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你,是站著還是坐著?
無論站或坐,我們都需要運用身體的力量,一旦力量用錯,姿勢錯誤,日積月累下來,不但影響體態,還會時常感到身體某處酸痛。從確認站姿和坐姿開始,神清氣爽地迎接每一天。
站著時,五點(頭、肩膀、臀部、小腿、腳根)都碰到墻壁。最佳姿勢是墻壁和腰之間可以放入一個手掌。
如果五點當中有些部位無法碰到墻壁的話,很有可能是身體歪斜了,有很多人肩膀和小腿無法碰到墻壁。墻壁和腰之間如果可以放入兩個手掌,就表示腰部反折了,這樣也會造成腰痛,要特別注意,女性容易有折腰的傾向。小貼士:把自己的姿勢拍成照片確認
有時“良好的姿勢”和自己想像的姿勢其實不一樣,特別是自己很難確認從側面看的姿勢,所以建議請別人幫忙拍照。
位于耳朵后方1cm處的一塊摸起來硬硬的骨頭(乳狀突起),這1cm的差距對矯正姿勢而言很重要。耳朵后側往上提的話,以上三件事就能同時達成,重心自然會往中間移,脊椎也回歸到正確的S形彎曲,對身體造成的負擔瞬間減少。小貼士:隨時提醒自己“耳朵后側往上提”
除了站著以外,走路時、跑步時、坐著工作時……做所有日常工作都意識著“耳朵后側往上提”的話,姿勢自然會變準,就能讓身體保持良好狀態了。
如果太常用臀部凸出的姿勢站著或坐著的話,因不會用到腰部周圍的肌肉,就容易造成折腰,這會導致腰痛等多種身體不適,例如腰痛、肩頸和背部僵硬、小腿水腫、內臟下垂、腰部肥胖,要特別注意。預防折腰,也靠“耳朵后側往上提”,耳朵后側往上提站著的話,腹部周圍會緊縮,軀干用力。如果能記住并持續保持這種感覺,自然就能預防折腰。
坐下時保持背部挺直,很難挺直背脊時,先做背部伸展。坐著時,觸碰一下背脊,如果有摸到凸凸的骨頭,就表示已駝背了。一直用這個姿勢坐著,不僅對腰部和肩膀造成負擔,還會壓迫到通過脊椎的神經,引發不適癥狀。小貼士:坐太久是禁忌
人類的身體本來就不適合坐著,不恰當的姿勢更會增加身體的負擔,導致疲倦和不舒服,需要盡量減少坐著的時間。
不累:讓坐骨直立,坐深一點,腰部周圍較輕松。臀部貼著椅背,背部不靠著椅背。累:椅子坐很淺,坐骨就容易倒,對腰部造成負擔就加大!背部靠著椅子,臀部就會不斷往前傾,腰部較緊。坐骨貼著椅面,坐骨是骨盆最下面的兩塊骨頭,坐著時把手伸到臀部下面,摸到凸凸的部位就是坐骨,讓這里貼著椅面,伸展背脊。小貼士:軀干有力量的話,背部就不用靠著椅背
坐骨直立,用正確的姿勢坐著的話,腹部周圍自然會出力,不用靠著椅背,也能夠輕松支撐著上半身,可以把椅背想成只是增加設計感而已。
椅子太高,大腿后側受到壓迫,血流不順,容易造成腿部無力和水腫。小貼士:也注意手肘的角度!
除了把桌子和椅子的高度調到可以讓腳底著地外,同時也要把高度調高到能讓手肘呈現直角彎曲的高度,“腳底完整貼地”、“手肘成直角”這兩點是重點。
(本文摘自仲野孝明著《看圖就懂!從好好走路開始:正確使用身體法,讓你遠離勞累酸痛,清爽每一天》)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