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教學固然能鍛煉孩子的思維能力,但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利用游戲的形式來進行引導。
這是因為,研究發現,孩子在開心、吃驚、感興趣時,能最大限度地接收和吸收你試圖傳遞給他的信息。
對6歲以下的孩子來說,以有趣游戲的形式來進行的教學,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下面就介紹一些常用的,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鍛煉孩子邏輯思維能力的小游戲。
1.分類游戲
對玩具的分類,能訓練孩子的邏輯能力。
可以讓孩子根據不同顏色、形狀將套裝里的拼插組件進行分類和清點,有利于孩子區分顏色、形狀(尤其是空間構造)以及數量。
各類拼插組件會有不少細微的區別,正好用來考考孩子的眼力。
剛開始的時候先分類計數,把數字、形狀、顏色記錄下來,結束的時候再分類清點——這個過程中能教孩子認字、數數和了解情況,并且以「你記得有幾個藍色的方塊嗎」等提問,來鍛煉孩子的記憶能力。
2.拼插游戲
拼插游戲對孩子邏輯思維的鍛煉,是顯而易見的。
首先需要在現實中注意觀察事物(如果記不太清楚,可以搜一下相關事物的圖片或者拿來實物,讓孩子邊觀察邊模仿)、比較事物、分析事物不同部分的顏色形狀和大小,以及其他的一系列邏輯能力。
可以發揮想象力自由拼插,也可以帶著目的有意識地拼插。
自由環節,我家娃的最愛就是各種武器,尤其是槍,所以他幾乎一直在忙著拼槍:手槍、雙管的槍、沖鋒槍。
給定題目環節,先詢問孩子希望拼什么,然后一起完成,我們拼了各種動物、外星人、以及獵鷹(美國隊長的好友,不是動物)、房子和變形金剛。
前者的好處是可以充分發揮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家長要做的就是多肯定、多鼓勵;
后者的好處則在于可以讓孩子通過拼插組件的形式,將現實中的物體抽象出來,再創造和設計,顯然更能鍛煉孩子的抽象思維。
3.日常生活
與兒童思維發展階段所不同的是,對兒童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沒有一個確切的時間表。
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邊玩邊學,比如:收衣服的時候,讓孩子將不同的襪子分類卷起來;
看照片的時候,讓孩子找到某個物件或者某個人;
下雨的時候,讓孩子聽雨聲判斷雨點大小或者停雨與否;
看動物的時候,隨口告訴孩子如何通過牙齒和區別食草和食肉動物,并讓他以此分辨;
做沙拉之前,允許孩子和你一起利用蔬菜水果來擺盤出一些造型;
隨口給孩子出一些用于計算的應用題,例如買東西、給錢、找零等……
對于孩子來說,玩過的游戲、做過的練習,也許很快就忘記了,但是日復一日培養起來的邏輯思維能力,是不會輕易忘記的,并且將令他們受益終身。
4.和孩子一起下棋
對3-5歲的孩子而言,下棋是需要一定的訓練才可以明白下棋過程雙方的一種游戲對抗性的。
對抗性類別的游戲需要孩子同時操作兩套思維模式:既要組織自己的進攻,也要觀察對手以進行防守。這樣的思維模式對孩子的大腦是極好的鍛煉。
可以讓孩子初步體會到對抗性比賽所需要的“計謀”。
5.幾何皮筋
方法:用盒子和圖釘制作一個簡易的幾何板,讓孩子拿著皮筋在幾何板上套出不同的形狀,學會辨別幾何圖形。
6.鼓勵孩子幻想
父母要經常帶孩子廣泛地接觸、觀察、體驗生活,鼓勵孩子大膽地幻想,同時適當地加以引導和指導。
例如,孩子可能看著天邊的晚霞說,那里是恐龍的家鄉,父母不要打擊孩子,說他就會胡思亂想,而應該問孩子:“為什么那里是恐龍的故鄉呢?”
