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七彩山雞養殖技術

 

第一章節 野雞的生物學特征

(一)分類及分布

美國七彩山雞是鳥綱雞形目雉科的重要鳥類,學名雉雞,又稱野雞、山雞、環頸雞,是世界上重要的狩獵禽之一,共有30余個品種。山雞適應性強,分布廣泛,全世界各個地區都有山雞生存。

 

(二)形態和特點

成年的雄雞和雌雞有明顯的區別,雄雞的羽毛漂亮,有紅色和綠色,醬紅色等色彩,頭長兩個毛角,頸環白圈,故又稱環頸雞,兩腳長有距骨,臉是緋紅色,倒冠很長。雌雞分棕紅色和灰麻色,不長角,無倒冠,兩腳無距骨。

 

(三)習性

山雞有隨季節變化小范圍垂直遷徙的習性,夏天棲于海拔較高的針、闊葉混交林邊緣的灌木叢中,秋季遷轉到海拔較低的避風向陽處。

(四)食性

山雞的食性很雜,以植物為主,喜食植物的嫩芽、種子、果實等以及豆類、谷類,偶爾捕食昆蟲。山雞食量小,喜少食多餐。

 

第二章節:野雞的經濟學特征

(一)野雞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

野雞肉質鮮美,營養豐富,含有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及鈣、鈉、磺等多種微量元素,其蛋白質含量為28.94%. 山雞的膽、血等經過提煉可制成醫藥制劑,有極高的滋補、藥用、保健和美容價值。 雄性山雞毛可制作毛工藝品、還可成段、錦并制作成禮服,雞皮可制成各種精美的皮具。它是集食用、藥用、毛用、皮用于一體的珍禽動物,有極高綜合利用價值的“特養”珍禽。

 

(二)野雞的養殖前景和經濟效益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食物結構向營養與鮮野綠方面轉移。野雞羽毛漂亮,觀賞性強,更具有吉祥之意,所以它是探親訪友送禮佳品,野雞肉脂肪少,蛋白質含量高,且具有食療價值,更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由于我國沿海地區、香港、澳門盛行吃山雞,每年還要大量出口日本、新加坡等國。加之近年來人為大量獵捕,野生山雞瀕臨絕跡,從而出現國際、國內市場山雞貨源奇缺、供不應求的緊張狀況,預測近十年內山雞市場無法飽和,養殖山雞的前景不可估量。

養殖山雞具有投資小、食性雜、適應強、見效快等特點。

    投資?。号f房、舊倉庫、庭院、果園、坡地等可圍圈的地方均可作為養殖山雞的場地。

    食性雜:山雞吃米糠、麥麩 、各種蔬菜、稻谷、高粱、玉米、蠅蛆等,與家雞相似。

    適應強:山雞耐高溫、抗嚴寒,從零上35度到零下45度均可正常生長,不擇氣候、區域和環境。

    見效快:一般出殼后雞苗長到70天左右就可以上市,100天達到3市斤,需飼料12元左右,按目前市場價格每斤12.5元計算,每只可創毛利20元,種雞5個多月產蛋,年產蛋可達150枚,如果按100只蛋,受精率、孵化率按85%,成活率按90%計算,可產雞苗60只。

 

(三)、養殖山雞注意事項

  A、山雞有較強的野性,比較怕人,在居民點和公路邊不適宜選擇山雞項目。

  B、購買種、苗、蛋要注意品質,最好就近到正規供種單位購買。

  C、注意養殖密度,每平方米不超過5只,同時防止啄癖。

  D、注意控制母雞的膘情,減少產蛋難產。

  E、注意疫病防治。

 

第三章節:野雞的飼料營養作用

 

水分,蛋白質(主要是魚粉,肉類加工后的副產品),碳水化合物(主要是稻谷,玉米,小麥,高粱,米糠),脂肪,礦物質(主要是貝殼粉,骨粉,石灰石粉,蛋殼粉,食鹽,砂子),維生素(主要以青飼料為主)是野雞生長發育的重要營養。水分在其身體中占55%-75%,在體溫調節中起重要作用,一只雞每天飲水150-250毫升,在整個飼養中是不可缺水的。蛋白質是雞體細胞和雞蛋的主要成分,如果飼養中缺乏蛋白質,就會對野雞的生長,羽毛,性成熟,產蛋量,孵化率,體重等產生嚴重影響。碳水化合物是供給野雞體熱能的主要原料,野雞體能得不到足夠的碳水化合物就不能正常生長和繁殖,脂肪不能在野雞體內合成,必須從飼料脂肪攝取,日糧中脂肪含量以2%-4%為宜,礦物質是構成骨骼蛋殼的主要成分。鈣和磷,鈉和氯,鐵,鈾,鉛,錳,鋅,碘,硒,硫等對野雞的生長都是不可少的要素。它可加強對各種傳染病的抵抗力,提高產蛋和孵化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野雞的常用飼料

野雞常用飼料主要是糠麩飼料 、餅類飼料、谷物類飼料、動物性飼料及青料等。

 

第四章節:野雞場地建設和育種

(一)場地建設

合理的選擇場址,全面地規劃建筑,科學地設計雞舍,是搞好規模化飼養七彩山雞的首要條件。合格的場地建設有利于提高勞動效率,創造防疫保健條件和節省成本。場址選在農田中則不利排水,濕度大;選在農村中央則污染大;選在離市場太遠則信息不靈,且增加銷售費用;選在繁雜地段則噪音大,造成山雞應激。為減少運輸等費用和便于了解市場行情,場址可選擇在大城市附近郊區。前期投入資金不足的,可以利用現有空房、倉庫、屋前屋后空地等加以一定的改裝就可做雞舍,以降低前期投入成本。 

