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說心房顫動(房顫)特別可怕,可以導致血栓栓塞并發癥,尤其是腦卒中,致殘致死率高,嚴重危害著我們的健康。那么,到底這心臟的問題是怎么影響到腦子,甚至全身各個臟器的?文字寫了不少,然而,多說無益,上圖!
還記得它嗎?
這不是我們的那個小心臟嗎?首次亮相于2014年11月29日的“圖說房顫導管射頻消融”,此后在2014年12月31日的“房顫與室顫,傻傻分不清楚?”里面又客串了一把,今天還要請它來,再說說房顫的血栓栓塞危害。不過,先要把它剖開來……
畫得不好,還請見諒!
首先,還是要先來看看心臟的結構。當然,心臟的結構很復雜,我們只看我們需要的這一部分(可以參看2015年9月2日推送的“【好文重溫】心臟好比一套房,就是房價不會漲~”)。
然后,讓我們把重點部位放大,就是紅色方塊里面的部分,其實就是把左心耳放大看看,像這樣。左心耳是左心房突出來的一個小囊袋,像個小耳朵,具體形態個體差異比較大,誰跟誰的這個小耳朵長得都不大一樣。
可以看出,其實這個小口袋里面是不光滑的,有好多小突起、褶皺,就好像梳子齒,我們形象地把它們稱為“梳狀肌”。
正常情況下,左心耳也會隨著心臟的搏動規律地進行收縮和舒張,血流則順暢地在舒張期進入左心耳這個小口袋里,收縮期又被擠出去,不會形成血栓。
舒張期
收縮期
然而,
房顫了!
左心耳也不能好好地收縮和舒張了,只能跟隨左心房一起快速顫動或蠕動。
這樣的話,血流就不再順暢,會在里面形成小渦流。還記得里面有好多“梳子齒”嗎?本來路就“坎坷”,現在還“堵車”了,血液里面的一些成分就會沉積下來形成血栓,房顫的危害就這么開始了。
這個血栓如果乖乖的還好,可是不會的,它是有可能掉下來的。如果掉下來會去哪里呢?會這樣沿著血流的路徑(藍色箭頭)一路到左心房,過二尖瓣到左心室,再過主動脈瓣進入主動脈——我們身體的“主管線”。
到了這里,接下來的道路可就“四通八達”了。讓我們離開心臟,往上再看看。
由于主動脈先發出大分支到頭面部和上肢,這些打頭陣的部位就更加危險一些,尤其是腦血管,這也是為什么房顫血栓栓塞并發癥里面腦卒中最多見。以頭臂干為例,血栓進入后沿著動脈一路上行,經過頸總動脈、頸內動脈最終到達顱內。
然后,讓我們再往上看看。
越往遠去,動脈越細。
終于,血栓被卡住了,走不動了,就把動脈堵住了。這條動脈相應供血的區域就缺血了。我們的大腦非常活躍,對缺血缺氧耐受性差,如果堵的時間比較長,這部分腦組織就會壞死,腦組織不可再生,這就是腦梗死。如果幸運,血栓自溶碎裂,去了更遠的地方,癥狀就還可能緩解,這就是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參看2016年6月16日推送的“房顫卒中要抗凝,TIA也要抗凝”)。
的確,血栓也可以不堵在腦血管,而去身體的其他地方,只是發生的概率低一些。比如,堵塞了腸系膜動脈就可能導致腸缺血壞死;堵塞了腎動脈可以導致腎梗死;堵塞了下肢動脈腿就缺血了,這個也不算少見,需要“爭分奪秒”,如果挽救不及時也會壞死,就需要截肢了(參看2015年3月24日推送的“急性動脈栓塞,是誰惹的禍?”)。
結合這些圖片,希望大家對于房顫的血栓栓塞危害能有更為直觀的認識,也希望這些圖片能為醫生朋友在向房顫患者講解時提供幫助。更好地了解房顫的危害,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抗凝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