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研究是全球首個在高血壓合并左心室肥厚(LVH)人群中進行的前瞻性心血管終點研究(n = 9193),在當時被譽為「抗高血壓藥物治療的新里程碑」。
結果顯示,降壓水平相當的前提下,以氯沙坦為基礎的治療較以阿替洛爾為基礎的治療更強逆轉 LVH,進一步降低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卒中及心血管病死亡的復合終點風 13% 及卒中風險 25%,并顯著降低新發房顫風險 33% 和新發糖尿病風險 25%。
2017 年是「抗高血壓藥物治療的新里程碑」——LIFE 研究發表 15 周年。藉此,2017 年 2 月 25 日,默沙東公司發起的「LIFE15 周年高峰論壇」在北京盛大召開,同時連線上海、廣州等 10 個網絡分會場。峰會中外合璧,大牌云集,千余國內外醫生學者共聚一場學術盛宴。
圖為 LIFE15 周年高峰論壇現場合影
15 年來,LIFE 研究給中國的高血壓領域帶來什么樣的影響?有哪些深遠的意義?且聽業內「大咖」解讀: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霍勇教授
「LIFE 研究為高血壓治療全面保護靶器官、全面減少心腦血管疾病風險,提供了更多的臨床證據,尤其對左心室肥厚病人提供了更有效的管理方法。」
高血壓合并左心室肥厚是誘發各種心血管疾病乃至猝死的獨立危險因素。臨床易發現、能干預。但我們長期隨訪發現,在臨床上很少有醫生把左心室肥厚作為高血壓管理的重要中間指標。臨床建議高血壓管理要按照低危、中危、高危、極高危進行分層評估和管理,尤其應把左心室肥厚作為評估內容之一。
同時,應依據循證醫學證據和現有信息優化降壓方案,全面實行血管保護,如左心室肥厚的患者如何強調氯沙坦和利尿劑的合用優化管理模式,并倡導綜合非藥物的患者管理模式,如控制運動,嚴格飲食等,降低總體風險。
北京高血壓聯盟研究所所長劉力生教授
「高血壓管理不僅要關注血壓本身,還要注意保護靶器官。多種藥物的聯合治療是提高降壓達標率的重要途徑,固定復方制劑尤其值得推廣。」
關于高血壓負擔的調查顯示,2013年~2014 年我國 18 歲以上成人高血壓患者估計達 2.92 億,其中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分別僅 31.9%、26.4% 和 9.7% 1 。我國人口基數大,面臨的高血壓負擔仍較沉重,對高血壓管理須倡導全過程、全覆蓋,通過篩查提高知曉率,強調生活方式改善的重要性,加強一級預防,選擇費效比高的治療策略也是重要舉措。
針對單一機制的單藥降壓治療效果有限,對于多數高血壓患者來說,通常需要聯合治療,多藥聯合治療是提高降壓達標率的重要途徑。2010 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也指出,對血壓 ≥ 160/100 mmHg、高于目標血壓 20/10 mmHg 或高危及以上患者,起始即可采用2種藥物聯合治療或固定復方制劑。
血壓水平較高或總體心血管危險高的患者如能及時開始聯合治療, 并盡可能使用單片復方制劑,則可簡化降壓方案調整過程,改善依從性,提高達標率,尤其適用于在基層醫院實施。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孫寧玲教授
「臨床實踐中,我國醫生采用全劑量氯沙坦聯合小劑量利尿劑這一方案使更多患者血壓達標,并且在阻止 LVH 靶器官損害繼續進展方面做出了努力。」
高血壓是一種由多種機制參與的復雜疾病,除 RAS 激活外,還存在容量負荷等機制。因此,常須針對多種機制選擇聯合治療方案,尤其是對合并靶器官損害的患者,需要聯合治療同時解決血壓問題和靶器官損害。
隨著近年來醫生對固定復方制劑的認識逐漸加深,這種高血壓治療策略也日趨受到推崇,使用率由既往的 13% 已上升到 30%~40%。包括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RAS)抑制劑 利尿劑的固定復方制劑應用較廣泛,尤其是 ARB 利尿劑。對于全劑量 ARB 聯合利尿劑這樣的組合,除了可更好地促進血壓達標外,在靶器官保護方面有其獨特優勢。
參考文獻:
[1] IntJ Cardiol 2017,227: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