  1. 場址的選擇

 ?。?)地勢高燥:在平原地區應選擇地勢高燥,稍向南或東南向的地方建場;山區、丘陵地區應選擇山坡的南面或東南面建場。土質均以砂質土為好,以利下雨后排水,避免積水。優越的地勢可使雞舍通風、光照、排水的條件良好,且能避免西北風,使雞舍冬天易保溫,夏天不悶熱。

  (2)交通便利,環境幽靜:場址要求交通便利,但又不能設在交通繁忙的要道和河流旁,也不能設在村莊或工廠旁,最好距要道2000米左右,距一般道路50——100米左右。規模較大的飼養場最好單獨修筑道路通往交通要道。場址距離其他畜牧場最好達到200-300米以上,以利于防疫。

  (3)水源充足:要求水質清潔衛生,符合標準。場地的土質最好是透氣,透水性能良好的砂壤土,這種土質沒有粘性,否則雞舍,羽毛易被弄臟,易感染病菌。

  (4)電源可靠:飼料加工、孵化、育雛、照明等都需要用電,特別是孵化,停電對其影響很大。因此,電源必須有可靠保證,為嚴防突然停電,宜備有發電機。

  (5)足夠的面積:與一般蛋、肉雞場相比,雞舍建筑占地面積大,且場內需留有一定的空地,用以種植青綠飼料,以便一年四季都有新鮮的青綠飼料供應。有條件的還可留地種植一定的谷類飼料。 

  2. 場址布局 以便于開展日常工作,統一管理和防疫為原則。 

 ?。?)行政區與生活區:與生產區要有一定有距離,既有利于防疫,又有利于居住環境衛生。行政區放在最前面,入場要有消毒設備。

 ?。?)生產區:根據主導風向,按照孵化室、育雛室、中雞舍、成雞舍等順序來設置。把孵化室和育雛室放在上風頭,成雞室放在下風頭,這樣能使育雞室內有新鮮空氣,減少雛雞、中雞發病機會,避免成雞舍排出污濁空氣侵入和病原的感染。為便于通風、防疫,各種雞舍間要保持一定的距離,育雛室與中雞舍距離以30米為妥,中雞舍與與成雞舍距離20米為妥,孵化室與雛舍要在150米以上。飼料加工廠的倉庫應靠近雞舍,但車間與雞舍需要有一定的距離,要求在100米以上。生產區的入口應有消毒間或消毒池,每幢雞舍都應有一間飼養員操作間,其內應設有消毒設備。

 ?。?)病雞隔離區與堆糞場:設在生產區下風向地勢低處,盡量遠離雞舍。

 ?。?)青綠飼料種植區:可介于生活區與生產區之間,或位于生產區的另一端,并與生產區保持一定的距離。

 ?。?)場內道路:應分為清潔道和臟污道。前者用于運送飼料、七彩山雞和蛋等;后者用于運送糞便、病雞和死雞等。

  根據山雞的生活習性,應在舍內設置屏障和足夠的棲息架,并在山雞舍的一角設置沙地讓山雞進行沙浴。

  此外,場址的周圍應設有圍墻,并植樹造林,美化環境,防暑降溫。為考慮將來的發展,還要留有余地,按合理的布局進行規劃,逐步擴展。

  3. 雞舍的建筑 建山雞舍可因陋而簡,不需大興土木。通過減少固定資產投入,從而降低固定成本開支。雞舍要求保溫性能好、便于通風干燥、便于清潔和消毒、有利于防疫和操作,育雛舍與育成舍隔20米以上。雞舍的設計特別是成雞舍的設計應充分利用自然條件(如自然光照等),宜采用開放式,而不宜采用封閉式。 

  (1) 育雛室:屋頂結構為雙落水式,檐高2-2.5米, 長25米,寬6米;內設5間,每間的南側都留有走廊,靠清潔道最近的一間為飼養員操作間,這樣一幢雞舍可育雛雞2000只以上。育雛室在構造上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加網。七彩山雞喜歡亂竄亂飛,門窗要有鐵絲網尼龍網防護,網眼為0.5厘米*0.5厘米,為防七彩山雞啄破或鼠類咬破,離地一米內的網不能用尼龍網; 

 ?、诒?。頂部應設置保溫隔熱板,為防止風從門直入,門外側應設有用棉布或麻袋做成的門簾。

  ③供溫。要有供溫設備,如地下煙道、熱氣管、育雛傘、紅外線燈泡等。(一般使用的是紅外線燈加熱,紅外線燈買好一點的,價格相差較大,差的5元,好的15元。) 

 ?、芡L。墻上部和墻腳離地35厘米處均應開有便于通風的窗子。或者在房頂部開通風窗,有條件的可以安裝排氣扇通風,排氣扇要選微風量的。 

  ⑤地面及墊料。地面應為水泥地,并鋪上鋸屑或碎谷殼做墊料,室內不能有鼠洞或鼠類。

    (2) 中雞舍:屋頂結構可用雙落水式,也可用單落水式,每幢長30米,寬5米,檐高2.0-2.5米;內分六間,靠近清潔道的一間為飼養員操作間,其余5間北面開有后門,南面分別連有高2-2.5米、面積5米*5米的網欄,網欄的另一側都開有網門,這樣一幢雞舍可養中雞1300只左右。中雞舍在構造上應注意以下幾點 

