜歡筆尖的流暢感覺”,“溫暖的句子,只有手寫才能溫暖”……一群對“用手寫字”滿懷溫情的人們,在一年多的時間里喚起了很多人對曾經習以為常的“寫”字的集體懷戀。
還是在豆瓣網,由網友“連過五人”發起的“曬字跡”活動剛剛結束,“拿出你的紙,拿出你的筆,再來一句簡單的話語,”1869名網友響應了這個號召,在他們上傳的1300多張字跡照片中,有抄錄的名家詩詞,也有偶然的心緒隨筆,有珍藏的情書、信件,也有存留的課堂筆記、作業和試卷,每一件作品風格不一,但溫馨的字跡都記錄下了流逝的歲月和心情。
“中國人素有濃郁的漢字情結,只是現在大家用筆的機會越來越少了”,網友的感慨觸動了人們鈍化的神經,提醒我們關注一個不該被忽略的問題——
今天,你還寫字嗎?
隨著手機、電腦的日漸普及,漢字書寫脫離日常生活正在成為一種趨勢,青少年漢字書寫水平下降已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教育部2009年在全國七個省(市)進行的一項關于漢字書寫水平的調查顯示,接受問卷調查的3000多名教師中,有60%的人認為現在學生的書寫水平下降或者是明顯下降。
“小學階段是孩子們動筆的最好階段,漢字書寫一定要在這段時期打上扎實的基礎。現在孩子們用電腦的機會更多,一些孩子家長不太重視漢字書寫,有時孩子連寫個作文都要打印出來。”北師大實驗小學教學主任賈紅斌對此很是無奈。
更加讓人憂心的是,大學生用筆的機會更少。“我們寢室人手一臺電腦,老師上課的講義、資料都是通過公郵共享,大多數地方填表也都要交電子版,和朋友們的交流更是少不了電腦”,進入大學剛剛兩個月,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的新生單敏敏越來越意識到,大學里需要更多接觸的是電腦而不是書寫。
漢字書寫機會越來越少,提筆忘字的事則越來越多。光明網正在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41.5%的人承認自己有提筆忘字的經歷。“使用電腦、手機時間越長,提筆忘字越來越頻繁,有時候明明很熟悉的字都可能一時想不起,非得掏出手機打個拼音不可。”中央財經大學07級保險學院的馮同學說。
20年前,五筆輸入法解決了漢字輸入的難題,時至今日,漢字在電腦時代早已暢通無阻,但技術使用的深度和頻率卻不可避免地減少了漢字書寫的時長和頻度,越來越多的人從“會寫”退化為會“辨認”,古老的漢字正遭遇著國人的“冷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