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鉬靶和乳腺B超是乳腺外科最常用、也最實用的兩種檢查方法。
然而,相當一部分患者對這兩者技術有很多誤解。比如:常有患者問鉬靶和B超哪一個檢查手段更好,也有一些患者對于自己的鉬靶和彩超檢查結果不一致大感困惑,
還有些認為哪個技術價錢貴就是好的技術,甚至有患者說上次陪朋友,做完B超又去做了鉬靶,那我這次直接做鉬靶,做B超肯定是浪費錢。還有一部分患者因為有輻射傷身體而對鉬靶敬而遠之,等等,層出不窮。
其實,B超和鉬靶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檢查手段。B超在評價局部細微結構、鉬靶在篩查乳腺癌方面各有優勢,在很多方面可以相互補充。
比如,鉬靶對鈣化灶更敏感,而B超對囊腫的診斷有獨特的優勢。下面就詳細介紹這兩種檢查的特點和區別,一一解決大家的疑惑。
01、乳腺B超的優缺點
乳腺B超的優點:
經濟、簡便、無創傷、無痛苦、無放射性,可反復檢查。
可以通過多角度全方位的掃描,全面分析病變的形態和性質,能夠準確的提供腫瘤位置、提示腫瘤大小、形態、邊界、內部回聲、血流、后方有無回聲衰減等。
反映的是乳腺組織及其病變的聲學特性,因此對囊腫等液體病灶甚為敏感;但對于低回聲的組織區分能力不強,如纖維腺瘤、小葉增生和乳腺癌都是低回聲,只能主要根據邊界及形態等來診斷。
區別實性病灶和積液囊腫,超聲對乳腺囊腫的診斷準確率可以高達98%,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活檢。還可同時進行乳腺和腋窩淋巴結的檢查。
乳腺超聲可以提供實時動態的圖像顯示,在乳腺微創手術或穿刺活檢中可以很好的引導手術。
乳腺B超的缺點:
超聲對很多微小的鈣化灶難以分辨。
B超的適用人群:
●對乳腺致密的女性適用,常用來檢查年輕女性,尤其是妊娠期、哺乳期女性。
●可發現明顯的乳頭溢液,特別是血性溢液時。
●當乳房出現紅、腫、熱、痛等表現,需要鑒別為急性乳腺炎、乳腺膿腫還是炎性乳腺癌時。
●臨床初步診斷為乳腺癌時,需要了解是否為多病灶性或多中心性,同側淋巴結是否轉移,對側乳房是否同時存在病灶時。
●懷疑乳腺假體有破裂或漏出時。
●乳房穿刺或微創手術時用B超引導時。
●幫助評估新輔助化療的療效了解術后是否復發時。
●乳腺鉬靶是臨床應用最多的乳腺癌輔助檢查方法,也是國際公認的檢測早期乳腺癌的有效方法。
02、乳腺鉬靶的優缺點
乳腺鉬靶優點:
乳腺癌有特征性表現:不規則的微小鈣化區域檢出時間遠遠早于臨床檢查。
可以檢出未發生淋巴轉移的小腫瘤,這種早期檢查有助于提高生存率。
能發現8mm甚至更小的腫瘤,并分辨出良、惡性。
乳腺鉬靶缺點:
鉬靶檢查有一定的輻射量,但也不必談輻射就色變。一次鉬靶拍四張圖片的輻射量是一次胸片的一半左右,間隔半年以上幾乎沒有危害。年輕患者的乳腺受影響要大些,且往往腺體致密,鉬X線穿透能力較差,診斷效力下降,所以40周歲以下(也有說35周歲以下的)一般不建議檢查鉬靶。
鉬靶難于判斷致密性乳腺可能存在的病變,必要時可輔以超聲或磁共振檢查。
如果乳房體積偏小或腫塊未包括在鉬靶拍片范圍內,可能造成遺漏。
適用人群:
專家指出,乳腺癌篩查應以彩色B超為主、鉬鈀為輔。第一次鉬靶檢查應在40歲左右,然后在50~75歲間每1~2年復查一次。
03、兩種技術不能互相代替,優勢互補
從上面的敘述可以看出,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檢查手段,反映的是乳腺組織及其病變的不同方面,各有優缺點,不能互相代替。
其實,這兩種技術倒是很有些互補性的,如彩超看小病灶優于鉬靶,而鉬靶看鈣化優于彩超;彩超看細微病變敏感有余,而特異性不足,鉬靶看宏觀的結構扭曲和組織對稱性方面更勝一籌。
所以有些時候是需要兩種技術同時檢查的,或一種檢查發現可疑情況無法確定,需要再做另一種檢查來共同診斷的。
如果一種技術全面超越另一種技術,則后者失去了存在的價值,會被逐漸淘汰的。
04、選擇檢查手段的原則
醫生觸診的印象是選擇檢查手段的主要依據,但沒有嚴格的定量化的指標。一般來說,觸診發現乳腺結節感明顯者傾向選擇彩超,如增厚程度較重者傾向選擇鉬靶;
年輕患者傾向選擇彩超,年級大的患者選擇鉬靶更多些;等等。很多情況下需要兩種手段同時應用,互相參照,綜合判斷。
這里也就可以回答前面列出的患者的一些疑問了,沒有哪一個手段更好,只有更適合些。
因為兩個技術的檢查側重點不同,結論不一致就不足為奇了,甚至給出的BI-RADS分級結果也不一致,這時候就要靠醫生綜合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