7.高個和矮個
游戲目的:通過動手操作,發展孩子的逆向思維能力及空間感知能力。
游戲準備:正方形、長方形、圓形積木、高矮不同的小人3個。
游戲玩法:這是一個非常適合您和孩子兩個人進行的游戲。您可以在3個高矮不同的小人下面墊上正方形、長方形、圓形的積木,使它們顯得一樣高。然后,讓孩子根據所墊木塊的多少,判斷出這3個小人中,哪個最高,哪個最矮。
8.偵探游戲
方法:父母在心中想一個物品,讓孩子來進行質問,質問的時候,父母只能回答【是】或【不是】。
例如:
父母【我已經想好了】
(在心中想的是香蕉)
孩子【是動物嗎?】
父母【不是】
孩子【是可以吃的東西嗎?】
父母【是】
孩子【是蔬菜嗎?】
父母【不是】………
就像這樣進行游戲,直到孩子猜中父母心中所想的答案。在家中,這樣的游戲可以用【人物】為限制來進行的,即使是僅僅限制在人物這個范圍,也可以使用身邊的人、歷史人物、明星、動漫角色等變化豐富的類型。
9.積木游戲
第一步:
在桌面上擺5塊積木,讓兒童將積木塊拿到盤子里,每拿一塊說出一個數字,一定要手口如一地點數。兒童能數幾塊就拿幾塊,數完以后讓兒童說出盤子里的積木總數。
第二步:
將積木排列在桌子上,讓兒童從左到右用手指點數積木,每點一塊,口中說出一個數字,一定要手口如一地點數。兒童能數幾塊就數到幾塊。數完后把數過的積木塊拿出來,讓兒童說出總數。
第三步:
將積木塊按順序排列好,讓兒童用手指點,從左到右順序點數。數完后說出總數。再按照從右到左的順序數,數完后說出總數。同理可以從上往下數,或者從下往上數,讓兒童理解順序不影響總數的道理。
第四步:
將積木塊無規則堆放,讓兒童自己確定順序點數,說出數過的部分數目總數。這個訓練首先讓兒童理解數的實際意義,其次是讓兒童把數過的東西放在一起劃成一個集合,這就是集合概念形成的第一步,也是類包含的邏輯觀念的起步。
10.疊疊樂、疊疊杯
在大人眼里,會覺得這不就是幾個顏色、大小不同的塑料嗎,有什么好玩的?
可就是這樣幾塊簡單的塑料,讓樂樂迷戀了好久,有時候自己一個人坐在那里專注地“研究”,把紅色取出來,把藍色擺下面……
11.拼圖、配對
拼圖是一個假設、判斷、選擇的過程,而且能讓孩子明白“部分”、“整體”的關系。
如果孩子還小,可以從簡單的形狀匹配、物品匹配開始,再慢慢過渡到20片、30片的拼圖。
12.找不同
可以利用繪本,也可以拿出手邊比較相似的物品,讓寶寶找出不同的地方在哪里。寶寶觀察的過程,也是利用邏輯思維進行判斷的過程。
13.認識前后左右
很多孩子經常把鞋子穿反,或者不知道哪個是右手、哪個是左手。可以利用繪本或者拼圖讓孩子了解前、后、左、右、上、下等概念。
14.數獨
數獨是起源于18世紀的一種邏輯游戲,玩家需要根據9×9盤面上的已知數字,推理出所有剩余空格的數字。
15.分類、推理
讓孩子從一堆積木/磁力片中挑出所有的紅色,或者把所有的三角形放在一起。按照綠色、橙色、藍色這樣的規律,把積木擺成一排,讓孩子猜一猜接下來應該放什么顏色。
16.棋類游戲、桌游
棋類游戲適合年齡稍大一點的孩子。因為每一步都要按照一定的規則來操作,所以整個過程就是不斷地演繹、推導。
孩子需要思考“我如果走這步棋,對方接下來有幾種走法,每一種我將要如何應對”,不但培養邏輯思維,還培養深度思考。
17.哭笑娃娃
游戲目的:在迅速反應中發展思維的逆向性和流暢性。
游戲玩法:和孩子一起玩經典的老游戲“石頭、剪刀、布”吧!不過,這次要做點小小的改動。每一次,勝利者都要做“哭”的動作,輸的一方則要做“笑”的動作,誰先做錯就要淘汰認輸哦!
18.反口令
游戲目的:能根據“口令”做相反的動作,訓練孩子思維的逆向性及思維的敏捷性。
游戲玩法:你說“起立”,孩子就要坐著不動;你說“舉左手”,孩子就要舉右手;你說“向前走”,孩子就要往后退……總而言之,孩子要和你“反著來”才行。如果他做錯了就算輸了。這可是一個非常好的家庭游戲哦!
