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當中確實有很多暴利行業,比如煙草、殯葬、婚紗攝影、眼鏡等等。
在很多人的印象當中,這些行業很暴利,那應該很賺錢才對,但實際上是什么樣呢?實際上這些行業雖然利潤率非常高,但真正能夠賺到錢的,其實并沒有大家想象那么高。
就比如眼鏡行業,眼鏡的進價比較低,普普通通一個鏡架或者鏡片從江蘇丹陽進貨可能只需要30塊錢到50塊錢之間,但到了眼鏡店之后就可以賣到300塊錢甚至500塊錢以上,這個利潤率可以達到10倍以上。
利潤率這么高,按理來說眼鏡店應該很賺錢才對,但實際上并不是,因為眼鏡的購買頻率非常低,而且市場上的眼鏡行業競爭也比較激烈,比如在大城市很多地方都會有眼鏡店,雖然眼鏡店的利潤率非常高,但客戶的購買頻率并不高,比如一個眼鏡店,一天有可能只有兩三個客戶,雖然客單價比較高,但總體的利潤總額并不高,大多數眼鏡店一個月的利潤也就一兩萬左右,因為除了毛利潤之外,你還要扣除人工成本,房租成本,水電費成本等等,所以真正到手的凈利潤并沒有大家想象那么高。
所以我覺得利潤率高并不代表著是暴利,真正的暴利一定是那些門檻非常高,而且競爭非常低,大多數人都沒法進入的行業,這樣才有可能獲得真正的暴利。
就比如煙草行業,目前只有中國煙草才能夠經營,其他企業不能經營,所以煙草的利潤率非常高,中國煙草一年的利稅就可以達到1.2萬億以上,光是這個利稅就超過國有四大行一年的利潤總額,這才是真正的暴利。
如果某一個企業它的利潤率非常高,但是門檻非常低,很多人都可以進入到這個行業當中,那么這個行業不會有真正的暴利,即便利潤率非常高,但對應的利潤總額不會很高,因為你利潤率再高,也有可能被市場競爭給消磨掉。
按照這個標準,未來真正有可能出現暴利的,我認為主要有幾個行業。
不管是現在還是未來,凡是壟斷的行業,它的門檻非常高,別人根本進不去,定價權完全由少數企業說了算,所以這種企業不論是利潤率還是利潤總額都非常高,按照這個標準,煙草未來仍然是最暴利的行業之一。
此外類似殯葬這樣的行業,未來也仍然是暴利行業。
隨著我國居民收入的不斷提升,大家對于生活品質的追求越來越高,大家越來越重視健康,而且我國人口眾多,大家對醫療消費的需求是非常龐大的。
但是目前我國的醫療行業門檻相對比較高,一方面你必須有一定的技術含量才能進入到這個行業,再一個你必須獲得相應的許可才能進入這個行業,所以在市場以及門檻雙重影響之下,未來醫療行業仍然有可能是暴利行業之一。
特別是隨著我國老齡人口的不斷增加,這些老人越來越重視健康問題,很多人都愿意花很多錢去購買一些保健品,所以我們看到保健品利潤率非常高,而且市場空間非常大,這才是真正的暴利。
當然除了傳統的保健品之外,未來圍繞養老來展開的一些行業都有可能產生暴利。
目前高端白酒利潤率非常高,比如茅臺的毛利潤率可以達到80%以上,而且白酒的市場非常廣,茅臺一年的銷售近千億,結果茅臺的凈利潤率也非常高,每年的分紅也非常可觀。
而未來隨著我國消費潛力的不斷釋放,隨著高端消費的不斷增長,我相信高端白酒仍然會是一個暴利行業。
因為對于這些高端白酒來說,他們不僅僅代表一種白酒,更多的是代表著一種身份,當大家對這種身份趨之若鶩的時候,那么這種白酒的價格就不會降下來,但是這種白酒本身的生產成本是非常低的,所以就造就了這些高端白酒非常豐厚的利潤空間。
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之內,如果我國沒有誕生出另一些高端白酒,高端白酒仍然被少數一兩個企業占據,那么高端白酒的暴利仍然長期存在。
隨著我國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大家的消費結構也會出現很大的變化,比如過去幾十年大家的消費主要集中在吃住行游購娛上面。
但當大家這些基本需求得到滿足的時候,大家會追求更高層次的東西,比如文化上面的享受,比如教育,電影,音樂等等,這意味著這些文化產業未來會產生很多暴利企業。
比如某一個人創造出一首非常歡迎的音樂,光是版權就可以帶來豐厚的利潤,再比如某一位導演創作出了一部非常熱門的電影或者電視劇,他同樣也可以帶來非常豐厚的利潤。
當然文化產業在產生暴利的同時,其實也有可能產生很多資產泡沫,比如對于電影很多人看到這市場空間非常大,然后盲目地進入到這個行業當中,但是那些粗制濫造的電影或者其他影視產品,一旦被消費者唾棄了,他們就有可能以虧損收場,而不是產生暴利。
總之不論是對哪個行業,如果它的門檻非常低,那么基本上不存在暴利,只有那些門檻非常高,能夠提供服務或者產品的企業很少才有可能產生真正的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