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材開拓者——王冕|金石鑒賞,王冕,篆刻|::e景苑::中國傳統文化信息網...
來源:
不詳 更新時間:2008-10-21 關鍵字:金石鑒賞,王冕,篆刻
王冕(公元1310-1359年),浙江諸暨人,字元章,號梅花屋主人,又號煮石山農,元代著名花鳥畫家。他博通典籍,淡泊名利,蔑視權貴,不求仕進,晚年避居會稽九里山,自筑“梅花屋”,種粟養魚,以清貧生活了其余生。他善畫梅花,創立了在中國繪畫史上影響深遠的“墨梅流派”。
王冕少時家貧,為人牧牛,于山洞中發現花乳石,用來刻印,脆軟細膩,容易受刀,表現刀法,效果極佳,從而把篆刻創作從寫篆到奏刀兩個過程一手完成。可塑性極好的花乳石,通過王冕精深的筆墨技法和揮運自如、痛快淋漓的刀功,達至出神入化的效果,令觀者大為嘆服。文人刻印,以漢印為歸,王冕是首屈一人。他用花乳石所刻的印流傳不多,但從傳世的繪畫作品中鈐有畫家自刻自用的印章上,可以看到他刻的是真正的漢印傳統,不僅吸取漢人法度,表現了漢印的神采,而且也能刻出他自己的風格。如“方外司馬”、“王冕私印”、“王元章氏”等作品,皆是白文,雄健古樸,意境甚高,富有刀趣,不僅參法漢人,同時有新的創意;“會稽佳山水”一印,字體用楷書帶有篆意,是一種獨創的風格;“竹齋圖書”一印為朱文,仿漢鑄鑿并工,奏刀從容,勝過前人。如不是利用花乳石,斷沒有這一成就。王冕的同鄉汪古熊收藏印章很多,見到王冕的刻印后大為嘆服,嫌自己的收藏文皆陋俗,于是盡棄所有。
王冕 像
花乳石是昌化、青田、壽山諸石之總稱,王冕發現之前,文人多以金、銀、銅、玉制印,因質地太硬,普通刻刀不能刻之成文,只得寫好篆書后請工匠來刻,這樣難免匠氣,不能很好地體現創作意圖。花乳石質地細軟,容易雕刻,使篆刻藝術有了更適合于發揮藝術創作的物質條件,從此士大夫相率仿效,學制古篆印章,士林從此受益,從而為文人刻印開拓了新路,為明清篆刻藝術高潮的到來,為皖派、浙派、鄧派等各領風騷的流派印群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大大豐富和拓展了傳統篆刻藝術的寶庫,并使篆刻從實用的印章藝術中擺脫出來,成為一種真正獨立的藝術樣式。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