 ?、俣臎?,干燥透光,清潔衛生,換氣良好。窗子總面積要大,總面積要占到1/8以上,要求后窗略小,前窗低而大。門、窗網的網眼為2厘米*2厘米。 

 ?、陔u舍外要用網圈轉成運動場。運動場基部1米高處設有鐵絲網,上部及頂部都可用尼龍網,網高同舍檐高,網眼為不超過4厘米*4厘米為宜,運動場全為沙地或僅小范圍內設置沙池。運動場的大小一般為雞舍面種的1/2倍,舍內采用水泥地面,并設有棲架。 

  (3) 成雞舍、種雞舍及飼養成雞、種雞的非房舍式建筑:成雞舍的建筑要求基本同于中雞舍,不過窗子面積要適度增大,應占雞舍面種1/6以上。種雞舍在成雞舍的基礎上要設置產蛋箱和遮擋(王子雞)視線的屏障,運動場地以大為宜。 

 ?、俜可崾健N蓓斀Y構可用雙落水式,也可用單落水式,每幢長45米,寬5米,檐高2.0米-2.5米;內設9間,靠近清潔道的一間為飼養間,其余每間北面開有后門,南面分別連有高米2-2.5米、面積為5米*8米的網欄,網眼亦為不超過4厘米*4厘米,網欄的另一側都開有網門。雞舍的南面也可不建墻,即完全敞開。這樣一幢雞舍可養成雞1500只左右,種雞450只左右。 

 ?、诰W棚式。網棚坐北朝南,砌1.6米-2.0米高的北墻,南面用臺柱,比北墻略高,由北墻向南搭2米-3米長斜坡式天棚,東、西、南三面用網,網眼為不超過4厘米*4厘米,北面要設置工作門,網棚的面積每間以25平米為宜,可養成雞75只左右,可養種雞25只左右

  ③網欄式。根據七彩山雞的野性,充分地利用森林、荒地等生態資源,建成1000平方米-2000平方米網欄,開展大量飼養面積。如果網欄內防風避雨的條件不足,可在其內零星地設置少量簡易棚。網欄以鋼筋為架以鐵絲為網,網眼以不超過4厘米*4厘米為宜,這樣牢固可靠。網欄飼養使七彩山雞生活在自然環境中,可以增強其野性,有助于其采食,不僅可以使其生長、發育增快,還能節省飼料。一般飼養密度為每平米1只。 

 ?。?) 終身制雞舍:由于移舍轉群易給七彩山雞帶來應激反應影響生產,所以近年來提倡采用終身制雞舍,即整個生產周期在同一舍內進行,這樣即減少了應激反應,還減少了基建投資。 

  終身制雞舍的組成基本同于中雞舍,所不同的是每幢雞舍北面都留有1米寬的過道,每間雞舍都向過道開有后門,其內具有育雛室的保暖條件和保溫設備;運動場特別大,是房舍面積的10倍以上。 

  4. 附屬建筑 主要指孵化室、飼料加工廠及化驗、辦公、生活用房,其設計與要求可參照普通雞場內的建筑標準。值得強調的是孵化室要求有一個獨立的進出口,工作人員進出要通過換衣間和消毒間,以防止病原入內。 

  以上提出的場址選擇及建筑設計、布局的標準是根據規模化、科學化飼養七彩山雞的需要。農家的小規模飼養為減少投資成本可因陋而簡,將閑置房間修繕后,達到天上不漏、地上無洞、墻上無縫、有門、有窗、有防護網的標準即可作雞舍,再經過嚴格消毒后便可引進七彩山雞飼養。

 

(二)選種

1,對種蛋的選擇要求:

第一,是種蛋的品質要新鮮。一般來說,用于育種的蛋以10天內產收的蛋最好,因為這一時期內產收的種蛋其孵化率較高,孵化出的雛雞往往也十份健康和強壯,其成活率極高。

    第二,是種蛋的形狀大小要合適。過大、過小或過圓、過長的蛋,都不適宜于用來孵化育雛。

    第三,是種蛋的外表結構要正常。凡是薄殼蛋、厚殼蛋或“沙皮蛋”等外表結構異常的蛋,是不宜用來孵化的。

    第四,是種蛋的蛋殼表面要清潔保證沒有裂紋。蛋殼過臟的蛋或有裂紋的蛋常會受微生物污染而最容易腐壞,從而直接導致孵化失敗。

    第五,凡是用來育雛的種蛋,都必須要求其來源于飼養、管理正常的健康雞群,以免出現病癥。

2,對做種的公山雞和母山雞的選擇要求:

 

(一),山公雞各部位勻稱,發育良好,胸肌發達,冠色鮮紅,啼聲洪亮,羽毛豐滿,姿態雄偉,體重在1.5千克以上。

(二),母山雞體質健壯,體重1~1.5千克,結構勻稱,發育良好,性情溫馴,活潑好動,冠髯鮮紅,眼大有神。

第五章節:野雞蛋的孵化

(一)孵化技術

總的來說,野雞的孵化有八字訣:

選 即選蛋。盡量利用兩周以內的種蛋,要求蛋型正常,大小適中,蛋殼厚薄均勻,顏色協調一致。

 

