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尼克
來源:營銷熱(ID:informers)
朋友,最近有看奇葩說嘛?
作為生活調節可看可不看,畢竟大家都有自己的放松方式。
但是作為職場人,錯過這期,你就錯過了和老板正面對杠的機會(bushi,是錯過了和老板溝通的機會。
這期的主題,可是90%以上的職場新新人們都會困擾的一個問題,“我是職場新人,老板明顯不喜歡我,要不要辭職。”
而且為了多維度多層次地解決這個問題,奇葩說特地邀請來了真·老板,壹心娛樂的CEO楊天真、理想汽車的CEO李想以及搜狗的CEO王小川。
(小聲說一句,老板的持方是反方,“老板明顯不喜歡我,但選擇不辭職”)
小小觀摩學習了一下,發現原來老板們都是這樣看待“老板不喜歡我”這個問題的。
當然私心認為本場的MVP還是屬我們的金句制造機楊天真老師。
雖然她在節目中的發言比較靠后,但其犀利精辟的回答還是深深擊中了萬千網友的心。
乍一聽怎么有點要成為職場“落跑甜心”的感覺,其實不然。
在那個語境中的“渣男心態”不是要鼓勵去渣老板,但一定要保持住自己的可能性,相信自己在這個職場中最受歡迎的人。
有時間了想在意老板的情緒,可以去關注一下,沒有那個閑心,做好自己的工作即可。
當然,也不是每個人面對職場能做到心態如此順滑平穩,所以,楊天真也給到了具體可實操的職場建議。
首先,對于大部分新鮮人來說,從學校一腳跨入職場中,最難調換過來的就是心態上的問題。
進入社會加入職場,可是腦袋里還是在學校那一套,還是學生那種等著分配等著別人主動教導自己?
要想解決這一點,其實最重要的就是搞清楚,“什么是職場”。
01
職場不是個偶像劇
沒有霸道總裁會愛上你!
畢竟職場不是班級,老板也不是那個隨時把注意力放在你身上的班主任。
所以其實老板喜不喜歡你,有時候可能不是一個揣摩而是誤解。
回到楊天真本人的現實身份,如果在公司中有人跳出來說:“老板,我覺得你不喜歡我,我要辭職。”
作為老板本人的心聲大概率就是:
好啦,先別笑,也別哭。這真的很現實。畢竟大家都只是工作崗位上的一顆螺絲釘,各司其職。
所以也不是每個人都和老板親密共事過,公司那么多人,老板不認識你,這實在是一件太正常不過的事了!
除非你本人年會的時候貢獻了什么特殊才藝,給眾人留下印象(我的一個朋友)。
那這說明了一個什么問題呢?就是……老板都不認識你,何談討厭你呢?
當然,也有那種和老板交接頻繁的職位。
但是在親密共事的過程中漸漸地發現,我的上司不喜歡我了,這段人際關系居然偏離到了厭惡的那一段,此時你又該怎么辦?
關系中有了猜疑接踵而來的肯定就是裂隙,但是當這段關系放到了辦公之中,又不是那么一個走向了。
戀愛談不爽了,你說分就分,和老板關系處不開心了,難道真的能說走就走嘛?
那在老板看來或許會更加疑惑了,就是按合同上算,職場應該是歸屬于雇傭關系,而不是戀愛關系,具體來說就是,雇傭關系是基于互相需要,不是互相喜歡。
”所以你干嘛那么在意人家喜不喜歡你啦!”(老板說)。
雖然但是,初入職場的人,在沒有豐富的社會經驗情況下,沒有判斷依據。
所以他只可以從自己能夠理解的事物上找到自己的自信和安全感,也就更容易把注意力放在人際關系上。
可對于職場經驗人以及老板來說,其實大家真正在意的只有一個,就是“工作結果”。
總而言之就是,討生活不易,大家都有自己的KPI需要完成,完成了就萬事順意,完不成那就沒啥好談的。
就算你本人情緒再怎么洶涌澎湃,但是到了職場面前都抵不過KPI。一語蔽之,戲多的人,容易傷得比較深。
但是!作為職場新人,真的很需要安全感吶!
來到新的環境,要開始承擔工作職責,想要在人際表現得體,在工作上表現亮眼,這些問題都讓每一個新人頭大。
關于這個部分,天真老師作為一個剛畢業月薪只有2k5的過來人,也給出了4條非常實在的建議:
“第一,理解公司文化,知道這家公司在意什么,不能容忍什么。(這樣在日后工作中就可以避開工作雷區,少一些麻煩啦)
第二,正確理解老板指令,反復確認你的工作任務,不要做無用功。
(這一點真的很重要,尤其是反復確認自己的工作任務,不然多做還好,少做了那真的有可能給別人造成麻煩)
第三,主動匯報工作進度,不要老板問一句,你答一句。(這條建議貼在電腦旁,非常有用)
第四,復盤工作結果,不要怕犯錯,但是不要白犯錯。
(復盤在學習和工作中都很重要,尤其是能幫你積攢下一次面對同樣任務的處理經驗,以及規避同樣的錯誤,這樣失誤才會變成進步)
其實在這一part,楊天真提到了自己初入職場時,是如何快速追上資深同事腳步的一個做法,不一定百分之百對,但做了老板都不得不愛。
“所有的時間都是為自己所用”,初入職場的時候,可以在完成自己分內的工作后。
問問別的同事還有沒有需要事務是可以幫忙的,可能會辛苦但也得到了訓練,負責且主動的人,當然更容易被看到。
02
如果領導真的不喜歡你
你有試過做一個“向上管理”嗎?
