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咖加用戶:李索羅
Pt.2別克Velite 6、Pt.3特斯拉Model 3將會擇期發布,今天先來看看蔚來新上市的ES6。
(前情回顧:擁抱大趨勢Pt.1 —— 小鵬純電動汽車G3)
Model 3瘋狂節省成本的內飾,連個儀表都要斜眼看,各種高級真皮座椅的舒適性連新Polo都不見得打得過,隔音降噪也是湊合出來的,我看還是預算不夠。
如果36萬預算還不夠的話,那只好再加錢了,直接拿出50,這回總夠了吧?
1. 座椅和空間
前排座椅還不錯,靠背和坐墊的側向支撐都比較足,座椅表面偏硬,如果軟一些的話會更舒服。坐墊傾角可以調到一個非常夸張的角度,足以提供非常強的乘坐穩定性。坐墊長度也令人滿意,但是由于邊沿形狀的原因,坐上去以后感覺并沒有看起來那么長。靠背在腰部支撐上方有兩個不明突起,感覺不太舒服,后來發現是座椅按摩的一部分。
頭枕設計比較有意思,在一定程度上這個頭枕應該算是固定式頭枕。靠背角度比較傾斜時,頭枕位置會有些偏后。
調整頭枕時,與其說是調整頭枕高度,還不如說是調整頭枕前后位置,但基本上頭枕位置并不會造成舒適性上的問題。
坐墊雖然本身比較硬,但是兩側支撐的根部是比較軟的,這也導致了展車的真皮包裹看起來有些慘。
ES6后排空間并不小,但是其靠背角度對于這個級別來說就有些直了,肩部有些往前頂,頭枕的位置也靠前,靠背的設計很像目前大眾車的設計。并且有些讓人難以理解的是后排座椅居然不支持靠背角度調節,按理說都這個價位了,空間這么大,配個后排座椅手動調節不過分吧?
坐墊跟前排一樣硬,坐墊長度相比于其車身尺寸來說也僅僅是夠用而已,導致后排乘坐的穩定感遠不及前排。
前排座椅的坐姿已經比較夸張了,但后排的腿部空間卻似乎絲毫不受影響,好評。但是由于B柱的位置略微有些靠后,下車的便利性會稍微受一些影響。
后排地板純平,電車常規操作。
女王座,重要賣點,我個人覺得還比較舒服,圖片里的“男王”覺得腿托太硬了,時間長了小腿不舒服,總體上說和豐田的奧托曼座椅差距還是挺大的。
后備箱空間挺大。
地板也可以完全落下去。
但是有一個問題,隨車工具在這個下層的小蓋板下面,也就是說從里面拿東西要先抬起大蓋板,再用另一只手抬起小蓋板,然后就沒有手去拿里面的工具了,也是蠻有趣的。
前排有一個很大的儲物格,但我一直想不明白里面可以放什么,儲物格的底板位置很低,放紙巾或者其他小件根本夠不著,而且兩側的擋板也不高,還有可能從里面滾出來,放大件吧,后備箱和后排空間都那么大,放到哪不好?
2. 內飾和人機工程學
內飾氛圍看上去很豪華,中控屏的顯示效果也不錯,手機和水杯都有地方放。
方向盤位置好評,可以調地非常靠后。
但也有問題,在前面坐姿的情況下下車時轉向柱會擋住膝蓋,不過ES6應該配有舒適進出,設置完善后可能也不算是什么問題。
后排并不是獨立空調,溫度跟駕駛座走。
然后說說Nomi,好用不好用?明確說,一點也不好用。有多不好用?全程讓Nomi識別一個簡單指令,就是“把空調風量調到2擋”,第一次的時候沒識別出來,第二次按照員工的方式說出來但是仍然有偏差,第三次說出來的時候倒是完全識別對了,但是由于坐姿比較靠后,直接給我來了句“左后方乘客不可以調節空調”。
嗯……行吧。
中控好使不好使?不知道,給空調專門留了空間可以夸一下,其余的各家大屏中控也都大同小異,就算好用也好用不到哪去,過了吧。
但是說了這么多,還是不得不夸一下ES8的內飾氛圍,和Model 3要啥啥沒有的內飾相比,豪華感還是挺強烈的,好評一個。
3. 動力總成
ES6分為兩種模式,一種是6.9秒的“柔和”模式,另一種是4.7秒的運動模式,在兩種模式下勻加速和勻減速都很平順。
但是油門調校和剎車腳感都有明顯問題,先說油門,即使是在“柔和”模式下,電機動力輸出對于油門深度也過于敏感,兩者之間沒有延遲并且幾乎沒有過渡。這就會導致一個問題,比如中途加速時,從某一油門深度踩到更深的深度時會產生一次短暫同時能被明顯感覺到的推背感。說白了就是在你改變油門深度的這一小段時間內,動力輸出曲線幾乎是緊貼著油門踏板深度走的。沒錯,這樣動力來的更快,延遲更小,響應也隨之提升,但是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在踩油門加速時踩出期望中的加速曲線的,更何況油門踏板那十幾厘米行程下控制的是超過500匹馬力,想要平順的駕駛感受并不容易。