   消 即消毒。入孵前消毒孵具和種蛋,每立方米空間用高錳酸鉀15克、福爾馬林30毫升,在25℃~30℃的溫度下熏蒸20分鐘,可殺死種蛋上的病毒。

   溫 即溫度。孵化溫度要根據胚胎發育情況采取前期高、中間平、后期略低、出雛期稍高的施溫方法。溫度分別為:入孵前種蛋預熱6~8小時,蛋溫36℃~38℃;孵化1~7天38.8℃~39.2℃;孵化8~14天38.5℃~38.8℃;孵化15~20天38℃~38.5℃;孵化21~24天(出殼)38.5℃~39℃。

   濕 即濕度。孵化前期相對濕度為60%~65%,中期為55%~60%,后期為60%~68%,出雛期應為70%~75%。

   翻 即翻蛋。為使種蛋受熱均勻,必須通過人工或自然翻蛋,從入孵的第二天起,2~4小時翻蛋1次,翻蛋的角度180度,孵化20天后停止翻蛋。

   晾 即晾蛋。一般從孵化16天開始每天晾蛋1次。21~24天,每天晾蛋兩次,晾蛋的時間長短不等,根據情況靈活掌握,當蛋溫降至35℃時繼續孵化。

   噴 即噴水。在孵化21~24天時需每天噴水1次,水溫35℃左右,待干后繼續孵化,在反復晾蛋、噴水的作用下,蛋殼由堅硬變松脆,有利于雛雞破殼。

   照 即照蛋。第一次照蛋在入孵后6~8天,主要檢查種蛋受精率情況,正常蛋可發現胚胎上的眼點,蛋內顏色發紅并帶有血絲,無精蛋卻無任何變化,要及時取出無精蛋。照蛋的次數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操作,主要檢查胚胎發育情況,并查出死胎蛋。

孵化結束后,應將機內進行全面清掃和消毒,多批入孵可定期帶蛋消毒或在水盤上加適當高錳雙鉀適時消毒。無論用何種方法孵化,都要按山雞孵化所需的溫度進行,并認真做好記錄,不斷總結經驗,才能得到理想的孵化效果。

(二)影響孵化率的因素

1.種蛋運輸不當:運輸過程震動大,使蛋殼破裂,或氣室流動或系帶斷裂。

2.種蛋保存時間長,超過最佳入孵時間,沒有及時入孵,影響孵化效果。

3.種蛋沒有消毒或消毒不當,沒有按程序消毒,使種蛋孵化時受污染。

4.孵化時種蛋大頭朝下無法正常發育。

5.溫濕度不均勻,失去平衡,控制高溫,高濕度時間過早或過遲。

附:停電應急處理

使用孵化機的養殖戶,應備好發電機,以便停電時自行供電。如無法供電時,可用臉盤盛一盆沸水于機內底部,并蓋上毛巾,以保機內溫度。因停電后機內風扇不能運轉,此時機內溫度上高下低,則應該將胚蛋盤上下交換(每兩小時一次),并堵塞時氣孔,四小時換熱水一次。

有一臺好的孵化機,溫濕掌握得當,孵化人員認真負責,一般受精蛋的出殼率可達90%以上。

 

第六章節:雛野雞飼養管理技術

育雛方法有墊料育雛法和網式育雛法,這可根據養殖戶的具體情況來選擇。從出殼至脫溫,一般為42天左右。育雛階段是山雞保溫養育的前期,是山雞比較難養的一段時間。如果育雛能過關,則意味著養殖已成功一半。育雛的技術核心主要是保溫,干燥,通風等。

 (1)適時飲水與開食:雛雞出殼后24~36小時開食,開食前應先飲水,飲水中最好加5%葡萄糖或0.1%高錳酸鉀,對不知道飲水的雛雞及時調教,使之盡快飲水,喂水后1~2小時開食。雛野雞對飼料營養成分要求很高,蛋白質成分要求達到(1-21日齡)21%以上,一般是用專業飼料廠生產的小雞花料,21-60日齡用小雞中料,蛋白質含量不能低于19%。營養豐富且易于消化,前3~5天最好喂濕拌料。在每次加料前清除剩料。開食時每2~3小時誘食1次,以后逐漸增加間隔時間,0~2周每天喂料6次,3 ~4周每天5次。一般隨日齡的增大,采食量也遞增,生長到接近成年體重時,對飼料的需要量趨于穩定。

 (2)溫濕度調控:適宜的育雛溫度為:1~3日齡35~34℃,4~7日齡33~32℃,2周齡31~28℃,3周齡27~24℃,4周齡為23~22℃,5周齡后保持常溫。相對濕度1~10日齡65%~70%,11日齡以后55%~65%。

 (3)密度:隨日齡變化,其體重、需用水等也會相應變化,應適時調整飼養密度,增加水、食槽數。網箱平養或箱式育雛時密度為:1~10 日齡50~60只/平方米,10~20日齡30~40只/平方米,此后可轉入立體籠( 蛋雞育雛用4層籠),21~42日齡20~30只/平方米,43~60日齡10~20只/平方米。