其實所謂向上管理也就是,不止要和同事多溝通,也不要忘記和上級多溝通。
職場中溝通是非常重要的,可是溝通的范圍在哪里呢,哪些事屬于可以和老板進行溝通的呢?
要想做有效交流,可以試試看楊天真老師在節目中提到的“向上管理”。
比如,當你的老板有情緒的時候,可以嘗試安撫他的情緒,并且不讓這個情緒干擾到你的工作;
當領導提出了過高要求的時候,管理住他的預期,讓他知道有些事情其實是難以完成的;
當領導指責你的工作成果的時候,可以和他解釋清楚,你在工作中已經付出的努力和接下來會做出的調整。
其實就是講究工作中的一個量力而為,比起硬扛著完不成的KPI,不如一開始就和上級表水清楚,這項任務與自己目前的能力是否匹配,完成是否需要別人的協助。
否則剛入新手村就接了個艱巨無比的項目,不止不利于自身心理,沒完成的工作后續收尾工作也十分麻煩。
而且只要老板沒有關上交流之窗,那么員工積極主動與之交流溝通總是沒有壞處的。
03
極端情況發生了!
這個情況屬實逆風,代入想想實在無解,只能選擇辭職了吧。
此刻,楊天真又提出了一個概念“價值系統判斷法”。
簡而言之就是,不要根據老板喜不喜歡你來判斷要不要離職,而是通過你自己的目標價值來判斷。
因為情緒飄忽如六月的雨,如果單只依靠情緒來做判斷,我估計大部分人心里都直打鼓。
要想決定做得穩,心里必須有個底,老板不愛我沒關系,有關系的是這份工作給我帶了什么?它的上升天花板在哪里?離開之后下一份工作方向是什么?
思考清楚了這些問題,弄清楚眼下這份工作的價值所在,心中才會有明確的底線,取舍也才會更加明確,此之謂”價值系統“。
當然,人生就像一局不可以強制退出的游戲。我們正宗的游戲愛好者,都最講究一個心態。
心態穩的人逆風局也可以強勢翻盤,但是只要心態崩盤了,也就不戰而打起退堂鼓了。
雖然踏入社會后,我們有很大一部分時間是泡在職場中的,但職場不是你的唯一。
老板也不是書寫你命運的人,他只是你這一段戲的客串,演好這段對手戲,是你對自己演技的負責,可千萬不要因為一個“路人甲”,而攪亂了自己整個戲路。
寫在最后
一頓老司機的職場經驗輸出,我相信大家都會各有所得。
我本來也想干脆利落地收束一個結尾,事實上,這套理論十分具備可行性,只是對于一些關系型人格的朋友,良好的同事上下級關系,的確更有利于他們。
以這個邏輯來盤價值序列的話,對于他們而言舒服的職場關系或許是更高級的需求。
而且說真的,就現在的市場環境和就業選擇越來越豐富了,跳槽相較于之前并不是非常困難的事。
但有意思的一點是,到了節目最后,幾乎所有的導師立場都變為了反方,就是楊天真老師所在的老板團那一方,“老板明顯不喜歡我,但仍然選擇不辭職”。
奇葩說是這樣的節目,它在節目中提出了一個限定場景的命題,所有人都圍繞著這個命題來進行辯論,但是更具有思考價值的,往往都是命題以外的空間。
關于這個部分,我認為蔡康永導師的結語非常適合借給各位思考。
“人生有很多東西是辭不掉的,靠著喜歡與不喜歡來決定是否離開,但是當你遇到離不開的環境時又該怎么辦呢?
老師不喜歡你,你要不要退學,也許退不了,因為這并不足以構成可以轉學的必要因素。
再哲學一點,當你覺得這個世界不喜歡你的時候,難道你要選擇離開世界嗎?”
“每個人都想要被喜歡,所以當他被討厭的時候,他就覺得不安全,可是喜歡有那么重要嗎?因為喜歡只是人際關系中的一種而已。”
“我們活著難道不是因為有更好的原因,而不一定是要被喜歡,所以不要把喜歡當成至高無上的標準。
我們無法扭轉別人給到的惡意,但是我們可以有辦法把這件事理解為不重要的事。”
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