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 · 晝
岷山河谷深處居住著古氐族的后裔——白馬族人,這個獨特的民族崇拜日月山川、風雨雷電、萬物生靈, 他們遠離俗世的喧囂,如同生活在遠古的世紀一般,原始的面具,粗獷又優雅的舞蹈,以及傳唱千年的敬酒歌謠,構成了獨特的白馬文化。
攝影師牛恒立,年復一年的深入岷山河谷,深深被這里的生活所吸引,如同墜入了古老的神話世界。他用相機記錄這里的風情,也用膠片留下白馬人先祖的苦難與綿延的故事,形成一段段白馬人的記憶切片。牛恒立也用詩一般的語言,記錄了關于白馬,關于白馬文化,關于自己與白馬的攝影感受。
白
馬
·
晝
文/圖 牛恒立
岷山深處,白馬河谷。
山寨,榻板房,燕麥架,時光在這里仿佛停在了遠古。
溪水潺潺,林木青翠,野花遍地,這里遠離喧囂?;鹑ξ?,番鞋,五彩服,沙嘎帽,咂桿酒,這里恍若隔世。這里生活著一個獨特的民族, 他們崇拜日月山川、風雨雷電、萬物生靈, 他們是古氐族的后裔, 他們就是白馬人。
“池哥晝”、“麻晝”、“阿里改晝”、“甘晝”、“秋晝”,這些看似陌生的詞語,卻是白馬人的精神圖騰,驅邪逐鬼,祈禱安寧,它們承載著白馬人的先祖信仰?!皶儭?,白馬語“舞蹈”的意思。白馬人沒有文字,這些原始古樸的禮儀通過口授身傳傳承了下來。
白馬人,面具,粗獷又優雅的舞蹈,還有傳唱了千年的敬酒歌謠——仿佛天籟,和風一起飄吟在山谷……于是,他們,還有我,進入了白馬人的神性境地。相機,本是因著記錄風情而來,記錄他們敘說的先祖苦難與綿延的故事。可是,這一切,卻讓我在夢境般的游走中,凍結一個又一個時間與空間的片段——它們不再敘說,也無法連續,它們成了我心中白馬人的精神的記憶切片。
一年又一年,離開,回來,又離開……
歌謠,還在耳邊吟唱
大雪,漫天飛舞
腳步,漸行漸遠
山在那里,樹在那里,路在那里
心,也留在了那里
牛恒立 個人簡介
牛恒立,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中國民俗攝影協會碩學會員,美國職業攝影師協會會員,甘肅省攝影家協會理事,甘肅現代攝影學會理事,蘭州攝影藝術家聯合會副會長,侯登科紀實攝影獎理事,觀看藝術小組成員,蘭州享受陽光藝術機構總監。
獲獎
《年都乎人的於菟舞》獲中國民俗攝影協會第四屆“人類貢獻獎”傳統禮儀類文獻獎。
《自然的表現》入選中國攝影家協會麗水國際攝影大獎賽展覽,入選甘肅省第十六屆攝影展,同時榮獲甘肅省第一屆攝影奔馬獎二等獎。此攝影專題隨后在《攝影世界》、《中國攝影報》、《讀者》等雜志發表,并在中國攝影家協會網展出。
2013年8月,《互助土族儺祭——跳孛》獲第八屆“人類貢獻獎”傳統禮儀類紀錄獎。
展覽
2007年9月,《自然的表現》參加第七屆中國攝影藝術節暨第二屆中國三江源國際攝影節 。
2012年8月,《白馬 · 晝》參加第五屆中國三江源國際攝影節。
2012年12月,《白馬 · 晝》參加首屆中國鳳凰國際攝影雙年展。
2013年9月,《自然的表現》、《白馬 · 晝》參加甘肅省首屆收藏級攝影藝術作品展。
2014年9月19-25日,《失重》參加第14屆中國平遙國際攝影大展。
2014年10月,《白馬 · 晝》參加2014第二屆北京國際攝影周展覽。
2014年10月11-17日,《白馬 · 晝》參加2014上海國際攝影節邀請展。
2014年10月18-24日,《失重》參加2014觀看(甘肅)當代攝影展。
2014年11月,《白日夢》參加中國濟南國際攝影雙年展自我呈現單元展覽。
2015年8月5-10日,《白馬 · 晝》參加大理國際影會邀請展。
2015年8月5-10日,《尋隱》參加大理國際影會報名展。
2015年9月19-25日,《白馬 · 晝》參加中國平遙國際攝影大展。
策展
2013年9月,展現:甘肅省首屆收藏級攝影藝術作品展,甘肅蘭州。
2014年9月19-25日,暗自發光:2014 觀看(甘肅)當代攝影展,山西平遙。
2014年10月18-24日,暗自發光:2014 觀看(甘肅)當代攝影展,甘肅蘭州。
2015年9月19-25日,《象外之象》四人當代影像展,中國平遙國際攝影大展,山西平遙。
出版
2014年8月,主編《觀看NO.01》,中國視覺藝術出版社出版。
▲ “傳給雅昌”系列定制產品
“傳給雅昌”(www.artup.com)是國內最專業的在線影像輸出平臺,隸屬于雅昌文化集團?!皞鹘o雅昌”以“提升影像藝術價值”和“讓影像藝術之美走進每個人的生活”為使命,為專業攝影師及攝影愛好者提供數字個展、調圖設計、定制輸出、作品銷售等線上服務,助力攝影師一步跨入大師圈。
你是否也想將自己的攝影世界一一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