 (4)通風換氣及室內環境控制:室內空氣流通不好,氨氣濃度過大,會直接影響野雞的生長發育,并可誘發慢性呼吸道疾病、眼病等疾病的發生。應經常通風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及時清糞、清掃地面,維持適宜的溫度,定期帶雞消毒,及時疏散密度。搞好室內環境是提高雛雞成活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5)光照時間控制:雛雞對光照要求不太嚴格,初雛1~3天保持24 小時光照,4~7天保持20~22小時光照,此后,根據雛雞采食情況轉入自然光照。3周前后轉入立體籠時,第1個晚上要加光照,以使雛雞盡快適應新環境,多采用3瓦/平方米為宜,待雛群大部分采食、飲水后, 即可采用自然光照。

(6)免疫接種:開食前注射馬立克氏病疫苗,7日齡傳支H120飲水,14日齡用新城疫IV系和法氏囊苗飲水,30日齡再用一次新城疫IV系和法氏囊苗。

(7)在雛雞健康狀況下,到20-25日齡前后進行第一次斷喙,方法是上喙斷去二分之一,下喙斷去三分之一。可用斷喙器也可用200瓦電烙鐵連切帶燙,防止出血,將喙尖斷下,注意不要將舌頭斷去,注意雞出血,之后可在飲水中加入適量的維生素K等。

 

第七章節:成年野雞的飼養管理技術

 

成年野雞有網舍散養法和平面飼養法,可根據具體情況來選擇。雛雞籠養6~7周即可轉入地面平養或轉入育成野雞籠。至18周齡這一段時間是野雞生長發育最快的階段,平均日增重10~15克,至20周齡,已基本接近成年野雞體重。因此,6~20 周齡階段管理飼養是保證育成野雞生長發育關鍵,在做好各項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時,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1)轉群時間及注意問題:一般3月底至4月中旬孵化的雛雞飼養至6~8周齡時轉群,夏季孵出的雛雞飼養至5~6周齡即可轉群。轉群前3天應派專人值夜班并給予24小時光照。轉群時還應注意將弱雛雞分離飼養,病殘雛雞及時淘汰。轉入地面后1~2周,選擇溫暖無風天氣,打開門窗,讓其到室內外運動場做短時間活動,以后逐漸延長,夜晚趕入室內或防雨棚內。脫溫后放入散養區的小成雞(10周齡以內)防雨是非常重要的,因該階段的小成雞羽毛未滿。

(2)超過60日齡的成年野雞,就可在飼料方面轉變為自制混合飼料,此時的野雞食量增加,自制混合料來源廣,粗纖維多,可以降低成本,同時更能提高野雞的肉質鮮嫩,更受消費者的歡迎。

 (3)第2次斷喙,防啄癖發生:野雞野性較強,喜歡啄異物。 育成雞生長迅速,如果此期某些營養素缺乏,或環境不理想,或密度過大,啄癖就更易發生。為有效防止啄癖,可在5~10周齡間進行第2次斷喙,方法與第一次斷喙相同。怎樣防治山雞啄癖 ,除了斷喙之外在這里還介紹其它幾種方法: (1)控制密度:野雞飼養密度不超過5只/平方米,每群不超過80只。 (2)沙浴池:種雞網室內鋪墊5厘米厚的沙,運動場內設沙浴池。 (3)設產蛋箱:繁殖期設置相應的產蛋箱和遮擋視線的屏障。 (4)戴眼罩:應采用透明的紅色眼罩,配以由尼龍或鐵絲制成的鼻針,從而將眼罩架于喙上,別針則通過鼻腔以固定眼罩。 (5)勤撿種蛋:每天至少撿蛋兩次,產在運動場上的蛋更應及時收取,減少野雞對種蛋的接觸機會,防止啄蛋癖。 (6)放置假蛋:采用仿生的塑料野雞假蛋,放于種雞舍內,在叼啄不破的情況下,會逐漸改變啄癖。 (7)裝置鼻環:鼻環裝配在野雞的上喙上,以鼻環針固定在鼻孔上,但勿鉗入組織里。要選擇適合于野雞年齡的鼻環。一般在4周齡便可配戴, 一直戴到16周齡出售時為止。凡留作種用的,至16周齡時用截斷器將鼻環除掉,再裝上成年的雞用鼻環。此環不影響采食和飲水等正?;顒?。 (8)定期驅蟲:對于體表與體內的寄生蟲應定期用藥驅除,以防止啄羽。

    (4)禁用發霉變質飼料,防止曲霉菌病發生:育成前期的野雞對曲霉菌易感,本病發病率及死亡率較高,因此在飼養管理中應注意禁用發霉變質飼料及發霉墊料,控制好舍內環境,維持要求的濕度,經常用過氧乙酸等帶雞消毒,轉群前用火焰噴射器灼燒地面及可灼燒用具,防止本病發生。

 

第八章節:種野雞的飼養管理技術

種野雞的繁殖有季節性,北方地區每年3~7月份為繁殖季節,南方地區可能提前1~1.5個月。一般將成年種雞分成繁殖期和休產期兩個階段,并采取不同的管理。

(1)種雞群的建立。每一種雞群的建立一般均經2次以上的選擇:第1次選擇于每年10~11月份進行,嚴格按品種標準、生長發育情況、健康情況選擇,組成后備群;第2次選擇于次年的1~2月份進行,選擇標準:公雞羽毛豐滿鮮艷,羽束直立,胸寬深,體大,體格粗壯,雄性強;母雞身體端正呈橢圓形,羽毛緊貼,有光澤,尾不著地,腿部及眼睛無缺陷。有條件的可在2月底、3月初進行第3次選擇,剔除不符合品種特征或雄性不強、精神狀態不好、 母雞至3月初臉不紅或尾拖地的個體。至此,經過2~3 次選擇淘汰就可以確定種雞了。

