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做小生意的父親給我發了一道數學題,一道可以測出一個人有沒有商業頭腦的數學題。
題目如下:“王師傅是賣鞋的,一只鞋進價45元,現虧本大甩賣,顧客給35元買了一雙鞋,給了王師傅100元假錢,王師傅沒零錢,于是找鄰居換了100元。事后鄰居存錢過程中發現錢是假的,被銀行沒收了,王師傅又賠了鄰居100,請問王師傅一共虧了多少?”
我把這個題目發到同學群里,很快有了一堆答案:110、145、155、175、210、225、255,五花八門的答案一堆。
從事財務工作的同學給我答案是110,因為鄰居不賺不虧,那么買鞋的人賺到的45-35+100=110元就必然和賣鞋的人虧掉的相等。更多的同學給的答案是賣鞋虧10塊,假幣虧100,再賠100,總共虧了210。更有商學院的同學給我說:“這道題考驗的是經商能力,只要從自己口袋里出去的錢,都算是虧掉的。整個交易過程,他從自己口袋掏出去65+100,那么他虧掉了165”。這些答案似乎都有些道理。
我問父親,答案是什么,他這么給我算了:老板賠了一雙鞋,倒貼了65現金,另外還賠了100塊,總共賠了45*2+65+100,因此答案是255元。
猛然間,我發現這個題目還有個坑:一只鞋進價45元!試問哪里進鞋有進一只的呢?于是乎,我就和父親抬抬杠:“且不說進鞋論只,就算一只鞋進價45,那么一雙鞋進價就一定是90?有沒有打折,或者其它成本?比如人工,物流?”
父親無言以對,那么我們就按照小學生的方法來解一解這道題:
算法一:
假設初始狀態:老板有200塊+一雙鞋(成本90)=290;
交易后:100+100(假幣)+35(100真幣-65)=135;賠錢:290-135=155
算法二:賣鞋者白得了一雙鞋(90成本)和65塊錢,總共155。因此,從小學生理解的角度看,這道題的正確答案是155。
那么事情真的這么簡單么?這么簡單的算術題怎么會冒出來那么多答案呢?顯然是解決問題的人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如果做生意真的像做算術題這么簡單,那門檻也太低了些。很多朋友恰恰把炒股當成做算術題,把買股票當成是事業,是改變命運的大事件。那么我們就順著上面的問題,擴展開去...
比如老王是一家公司,經歷了上面的事情,如何看待他的基本面呢?是管理有疏忽?還是做事太輕率?如果你買這樣一家公司,還能簡單的根據市盈率去推算?老王去年賺了500萬,市場平均市盈率15倍,那么老王的市值就是7500萬?
且不說A股買不到市值如此之低的公司,即便有,賬也不能這么來算。公司的經營是動態的,而市盈率估值卻是相對靜態的,去年賺了500萬,今年一不小心踩個雷,被騙了上千萬也說不準。別以為我在講笑話。A股市場這樣的故事還真不少。
比如粵傳媒4.5億收購了一家廣告公司,為保證上市公司利益,還簽了對賭協議。結果呢,收購剛剛完成,就爆出公司涉嫌詐騙,廣告公司老板股權被凍結,對賭協議成了一紙空文,然后就演變成粵傳媒的巨虧!再比如,某上市酒企,公司銀行存款丟失...這樣的公司,您有什么脾氣?這些“爛公司”防不勝防。但也有一些股票,確實越爛越漲!
近期市場流行炒殼,越爛的公司,越有想象力。一汽轎車和一汽夏利三季報巨虧,沒關系,漲停!漲停了就可以講重組的故事。近期市場挖出來的四川雙馬,已經翻了好幾個跟頭。基本面好么?一塌糊涂,但是被IDG合伙人收購股權,引發圍觀群眾的猜想。
爛公司買了心里沒底,那么大家常說的藍籌,基本面總不算差吧,買了能賺錢吧?中石油,工農中建四大行總可以吧?從實際收益看,不言自明。一家公司的股票是漲是跌,影響因素太多。絕對不是1+1=2這么簡單,不過1+1真的等于2么?有數學家從自然界兔子的繁衍,推斷出來,1、1、2、3、5、8、13、21、34...斐波那契數列,如今也成為股市技術分析派的神奇數字,這又算什么呢?
那么炒股有沒有捷徑呢?其實是有的,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優化自己的投資理念,操作系統,提高獲勝的概率,并日復一日的走下去。當然,也有簡單點的方法,找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作者:巨豐投顧-丁臻宇)
------------------------------------------------------------------
風險提示:本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文章內容的版權皆為陜西巨豐投資資訊有限責任公司所有。
分享與轉載:任何組織或個人分享本網站內容,請務必以鏈接方式注明出處——巨豐投顧,請勿以任何形式修改內容(包括文字和圖片)。
凡注明'來源:巨豐投顧'的作品屬巨豐投顧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巨豐投顧。
未經書面允許,任何組織或個人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本文內容(包括文字、圖片及音視頻)用于任何商業用途或目的。預申請書面允許,可發送郵件至market@jfinf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