在運動模式下這個問題還會加劇,差評。
剎車也有問題,ES6的剎車初段腳感實在是太軟了,絕大多數剎車力都集中在后半段,每次減速都要先踩過一段幾乎沒什么用的行程,體驗并不好。另外(這)也導致了在路口等紅燈時如果想要使用Autohold功能的話需要用力深踩剎車,對于我個人而言,如果低頭看儀表的話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概率使用失敗,為了保證安全,每次激活Autohold都需要非常用力地把剎車踩到底,體驗極差。
4. 懸架系統(日常行駛感受)
除了最低配之外,ES6是采用了大陸公司的空氣避震并且支持懸架高度調節,同時其也包含在質保范圍內。在6.9秒模式下可以選擇低中高三個懸架高度,懸架抬升和降低的速度也不錯。在4.7秒模式下ES6的懸架必須綁定最低高度,此時對于小震動的過濾就已經比較生硬了,在面對大震動時車身難免會跟著路面形狀走。過大的車身動作還會影響駕駛員踩有門的深度(油門本身阻尼和反饋力都比較小),而過于靈敏的油門又會使得功率輸出出現波動,進一步降低舒適感。
6.9秒模式體驗時間較短,主觀感覺其對于小震動的處理有所改善,但整套底盤的高級感仍然比較差,簡單形容就是在連續不平路面上駕駛時會感覺比較顛。
方向盤手感不好形容,感覺阻尼和回正力矩匹配的還可以,但是不知為何知道為什么感覺指向精準度比較差,車身跟隨性表現一般,但考慮到這是一臺自重超過兩噸并且采用空氣懸架的長軸距SUV,這個表現也算是合理,但并不優秀。
5. 隔音
電車廠商都喜歡說自己的車多么多么安靜,但是到目前為止我還沒見過哪臺電動車在隔音上能做到出類拔萃的。
ES6的問題是路噪偏大,在低底盤高度時尤為明顯,升高底盤后感覺能稍微安靜一點,但其實稍微大一點的震動就會產生路躁,并不能根除問題。
另外是電機的聲音,ES6的電機聲音似乎產生于車機正前方,聲音類似于哮喘時的呼吸不暢,并不好聽,似乎功率超過30千瓦就比較明顯了,這也是之前在其他電動車上沒有出現過的,或者說其他電動車的聲音都稍微好聽一些或者不那么明顯。
但是ES6的隔音還是有一些在其它電動車上不具備的優勢的,首先是靜止狀態下的隔音,一坐進去就能明顯感覺到比其他電動車好(包括特斯拉的部分車型)。據說是前排采用了三面夾膠玻璃,也算是下了本了。
另外胎噪處理的也很好,試駕車搭載同款20寸輪轂,輪胎采用的也是非防爆胎,幾乎要把車速拉到高速公路巡航速度時才能注意到胎噪,平時市區駕駛是幾乎聽不見的。據說四個輪拱都做了隔音處理,并且輪胎內部也有吸音材料,這點要明確提出表揚。
但這也引出來另外一個問題,ES6并沒有備胎,并且也沒有補胎包,當我問爆胎了怎么辦時,對方的答復是依靠服務來解決……
我還能說啥?板車______唄(攤手)。
6. 總結
ES6怎么樣?要我說,單論靜態設計,無論是座椅和內飾都已經非常好了,但是動態表現是真的不行,尤其是油門剎車踏板的標定。隔音從總體上來說比Model 3要好,但是拿價位來看表現仍然比較雞肋,這要是放到一臺燃油車上絕對是不及格的表現,更何況這個價位的燃油車發動機噪音隔絕一般來講都還不錯,拿沒有發動機當安靜的證據還是有些不合適,畢竟電機也不見得有多安靜。
但是起碼不會在按喇叭的時候吵著自己,也算是對得起觀眾了吧。
最后給大家看一下我選裝出來的ES6,裸車是性能版,標配輪轂有點丑,我選了個人認為樣子最好看的一個,碰巧也是最便宜的一個;女王副駕還是得有,畢竟比標準座椅強不少;大容量電池也肯定得有,具體為啥就不多說了。舒享套裝是前后排座椅加熱和前排座椅通風,這是在中國絕大多數地區夏天都用得上的配置;另外并沒有選裝Nomi,這玩意實在是有點智障。最后裸車價47萬。
真不便宜啊。
單論表現的話我其實也不是很滿意,看來錢還是沒有到位,下次找個更貴的,看看電動車到底能不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