19.高個和矮個
游戲目的:通過動手操作,發展孩子的逆向思維能力及空間感知能力。
游戲準備:正方形、長方形、圓形積木和高矮不同的小人3個。
游戲玩法:這是一個非常適合你和孩子兩個人進行的游戲。你可以在3個高矮不同的小人下面墊上正方形、長方形、圓形的積木,使它們顯得一樣高。
然后,讓孩子根據所墊木塊的多少,判斷出這3個小人中,哪個最高,哪個最矮。
20.反義詞
游戲目的:在游戲過程中積累孩子的詞匯量,發展逆向思維記憶力及思維的流暢性和敏捷性。
游戲玩法:這是一個無論何時何地都可以進行的游戲。你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說一些詞語,要求孩子在比較短的時間內說出這個詞語的反義詞。比如你說“白天”,孩子就要說“黑夜”;你說“大樹”,孩子說“小樹”等等。
21.找圖形
游戲目的:讓孩子能根據形狀、顏色標記對圖形進行雙維排列,體驗給圖形定位的方法,發展逆向思維及立體思維。
游戲準備:雙維排列底板一塊,一些與圖上的標記相對應的圖形,如紅色的方形、藍色的三角形等。
游戲玩法:這可是一個孩子與你輪流進行的游戲哦!你可以先和孩子一起猜拳,決定誰先玩。贏的一方可以隨意說出一個空格(如橫三豎三),讓對方找出相應的符合條件的圖形放上去。如果找錯了圖形,就不能放上去。
看一看,是誰找到的圖形多呢?你和孩子誰比較厲害一點呢!
22.我是小法官
游戲目的:訓練孩子的空間想像能力和逆向思維能力。
游戲準備:粗細不同的3根小棒,繩子3根
游戲玩法:這個游戲你一定要和孩子一起玩哦!你先將3根繩子分別在3根小棒繞3圈,但剩下的繩子長短要相同。
然后,你要請孩子來判斷一下,哪根繩子最長。孩子猜出來以后,不管是對是錯,你都可以讓他親手操作一下。
23.奇怪的時鐘
游戲目的:在認識時鐘的基礎上,發展孩子的逆向思維和判斷力。
游戲準備:自制一個可以撥動時針和分針的時鐘,并準備一面鏡子。
游戲玩法:讓孩子看著鏡子,你拿著這個自制的時鐘站在他的身后,并撥動時針和分針,讓孩子看著鏡子里時鐘的影像,說出是幾點鐘。
通過這個游戲,可以讓孩子知道,鏡子中的景象與實景是相反的,如果他伸過左手,鏡中的他則是伸出右手……
24.藏寶圖
游戲目的:訓練孩子的空間知覺能力及逆向思維能力。
游戲準備:用比較透明的紙做幾張“藏寶圖”。并準備幾張相同的空白圖紙。
游戲玩法:你先給孩子看一張“藏寶圖”,然后告訴他“這是一張透明的藏寶圖,如果將它翻過來,你會出現什么樣的圖案呢?也可以讓他在空白圖紙中畫出來。
25.撲克猜數
游戲目的:用不同的方法將隱藏的數字猜出來,發展孩子的逆向思維及思維的流暢性、敏捷性。
游戲準備:1~9的牌兩套(共18張)
游戲玩法:你一定要和孩子一起玩哦!先請孩子把牌洗好,然后你任意抽去一張,藏起來,并將余下的牌攤開,讓孩子猜一猜你藏起來的是哪張牌。
26.打電話
在紙上寫下一個朋友或者家人的電話號碼,然后讓孩子讀著去撥這個電話,這讓他們有機會練習從左到右讀出數字。
27.數你周圍所有的東西
數數排隊的有幾個人?圖書館的臺階有幾級?人行道邊的樹有幾棵?