    (2)種雞的繁育技術

    ①放配月份和利用年限:在良好的人工馴養條件下,一般公雞9 ~10月齡達到性成熟,母雞稍晚,于10~11月齡性成熟。如已經到繁殖季節即可考慮適時放配,我國北方地區一般3月中旬前后,南方地區一般2月初放配。生產場家種雞一般一年一換,但同群種雞第2年死亡淘汰率明顯低于第1個利用年限。產蛋量受精率變化不大。

    ②雞群大小及公母比例:繁殖季節群體不宜過大,一般100~150只為一群,而且群與群之間設置遮擋視線的屏障,以免影響交配。在一般營養和管理的水平下,公母比例可確定在1:4,此時受精率可達到85%以上,飼料營養及管理水平高,則可適當增加每只公雞的與配母雞數,比例變為1:5~1:6。

    ③適時放對配種:放配時間的確定必須考慮氣溫、繁殖季節及營養水平等因素,雞群生長發育好可以稍提高,而發育情況差的種雞可推后。也可通過試配方法確定適時放對配種時間,方法是先試放1~2 只公雞入母雞群,觀察母雞是否樂意“領配”。實踐證明,放配時間應在母雞的鳴唱、紅臉或做窩等行為來掌握放配時間。過早放配不僅影響種雞群成活率, 而且還會促使公雞早衰,影響后期種蛋受精率,過晚則會造成種蛋的浪費。

    ④保護“王子雞”與設置屏障:公雞入母雞群中后,經過數日爭斗,產生“王子雞”,“王子雞”在母雞群中享有優先交配權。公雞順序排定后不得隨意入新公雞,以維護“王子雞”地位,可減少體力消耗,穩定雞群。但“王子雞”有不讓其他公雞交尾的特點,故應在網內或運動場上設置屏障,可按每100平方米放3~4塑質瓦,或樹枝堆,或假山石,以提高產蛋率和受精率。

 

 繁殖期的飼養管理要點: ①進入繁殖期的野雞,要求營養豐富,尤其要求充分供給動物性蛋白質飼料。產蛋開始后,隨著產蛋量的增加,逐漸增加蛋白質含量,產蛋高峰期飼料中粗蛋白質含量可達到18%~20%,在蛋白質含量增加的同時,還應注意適當增加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 ②種雞因馴化時間短,野性較強,公母種雞都有啄蛋的壞習慣,而母種雞又具有產蛋地點不固定的特點,破蛋率較高,因此撿蛋要勤(野雞產蛋一般集中在上午10點,下午1點,后期則多產于下午3點到4點)凡破蛋或吃剩的蛋殼應及時清理出圈,防止啄蛋癖蔓延。 ③保持良好穩定的環境條件,做到“三定”即定人、定時、定管理程序。出入雞舍動作要輕,經常檢查、修補網室,防止野生動物驚嚇、騷擾雞群;夏季炎熱天氣搭棚或在網室旁種植爬藤類的絲瓜、豆角等植物遮蔭,以避免烈日直射,保證種雞正常的性活動及交配次數。 ④種雞正常產蛋每個蛋持續時間0.5~5分鐘,初產野雞偶發難產現象,飼養人員應注意雞群動態,發現難產應及時助產。方法是:先向泄殖腔中滴入潤滑劑、甘油等,然后左手固定蛋的兩側,右手壓住腹部向前推,幫把蛋取出,動作要輕,此項工作需兩人完成。因初產母雞泄殖腔帶血,其他雞見紅后會啄肛,因此要隨時觀察雞群,及時采取措施,往出血處涂紫藥水或黑墨汁,或隔離飼養。 ⑤當天種蛋應按時全部送交蛋庫保存。

第九章節:野雞的病疫防治

1、在孵化間、育雛間、種雞場的人中處應設置消毒設備,工作人員上崗時必須消毒。消毒有定期消毒,緊急消毒和清場消毒。一般經常用的消毒水有百毒殺消毒劑,強力消毒王,百菌來消毒劑。

2、對山雞的易發病--雞新城疫,應特別注意嚴密防范。于第10日齡用新城Ⅳ疫系苗點眼或滴鼻,1個月齡時用Ⅱ系苗加強免疫,3個月齡時上Ⅰ系苗,種山雞于產蛋前1個月再注射1次新城疫Ⅰ系苗。

3、平常注意疫病的監測,用“百病消”、“恩諾沙星”、“氯霉素粉”、“痢特靈”輪回使用,以預防沙門氏桿菌、巴氏桿菌或大腸桿菌病。

4、平時對網舍用具、設備,用“百毒殺”或“過氧乙酸”定期消毒。

 

第十章節:野雞的免疫接種和常見疾病及其治療

(一)免疫接種

(1)免疫是抗體形成的結果,刺激抗體產生的人工方法就是接種疫苗,根據接種方法的不同,可將疫苗分為肌肉苗,皮下苗,滴眼苗,滴鼻苗,飲水苗(經咽喉進入呼吸道),噴霧苗等。現在的疫苗多數對正常健康雞會產生輕度作用,但應激可使雞發生較大生理變化,有時會影響免疫結果,所以以下幾種情況不適宜給雞群接種疫苗:野雞食欲不良,氣候炎熱,野雞正患有疾病或正在治療當中,野雞處于另一種疫苗接種的恢復階段或最近經過運輸。

(2)定期接種

1,出殼第一天沒開食之前,用雞馬立克氏病火雞皰疹病毒活疫苗進行稀釋,每只雛雞肌肉或皮下注射0.2ml。

2,7-14天用雞新城疫二系,雞傳染支氣管炎H120二聯活疫苗稀釋飲水。每只飲用5-10ml.

