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經常在社區呆著,一呆就是幾天、幾個小時,聽到了許多人的故事,無論是老者,還是少年,常會聽到一些人憤怒的表達,一般是對自己很親近的人,比如父母,比如子女,而最多的是在婚姻關系中的憤怒,比如妻子對丈夫的期待、抱怨、憤怒、絕望。
怎么辦?
遇到這種情況時,我常想,為什么我們對陌生人、對同事、對親友、對其他人都可以做得“還不錯”,為何我們常常用最決絕、最粗暴、最不能接受的方式,去對待離自己“最近”的人呢?!
婚姻中我們對自己親近的人,常常會在如何教育孩子、如何處理錢財債務、如何對待雙方父母及親戚、如何進行溝通表達(包括性生活等方式)、如何處理家務時間等等方面,因為太近了,日積月累,積少成多,很多的小事件、小沖突、小鬧劇最終都變成了一發不可收拾的局面。
分享
抱怨的背后有期待,期待不成轉憤怒,憤怒之后轉絕望(也有例外),絕望之中有轉機,無助之后得救贖。我想對有緣人說:
如果你覺得現在的生活狀態不是你想要的,那就改變吧!
如果你想改變現狀,那就改變自己吧!
如果你想改變對方,請先改變自己吧!
祝福改變!
天悅社工——您身邊的心理健康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