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品質音樂 APE《唐人詩意》李祥霆--琴與簫即興演奏作品集
下載前強烈推薦您先下載試聽一下!如果不喜歡的話,免的浪費時間下載喔?。海?br>
試聽地址是:
http://hoocity.vdisk.cn下載地址:
http://www.Mofile.com文件名:《唐人詩意》李祥霆--琴與簫即興演奏作品集 APE.rar
共享提取碼:1941936569414879
大小:265.4M
過期時間:2005-05-16
專輯名稱:《唐人詩意》
曲目名稱:
01.春風又綠江南岸 王安石《泊船瓜洲》5:40(古琴獨奏)
02.窗含西嶺千秋雪 杜甫《絕句》 7:30(古琴獨奏)
03.臥看云起 王維《終南別業》 8:42(琴簫合奏)
04.星垂平野闊 杜甫《旅夜書懷》 9:45(古琴獨奏)
05.長河落日圓 王維《使至塞上》 7:18(琴簫合奏)
06.天地一沙鷗 杜甫《旅夜書懷》 8:13(古琴獨奏)
07.野渡無人 韋應物《滁州西澗》 3:46(簫演奏)
08.月是故鄉明 杜甫《月夜憶舍弟》 7:15(古琴獨奏)
09.獨釣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5:02(簫演奏)
10.孤帆遠影碧空盡 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8:07(古琴獨奏)
作者簡介:
李祥霆,滿族,祖籍遼寧,一九四O年出生于吉林省遼源市。自幼喜愛音樂,對文學和繪畫也有深厚的興趣。中學時即學習了洞簫,又對古琴產生了興趣。一九五七年赴京師從查阜西先生學習古琴,同時師從溥雪齋先生、潘素先生學習繪畫。一九五八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師從吳景略先生習琴。一九六三年畢業并留校任教。一九八九年,作為我國第一位赴海外從事教學與研究的古琴家遠赴英國劍橋大學從事古琴即興演奏研究,并在倫敦大學亞非音樂研究中心任客座研究員,教授古琴和洞簫。一九九四年回到中央音樂學院繼續任教。現為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并任中國琴會副會長,北京古琴研究會副會長。
作為當代最具影響力的古琴家,李祥霆教授一直致力于古琴藝術的推廣和傳播。自一九六三年至今,李祥霆教授的學生已有五百人左右,遍布全世界許多地方,其中不少人已成琴界中堅。他曾在許多國家和地區巡回演出與演講,舉行了愈四十場獨奏音樂會,包括一九八二年在英國達拉姆東方音樂節舉行的琴史上第一次個人獨奏音樂會以及一九九二年在巴黎拉維拉劇院舉行的古琴獨奏音樂會。前者轟動英倫,完全征服了從未接觸過古琴、甚至中國音樂的異國聽眾;而后者同樣盛況空前,千人座位座無虛席。一九九八年在北京音樂廳的音樂會,在全場爆滿的情況下,仍有熱情的觀眾要求入場,不得不增設座位。
李祥霆的古琴藝術不僅僅是全面繼承,更有發展創新。尤其是他的即興演奏藝術,國內外音樂界反響熱烈。有法國評論說:「他能夠將藝術傳達給對他的傳統文化完全陌生的群眾?!褂丢毩蟆穭t評論說:「他的演奏所激發的問題,完全不能回答。所呈獻的內容豐富的演奏無疑是驚人的,有說服力的。」臺北市立國樂團團長陳澄雄撰文說:「李氏能夠用古典的素材,新的音樂思想和生活的意識經驗,肯定了琴樂最高而完整的精神?!?br>
李祥霆先生藝術修養全面,師承與創新均有非凡成就,堪稱國寶級藝術家。他既是一位杰出的演奏家,更是一位深富人文內涵的學者。發表有許多論文,其中『古琴即興演奏研究大綱』和『彈琴錄要』均是當代重要的琴學文獻,并為『中國大百科全書』撰寫『琴』的條目,專著『唐代古琴演奏美學及音樂思想研究』在臺北出版。他對舊體詩研習多年,深得個中三昧;繪畫方面亦造詣頗深,許多繪畫作品被國內外機構和私人收藏,在倫敦、臺北都曾舉辦過個人畫展。一九八八年曾參加中國美術家協會北京分會年展,一九八九年在倫敦大學中國美術館舉辦『靈感之翔——李祥霆畫展』,一九九零年在臺北知新廣場舉辦『李祥霆山水畫展』,一九九三年在新西蘭維多利亞大學作『古琴音樂與國畫的點線之美』演講,并曾以山水畫『高山流水入夢頻』獲得世界華人藝術大獎之國際金獎。