3,19-25天用雞傳染性法氏囊雙價苗配生理鹽水稀釋(0.1ml)每只飲水10-15ml。

4,30天后用雞痘疫苗皮下注射。

5,60天后用雞新城疫中等毒力活疫苗一系配生理鹽水皮下或胸肌注射0,5ml。

6,產蛋前四周(140-160日齡),禽霍亂,大腸桿菌皮下注射每只0,5ml

7,產蛋前一周(150-180日齡),雞新城疫-產蛋下降綜合癥

-傳染性支氣管炎三聯油乳劑滅活苗,每只胸肌注射0,5ml

以上疫苗接種程序僅供參考,實際情況應根據當地的疫病流行狀況而定。

 

(一)            常見疾病及其治療

1)白痢

白痢是由沙門氏桿菌所引起的一種急性、敗血性傳染病。其癥狀是:拉白色稀便,身軀蜷縮、兩翅下垂、精神不佳、食欲不振,患了此病死亡率特別高。防治方法:可在山雞雛苗飲水里添加腸道抗菌藥作預防,作治療的用量為0.04%,4-5日為一個療程,停2-3天再用,照此用4-5次。

 

2)新城疫

常年均能發生,以春秋季節尤烈。發病癥狀:急性者山雞嘴流涎、翅膀下垂。腿癱瘓,防治方法:1-3周齡的山雞苗,將新城Ⅱ系疫苗,按1:10倍稀釋液,用注射器滴2滴于鼻或眼內。13-17周齡時,給青年山雞注射Ⅰ系疫苗,按1:2000倍液的比例,每只山雞用0.5毫升。

 

3)球蟲病

20-25日齡的山雞苗易感染,最流行的是多雨時節。發病癥狀:急癥多發生于雛雞,病程15-20日,病雛表現精神不振,羽毛蓬松,食欲減少,縮頸呆立,肛門外圍羽毛被糞便污染。重者糞便干后堵塞肛門,造成排便困難,雙翅下垂,大量飲水,消瘦貧血,治療方法:選用滅球蟲藥,按使用說明投喂。

 

4)禽痘

一年四季都可發生,以秋季發病率較高。病毒通過雞的皮膚、粘膜傷口侵入體內而致病。由于雞群過大,以及互啄或交配時造成的創傷,都是病毒傳染的門戶。防治方法:現無特效藥物,一般采用對癥療法,可用攝子將痂皮剝下,在傷口處擦碘酒或紫藥水,也可擦碘甘油(碘酊1克加甘油100毫升配成),接種雞痘疫苗預防效果很好,小雛雞在1周左右用針刺入翅膀內側皮膚接種,7-9天后,接種部位有炎癥反應,則說明接種成功,接種后可免疫4個月。

 

5)維生素B2缺乏癥

一般15日齡左右的山雞易發此病。發病癥狀:羽毛發焦,足趾向內彎曲,腿部癱瘓,以雙翅助走,嘴角發炎,消化不良,嚴重下痢。尸體解剖:腸壁變薄,粘膜出血,腸道里含有大量泡沫狀物。防治方法:在每千克飲水里添加維生素B2 50毫克,每天早晚各飲1次,2-3日后嘴角炎癥減輕,l周以后全部癥狀即可完全消除

 

6)曲霉菌?。弘r山雞1-15日齡最易感染、發病率較高,可造成大批死亡,一般發病雞死亡率占10-30%,30-70日齡的雞也常發病,但死亡較少,成年雞不易感染,因山雞在4-7月產蛋育雛,正是夏季梅雨季節,因飼料褥草被曲霉菌污染或因密度過大擁擠,通風不良,圈舍潮濕,滋生曲霉菌致病,防治辦法:禁喂發霉飼料,禁用發霉褥草,注意通風換氣,在夏季連綿陰雨天,最好使用火焰噴消毒。治療:用制霉菌素或克霉唑100只雞50萬單位,混入飼料連喂5次,也可用0.1%硫酸銅液飲水。

 

7)葡萄球菌病,也是山雞常見病:主要因密度過大,通風不良引起葡萄球菌感染,主要侵襲雛雞和育成雞,臨床表現主要是眼型:最初癥狀,流淚,眼結膜紅腫,有粘液性分泌物,眼臉腫脹,稍后發生頭部腫大,精神不振,食欲明顯減退,條件改善后,病雞很快恢復正常,一般不引起死亡,但是有時也會全身感染而致死亡,雛雞患曲霉菌眼炎,也可引起異發葡萄球菌??;種雞舍由于有鐵絲網,山雞又善于飛行,撞傷頭部,也可因傷感染而引起葡萄球菌感染。防治辦法:雞群的密度要適當,注意舍內通風換氣,經常檢查網舍的釘鉤,清掃舍內的鐵絲異物,搞好環境衛生及消毒,及時斷喙,可以預防其感染,一旦感染,可用氯霉素、卡那霉素、慶大霉素,磺胺等藥物治療,必要時應先做藥敏試驗,根據藥敏試驗結果用藥。

