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里有一位老中醫,行醫數十載,一直在為鄉親們看病。
有一次,一位老人家,手指麻木已有六年之久,起初問題不是很嚴重,就沒有就醫。最近一段時間,手指像木頭一樣厚重,拿杯子杯子都會掉落。拿筷子筷子就更別說了。不得已,才在家人的陪同下前來治療。
老中醫把完脈,問藥童,跟隨我這么多年,也懂了不少,你覺得用什么方子好。
藥童說:“氣虛則麻,血虛則木”,用張仲景的黃芪桂枝五物湯的思路怎樣?
老中醫搖了搖頭,說:你說對了一半,黃芪桂枝五物湯治療尋常的麻木可以,但是,治療陳年老病必須要用其它辦法。
于是。老中醫開了一張方子。
白術、黃芪、黨參、當歸、川芎、烏梢蛇、桂枝、白芍、雞血藤、甘草。
這張方子就是中醫界鼎鼎有名的血痹湯。
麻木,這個問題,中醫很早就注意了,早在兩千多年前《金匱要略》里就有關于這方面的記載,當時叫“血痹”。
藥童說的用“黃芪桂枝五物湯”,就是金匱原文是這樣說的,用來治療血痹。
血痹湯等于是在黃芪桂枝五物湯的基礎上去掉了生姜和大棗,加入了白術、黨參、甘草、當歸、雞血藤、烏梢蛇和川芎。
中醫認為,氣虛則麻,血虛則木,通常來講,很難將麻和木完全區分開,往往麻木并存,所以,四肢麻木,其實就是氣血不足。當人氣虛、血虛的時候,人體會將氣血優先供給重要的器臟。肢體在人體的末端,在得不到氣血濡養的情況下,就會出現麻木、發涼感覺,這就在所難免了。為什么氣血不足?因為脾胃虛弱啊,脾胃來氣血生化之源。
我們在來看看老醫家開當時的方子。
血痹湯:黃芪30克,白術10克,烏梢蛇10克,黨參15克,雞血藤15克,川芎10克,當歸1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甘草6克。這里面,當歸和白芍這兩味藥是補血的。接著就是用白術、黃芪、黨參、甘草補氣,氣行則血行,我們身體里的血屬陰,天性好靜,它之所以在上下地循環流動,全是依賴氣的推動。這里面,黨參、黃芪、白術、甘草補氣的同時還能健脾。這樣一來,氣補足了,血補足了,氣血生化之源也養起來了。
緊接著干嘛呢?重點來了。就是用雞血藤、烏梢蛇、川芎,通經絡,患者,不是酸麻疼痛嗎?為什么要通經絡呢?其實,通經絡是為了血液更快的到達四肢,不會應為堵塞,讓氣血堵在半路上。雞血藤,它有通經絡的作用,而且它疏通血脈之中還帶補血。總之,雞血藤能通能補,很難找到比這個還好的藥。烏梢蛇,可以鉆到土里,鉆到草叢里,鉆到石頭縫里,有這樣的氣勢,什么樣的阻滯破不開?川芎,它能活血行氣,還能祛風止痛。三味藥一起,把氣血流通的道路打開來,讓氣血暢通無阻。最后在看看,桂枝,桂枝是肉桂樹枝頭,像人的四肢,向外舒展。桂枝生長,就像把氣血引到四肢來。這樣來看,血痹湯這個方子,就是祛除麻木的“殺手锏”,當然,如果你的情況不是很嚴重,建議先試試黃芪桂枝五物湯,養其真,順其性,身體自會慢慢協調起來。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