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想喝好茶,一定要親自去茶園看看,讀了此文你就明白了
▲高山茶園在云霧中若隱若現
▲
最近,老想著得空一定要去茶山轉轉,吹去這一身的浮塵晦氣。心心念,必有回響。這不,是日恰逢好友慶生,醞釀了許久的茶山行又涌上了心頭。一大早起床便從廈門出發,只需一個半小時左右的車程便抵達了我國烏龍茶重鎮安溪縣。▲老王家的老茶園行走在茶山上,映入眼簾皆是歡喜的綠。清涼的山風徐徐而來,一陣清爽,吹散了渾身的燥熱,讓人心安了不少。山里茶園里時不時響起了一陣陣低婉清脆的鳥叫蟲鳴,喚醒了心中那股許久未見的美好。有人說,每個生活在城市圍城里的人,都有著一顆遠離都市喧囂,追求自由自在的心。魏晉名流靖節先生在《飲酒·其五》里悠悠然地說道,“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話說,茶之所以古往今來被許多人所喜愛,很重要原因在于一杯以苦澀為本來面目,卻在茶師的匠心巧手之下,優雅地呈現出千姿百味,讓人百品不厭。這種轉換與嬗變,實際上,正是我們每個人所希望達到的理想生活狀態。因為,一成不變的生活狀態,很容易讓人變得慵懶,逐漸磨滅心中的理想之光。▲高山生態茶園一角:山頂戴帽在海拔將近800米左右的茶山上轉悠,與茶葉親密接觸,無異于與天地對話,直面自身內心深處的小宇宙。這種感覺令人舒暢無比,甚是享受。走著走著,目光很容易就會被眼前一片片管理得井井有序的茶園所吸引。這是義芳君的茶農朋友老王家已經傳承了幾代人的茶園,按時間推算,估摸至少也得有六七十年以上的歷史吧。雖然已經是歷經風雨的老茶園了,依然被老王家管理得一片欣欣向榮。茶圣陸羽在《茶經》里說,“凡藝而不實,植而罕茂……”意思是說,茶樹的種植培育并非是一門簡單的技藝,只有技術掌握得當,茶樹生長才會一片豐茂。▲茶園的生態化管理
尤其是優秀的茶園管理需要遵循許多的生態守則,才能確保我們在茶桌上喝到的茶是真正天然、綠色、無污染。
稍微用點心,你會發現,高山生態茶園往往都遠離都市生活區、工業區或者交通要道,并且是往往處于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地區。山上往往云霧繚繞,植被豐茂,鳥叫蟲鳴,生態環境相當優越。在這樣的環境底下,空氣、水質、土壤等都會保持相對的獨立狀態,不受外界污染。而關于生態茶園,你一定聽說過一個非常形象的說法,“山頂戴帽,山腰系帶,山腳穿鞋”。▲茶園覆草
“山頂戴帽”,意思是,一座山頭不應該是光禿禿的,山頂和分水嶺不要全部開發成茶園,而應該種植林木。這樣做一方面可以保護水土,另一方面林木自帶遮蔭效果,形成漫射光,有利于茶樹生長。“山腰系帶”,則是說茶園應該開發在一定的海拔高度上,能使茶樹常年處在云霧籠罩之下,吸收來自自然天地的雨霧滋潤。“山腳穿鞋”,則是說靠近山腳處,不要全部開發成茶園,要保留一定的原生植被,這樣才有利于茶山的水土保持。有些茶友看到一些茶園梯壁上雜草叢生,以為是茶農偷懶。實際上并非如此,茶園梯壁上留一些雜草,可以起到涵養水分,減少水土流失的作用。再者,生態茶園的管理是不應該使用農藥和化肥,應該采用物理防治方法,最好使用農家有機肥來增加土壤的有機質含量,減少土壤板結。▲老當益壯
所以,茶友們千萬不要覺得茶農們的辛苦勞作只是日復一日、千篇一律的簡單勞動。實際上,這里面需要講究的地方方方面面,隨著如今農業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生物科技應用到茶園管理中,也讓茶園管理日漸科技化。
可見,喝一杯好茶,不容易,這里飽含了茶農們的辛勤汗水,也需要科技力量的加持。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