 

8)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突然發病,精神不振、食欲下降或不食、低頭縮頸、羽毛逆立、不愛活動、拉稀、糞便腥臭、時有咳嗽、打噴嚏、鼻流清液、伸頸、甩頭、張口呼吸,發出“咕嚕”異常呼吸音,尤其是夜晚更甚,呼吸聲更明顯,猶如拉風箱,隨著病程的延長,全身癥狀加劇,精神萎縮,食欲廢絕、翅下垂、嗜睡、怕冷打堆、病雞逐漸消瘦、體重減輕。 (2)防治措施 ①加強衛生防疫、緊急接種疫苗。將發病雞全部換舍隔離,對死雛雞集中深埋,健雛雞更換場地,原用雞舍徹底用清水沖洗并用3%的甲醛熱溶液噴灑消毒,1次/日,連用3天;飼槽和飲水器等用具用水洗凈后再用0.1%的新潔爾滅浸泡消毒;全雞群用雞傳支H52進行飲水免疫,在飲水免疫前停止供水4小時,并在疫苗水

中加入0.5%的脫脂奶粉。同時用消毒威帶雞消毒,2次/日,連用5天,以凈化空氣,殺滅病原微生物。 ②加強飼養管理。注意調節雞舍溫度,并做到在保證室內溫度和濕度的前提下盡可能通風透氣,降低飼養密度,避免發生擁擠,合理調配日糧,做到適口性好、營養全面、易于消化,同時注意日糧中適當增加禽用多維和礦物質的含量,以提高機體抵抗力。 ③治療方法。該病無有效的治療方法,發病后,可使用一些廣譜抗菌素和抗病毒藥,對防止繼發感染有一定的作用。(1)臨床癥狀明顯的病雞口服氨茶堿片,0.5-1克/只,1次/日,同時肌注青霉素3000國際單位/只、鏈霉素4000國際單位/只,2次/日,連用3-5天,療效較好;(2)全群用板蘭根、金銀花、魚腥草、龍膽草、甘草、連翹、蒲公英、桔梗各25克(為1000只雞1日用量),煎汁拌料飼養喂,連喂5天;(3)飼料中拌飼0.15%的病毒靈和禽菌靈粉(0.7克/公斤體重/日),連喂3天。 (3)注意事項:到目前為止,雞傳染性支氣管炎還沒有特效治療藥物,因此,加強飼養管理,搞好衛生預防,是控制本病流行的最有效措施。有資料表明,在7-10日齡用新城疫、傳染性支氣管炎二聯苗滴鼻或用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苗H120與新城疫Ⅱ苗混合飲水,35日齡再用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苗H52加強免疫,對該病有良好的預防作用。

 

9)寄生蟲病,常多發于中雞,后備雞及成雞,病雞羽毛蓬亂,生長不良,雞冠蒼白,粘膜貧血,下痢,慢慢消瘦,糞便常帶有蛔蟲,有時糞便里有帶血的粘液。防治方法:常清掃糞便,墊料經常換洗,定期驅蟲,可用驅蛔靈,左旋咪唑等。

第十一章節:野雞的常用藥物和用藥技巧

(一)常用藥物

抗生素類藥:青霉素,泰樂菌素,北大霉素,鏈霉素,慶大霉素,卡那霉素,土霉素,四環素,金霉素,強力霉素,氯霉素,制霉菌素,氟哌酸等。

磺胺類藥:磺胺二甲基嘧啶,磺胺二甲基惡唑等。

呋喃類藥:呋喃唑酮等。

抗寄生蟲類藥:氯苯呱,左旋咪唑等。

消化系統類藥:乳酶生,干酵母(食母生),大蒜,芒硝等。

興奮和安定藥:氯丙嗪(冬眠靈)等。

維生素類:VE,VC,VBCD,VB6,VAD等。

 

(二)用藥技巧

1,藥物配水或配飼料時,應當掌握拌藥的水,飼料能在二小時內服完,才能更為有效。

2,藥物不能亂搭配,不要頻繁更換藥物,首次使用抗生素類藥物應加大倍量,以擴大殺菌范圍,每種抗生素藥物不能長時間單一使用,以免很快引發耐藥菌株。

3,在使用抗菌藥的同時,應加入抗病毒藥物比較好,因細菌感染之后,由于抵抗力減低,都有不同程序的繼發病毒感染。

4,雞舍噴灑消毒藥或帶雞消毒時,很容易誘發呼吸道疾病,因此之前要服紅霉素,土霉素配維生素加以預防。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山雞養殖技術指南
七彩山雞的養殖技術
特種養殖之野雞養殖 | 養殖聯盟
雞的養殖技術
清遠麻雞養殖技術
野山雞軟腿值得大家注意!野雞軟腳的治療 野雞苗軟腳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西区| 顺义区| 嘉黎县| 新野县| 静安区| 观塘区| 波密县| 汤原县| 五家渠市| 洞头县| 河曲县| 三门县| 耒阳市| 余姚市| 赤壁市| 大宁县| 镇江市| 镇赉县| 罗源县| 芜湖市| 景德镇市| 万全县| 巴马| 白朗县| 唐河县| 五莲县| 法库县| 黎川县| 南宁市| 彰化市| 宜宾县| 嘉峪关市| 东台市| 电白县| 通辽市| 铅山县| 怀安县| 蓬溪县| 扎囊县| 曲水县| 资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