李祥霆特別重視古琴演奏藝術的推廣和傳播,在世界各地巡回演出之余,經常作古琴專題演講。還為電視臺、廣播編寫古琴專題片。許多影視劇中的古琴配樂也是由李祥霆完成,觀眾最為熟悉的《秦頌》中葛優的彈琴音樂也是由李祥霆編配,并設計了動作。
李祥霆教授至今已出版個人演奏專輯六種,還錄制有多種個人音樂會及教學的錄影片,其中『落霞流水』于一九九一年獲臺北唱片金鼎獎。
樂曲簡介:
這是一張無論從內容還是裝幀上看都極為雅致的唱片。唱片名為《唐人詩意》,是古琴大師李祥霆先生即興演奏琴與簫的專輯。
我的聞見孤陋,三年多以前才首次知道李祥霆,那是一張雨果公司所出的專輯。但聆聽一遍之后便再也難忘。當時的印象是,他的演奏既有蒼茫的古意,又有圓熟的技巧;既得名師的真傳,又能融會貫通,不為某派某宗所限,已是卓然大家的氣象。而且還有—點印象也特別深刻:李先生不僅長于撫琴,而且善吹簫,善作曲(那時便從資料中得知《知音》、《一盤沒有下完的棋》等電影中的古琴音樂均出自他之手);又不僅善音樂,而且善丹青,其山水畫「高山流水入夢頻」便附印于雨果的唱片說明書。也正因為此,這次看到他的專輯,看到他—襲青衫神色,莊重挾琴而坐的照片,便產生了一種親切感和崇敬心:當此之時,天下滔滔,皆為名利奔走,李先生真世外人也。
這張《唐人詩意》是北京普羅之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和香港金馬音樂國際有限公司的新出品。它有三個很突出的特點:—是即興演奏的專輯,—是兼收李祥霆先生琴與簫的演奏,此外專以唐人詩歌作為演繹抒懷的對象也是一個創舉。拋開別的不論,僅此三點,也有了很高的欣賞價值與收藏價值。
所謂即興,是一種臨場的創作與發揮,它與按譜演奏相對,是演奏家在靈感和感情的引領下的藝術創造活動。當然,靈感也罷,激情也罷,它們的基礎還在于藝術家長期積累起來的底蘊。沒有深厚的內在的蘊蓄,臨場即興是不可能有韓愈所謂「汨汨然來矣」的酣暢沛然之狀的。大家知道,中國古琴的流傳,尤重門派。不同流派,都有自己的琴譜,按譜撫琴,已是各派的規矩,在此情況下,個人的即興創作與發揮,便受到了較大的約束。對此,李祥霆先生是深有所感也深有所憾的。他在《古琴即興演奏藝術》一文中,既描繪了古時伯牙、蔡邕等人即興演奏的軼事佳話,又指出,「在晉、隋、唐、宋及此后的古琴文獻中,已經看不到像伯牙、蔡邕那樣完整獨立的即興演奏記錄,說明在這—千多年來,沒有再產生出具有高度技巧和深厚藝術修養,有卓越的即興演奏能力的古琴家。雖然我們不能就此將這種現象看作是藝術上的退步,但它確實不能不令人深感惋惜和遺憾?!惯@說明李先生提倡、實踐古琴的即興演奏,是要上接伯牙、祭邕,具有恢復琴藝古道的壯心與使命感的。為此,他還在文中提出了諸如「歸韻」、「同起」、「排比」等十點避免即興演奏變得隨意、散漫和混亂的要點。這應該是極有價值的。
本專輯以唐人詩歌為題,當然是十分得體的事情,因為唐詩的價值,唐詩的韻味、唐詩的意境、還有唐詩的普及程度都是最適于演繹發揮的。蘇東坡說王維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其實唐詩中又何嘗沒有音樂?輯中收了十首曲子,其所演繹的詩句都是非常普及,廣為傳誦的。其中「窗含西嶺千秋雪」、「星垂平野闊」、「天地一沙鷗」、「月是故鄉明」取自杜甫詩;「臥看云起」、「長河落日圓」取自王維的詩;「野渡無人」取自韋應物的詩;「獨釣寒江雪」取自柳宗元的詩;「孤帆遠影碧空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