28.清點家庭用品
把所有的刀、叉、勺從抽屜里拿出來,打亂放在一起,然后讓孩子把這些東西分類歸組,然后數一數每組里面有幾只。
同樣的方法,可以讓孩子整理襪子抽屜(按顏色或者大小),整理玩具(比如把所有的熊玩具放在一起等。)
29.筆桿娃娃戴帽子
針對小班的寶寶,爸爸媽媽們可以引導他們觀察事物的大小、長短等信息,找到兩個事物之間的形狀、顏色、高低方面的差異,在不知不覺中鍛煉孩子的邏輯思維。
爸爸媽媽們可以帶寶貝玩“筆桿娃娃戴帽子”的游戲,首先需要準備幾只大小形狀不一樣的筆。
不同顏色的筆桿和筆帽
把筆帽拆下來,打亂順序。讓筆桿做娃娃,筆帽做小帽子。讓寶貝們給筆桿娃娃帶上小帽子,看看筆桿娃娃和筆帽是不是一樣多?
【還可以用各種帶瓶蓋的塑料瓶代替哦】
30.分分紐扣
中班的寶寶已經有了一定的邏輯意識,可以按屬性將物體分類,比如給玩具分類,既可以按顏色分,還可以按形狀分等等。這個時候爸爸媽媽們就可以帶著寶貝們玩“分分紐扣”的小游戲啦!
爸爸媽媽們需要準備一個籃子、一個小盒子、一把紐扣。(紐扣可以用其他的物品代替)
然后爸爸媽媽們在小盒子里分別放上不同顏色的紐扣,讓寶寶根據已經放好了的紐扣的顏色分類。
按顏色分,按形狀分...
按顏色分類完成之后,爸爸媽媽們還可以讓寶寶們試著按形狀分分類哦。
讓孩子在房間里找正方形的東西、圓形的東西、三角形的東西、星星形的……任何一種形狀。孩子會非常樂意在每個角落里尋找,并且畫出來。
31.小小紐扣排排坐
爸爸媽媽們不妨帶孩子們來玩“小小紐扣排排坐”這個小游戲
我們需要準備一張彩色方格卡紙,和一把顏色、形狀不同的小紐扣(也可以用彩色卡紙剪成不同形狀)
把小紐扣發給寶寶,讓寶寶把紐扣放到顏色對應的方格里。
這樣就列出來之后,哪種顏色的紐扣多,哪種顏色的紐扣少就一目了然啦~
雖然有多少紐扣一眼就能看出來,但是爸爸媽媽不妨還是帶著寶寶們數數到底有多少粒紐扣~
一方面能讓寶貝知道統計結果是通過點數才能知道,另一方面還能鍛煉孩子數數的能力。
【如果想加大難度】還可以問寶寶紐扣在哪一排哪一列的第幾個?比如:綠色三角形紐扣在第二排的第四個~
數數的時候建議爸爸媽媽們帶著孩子5個5個地數,并且畫“正”字來表示~
32.做數字的遠行狩獵
當你在城市街道上開車的時候,讓孩子注意尋找街上的各種數字顯示,比如商店招牌、汽車牌照、街道號碼等。當孩子發現一個的時候,讓他大聲說出來。
33.模板游戲
舉個例子,可以給你的孩子一些綠色和紫色的葡萄,讓他把它們列隊成不同的模式:紫——綠——紫——綠,或者是綠——綠——紫——綠——綠等等。
34.聽有節奏的歌曲
“3只小猴子,跳上了小床;一只摔倒了,頭上起大包;2只小猴子,跳上了小床,一只睡著了,肚子吃飽飽;3只小猴子……”任何這樣有數字變化的歌謠都能把基本的數字概念介紹給孩子。
35.做數字的遠行狩獵2
在你為孩子做點心的時候,給孩子一個量杯或者一只碗,然后把要量的份量和東西說出來,讓孩子一一量出來。這是非常簡單、非常美味的方法,能夠把體積和重量的概念介紹給孩子了。
另外,還可以引導孩子觀察在自然中的模式,比如毛毛蟲身上的花紋,蝸牛或者烏龜背上的紋路,蝴蝶翅膀上的假眼,或者就是那些成對兒生長的東西,比如眼睛、耳朵、果實的核等。
這類游戲可以發展孩子抽象思維的能力。在生活中發展孩子抽象思維的能力,生活就是活教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智慧的組合。
以上所講述的是自閉癥兒童認知訓練的一小部分內容,訓練者也可以按照案例的思路結合兒童的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訓練內容,設定不同的難度系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