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內拆五面墻
二手老房換新房
同樣是入戶視角,拆墻前后完全就是兩間房,究竟是如何做到,先讓宅sir替你們問幾個問題吧!
Q & A
宅sir:剛見到這所房子時,它是什么樣?
屋主:美式鄉村風。
宅sir:對房子原始戶型滿意嗎?做過哪些改動?
屋主:不滿意,拆了5堵墻。
宅sir:什么樣的房子才能這樣大面積的拆墻?
屋主:必要條件是梁柱結構,除了承重柱可以隨便拆。
宅sir:對于家的裝飾,最不可缺的是什么?
屋主:愛的人。
認識她
在家屋主:抓住我的胃
Airbnb host & 野生攝影師,除了電影、音樂、旅行這三種正常人都喜歡的愛好外,還鐘意烹制黑暗料理。
改造前
左右滑動看更多空間
原本的房子是兩室兩廳兩衛的常規戶型,房子采光并不是很好,房間內各種暗,我們打通了原臥室、餐廳、廚房的位置,改為現在一廳兩臥的戶型。
原房主用的家具和家電很厚重,而且都是好貨,全屋硅藻泥,拆除時發現連石膏板都用兩層,工人拆得很費勁。
改造后
入戶視角360°
家里一半面積都做成了開放式空間,拆掉五堵墻,將5扇窗規劃在同一空間內,家里瞬間變明亮。
房屋信息
坐標:上海
面積:120㎡
改造后戶型:一廳兩室兩衛
初始戶型:兩廳兩室兩衛一廚
裝修花費:硬裝30W 15W軟裝
裝修靈感:裝修的過程雖曲折,但很慶幸遇上了一個交心的設計師,才有了我們現在的家。因為近3年的旅行地都是日本,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們對于房子裝修設計的走向,風格偏日式冷淡。
玄關走廊
特殊墻體材質,將通往臥室的兩扇門隱藏。
紅色虛線區域為玄關走廊區域,面積大概有10㎡左右。
木質掛鉤 ◆ MUJI
玄關做了水泥自流平地面,利用鋪設地暖的高低差,形成了一個換鞋區,省了床鞋凳的空間,也不用擔心雨天進門后濕鞋踩臟木地板。
做了頂天立地的內嵌式鞋柜,原先覺得我們鞋子很多,先前家里有三個柜子放鞋。現在玄關這個鞋柜能裝下所有鞋子。
玄關走廊區域的面積大概有10㎡左右,右側墻體的表面是osb板,隱藏了通往臥室的兩扇門。左側做了一排矮柜包裹住承重柱,將兩個不同功能的區域分隔。
在原先的圖紙中整條矮柜是長方形的,實際測量后由于墻體都互不平行,于是把矮柜改成梯形,一側與走廊osb板平行,一側與客廳島臺垂直,這樣保證了兩個區域在視覺上的規整。
1廳容納4間房
客廳、餐廳、廚房、工作間
紅色虛線區域為客廳、餐廳、廚房、工作間四區域,
面積大概有70㎡左右。
客廳
地板 ◆ 宅匠(OW-403)
過了早上醒來窩在床上消磨時間的年齡,也不喜歡躺在床上看電視。臥室就是臥室,而客廳是除了睡覺之外一直待著的地方,這里自然是花費心思最多的區域。
沙發 ◆ MUJI
白色皮毛蓋毯 ◆ Classicsheepskins
在拆除5面墻結束后,露出了房子原有的鋼混水泥色原始頂。房子的層高有3.5m,并且還留有數次裝修留下的各種痕跡,于是我向設計師提出了放棄吊頂的想法。
這也對原來設計造成了改動,原來由于上家留下的中央空調狀況很好,所以我們決定保留,裸頂后需要把空調全部移到走廊上方的吊頂內,為此設計師和施工方還特地定制了超長的木質出風口。
小茶幾 ◆(灰色)HAY、(粉色)壹間
客廳的右側,用原屋主留下的一張超長桌子切割的板,做成了一整墻的隔板,收納裝飾兩不誤。給家里的紅酒箱裝上小輪子,變身移動的雜志收納架。
家里的同款地板,用釘槍打上墻,剛好做電視背景墻裝飾。
抱枕 ◆ MUJI、壹間
地面放幾個柔軟的抱枕,席地而坐,在這里打游戲剛好。
粉色椅子 ◆ 造作·百合椅
家里的踢腳線被刷成了與墻面一樣的白色,不細看很難注意到。在窗邊的角落新添了幾棵綠植,客廳窗邊的陽光充足,養植物剛好。
窗邊工作區
在建材市場買的木板,內置鋼筋將其固定在離地面0.8米的位置,承重的話坐在上面沒有問題。
百葉窗 ◆ 立川
新裝的百葉窗,在增加私密性的情況下,又可以保證家里能最大程度的享受陽光。
完全不用擔心百葉窗的清潔問題,平時用櫸木羊毛百葉窗清潔專用刷打掃,浮灰輕輕一擼就沒了。
軌道燈 ◆ 愛斯蘭LED軌道射燈
工作區上方裝了軌道燈,與玄關走廊上方的燈帶呼應。因為主要是烘托氛圍的,所以亮度沒選很高。沙發上方的頂雖為吊燈留了線路,但由于找不到喜歡的燈,并且這個位置的燈使用率不高(恐怕會影響觀影效果),現在依然空缺著。
餐廳
餐桌 ◆ HAY
吊燈 ◆ 必尼斯吊燈
餐桌位于廚房與客廳中間的區域,在這里還可以看到家里的開放式大廚房。這里并不是固定的用餐區,開放式空間的好處就是端著飯碗在哪,哪就是餐廳,舒服自在。
餐椅 ◆ HAY、IKEA、造作
夜晚的餐廳很溫馨,家里新添了的龜背竹和宜家15塊的黑茶壺。
廚房
擱板 ◆ 木工制作
吊燈 ◆ 必尼斯吊燈
櫥柜是整體廚房框架定制,裝修工隊處理面板貼皮,櫥柜上方做了不銹鋼臺面,厚度大概在1.2mm,建議選再厚一點會更好。
島臺下方設置了抽屜式收納空間,并將洗衣機和烘干機內嵌在島臺下方,衣服被單毛巾洗好全部當場烘干,蓬松柔軟不被空氣污染。
2間臥室
各有一間獨立衛浴間
紅色虛線區域為主臥,黃色虛線區域為兒童房,兩間臥室面積各有18㎡左右。
主臥
小推車 ◆ KEA
雙人床 ◆ MUJI
主臥的位置是原先會客廳的位置,并沒有做太大的改動,兩間臥室的入口在玄關,隱藏在墻體表面的osb板后。
我們做了一整面頂天立地的衣櫥,用來拉正原本有角度的墻面,也增加了主臥的儲物空間。
主衛
壁掛鏡 ◆ IKEA
洗手臺 ◆ IKEA
主衛有兩個臺盆,方便我們兩人同時洗漱,平時手洗一些小件衣物也會很方便。墻面的宜家壁掛鏡,突出的邊緣可以擺放很多洗漱用品。洗手臺也選擇的宜家,唯一不足是洗手臺的槽比較淺,水開太大容易濺出。
兒童房
椅子 ◆ 造作·百合椅
兒童房的裝飾很簡單,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想等到女兒大些后讓她自己布置。
次衛
因為小朋友愛玩水,所以在次衛放了個浴缸。
洗手臺 ◆ IKEA
這里的光線很棒,有扇大窗,每天清晨推開窗,就能看到綠葉和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