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魯鵬程
1.父母的教育觀念會影響孩子的成長方向。新時代的教育觀念應該是:“打好孩子德行基礎,培養孩子一技之長。”
2.怎樣愛孩子?“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出自《戰國策》中的名篇《觸龍說趙太后》。
如果真的愛孩子,就要為孩子做長遠打算,不要急功近利。不能看表面,要深入扎實得去學。要慎思、明辨、篤行。愛孩子需要有一個度,需要一個拿捏,過猶不及,溺愛是害。
3.父母要改變一個觀念,并不是現代的、時髦的就是好的,教育理念也是如此。
應該讓孩子從小就接受中華傳統文化的熏陶,讀傳統經典,并接受傳統的道德觀、價值觀的教育,樹立孩子可以安身立命的良好家風,代代傳承,永遠自重,以祖上有德為榮,也力爭讓祖上以有這樣好的后代而驕傲。
4.在某種程度上,父母的態度決定孩子的未來。不管是男孩女孩,應該以教養他會生活為主體,只有先會生活,才可能有能力再去做其他的事情,才能有獨立生存與生活的能力。
否則,就如某位鋼琴碩士所講的,“我長這么大,除了會彈鋼琴,其他什么都不會做”,豈不是到老都需要人伺候?這樣的教育又怎么能算得上是成功的呢?
5.教育的“教”字,左邊是孝,右邊是文,也就是先教孩子學孝,教他學做人,之后才教他學文,學知識。
正如《論語·學而》所講的:“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而這也是后來的《弟子規》的總敘部分的內容。可見,教育孩子是分次第的,不能亂了主次與本末。
6.堅實的道德基礎是任何一個時代培養孩子成才的關鍵!這是我們需要堅守的教育觀念。
7.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父母要有大格局。只有父母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才能使孩子在命運的大海中乘風破浪,勇往直前,達到人生幸福的彼岸。
魯鵬程,著有《好媽媽不吼不叫教育男孩100招》系列、《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媽媽怎么辦?》、《學好<弟子規>教出 好孩子》、《孩子優秀是教出來的》、《3歲叛逆期,媽媽怎么辦?》等家庭教育暢銷書,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