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農村人生活水平不斷的提升,大家享受著更完善的基礎設施福利,住上了更寬敞的樓房中,出行上也用上了小轎車為代步工具。
看似大家的日子轉變很多,可農村的亂象卻在加劇中,讓很多農民愁苦不已。比如說彩禮的分期風氣在鄉村中蔓延,丈母娘怕女婿一時拿不出彩禮,選擇了分期方式,很多人在婚后還需要償還這筆錢。
生活的壓力在無形中增加,白事中的攀比風氣也在增加,大操大辦不說,低俗表演也讓人不適應。
近年來,農村興起一大怪象,幾乎每個村都有,農民卻習以為常,這是咋回事?
在過去,親情一直被農民重視,雖說一年見不到幾次,但每次見面都會格外的親切,總有著很多的話要說,每次家里有什么難題,都會和親戚訴苦。如今的人們生活好了,農村中的“斷親”現象卻在蔓延,并不能理解,老農卻不感覺奇怪,主要有這些原因。
在農村中,親情的傳承依靠的是血緣關系,三代內的親情最濃,超過3代感情就會變得生疏,等到老人離世后,下面的小輩就不會再來往。
其實這也很正常,親情本身就是建立在血親之上,老一輩本就是兄弟姐妹關系,所以關系比較融洽。表兄弟之間的情感還是看老人的走動,長輩去世之后,親情就會斷開。
過去農村人在家里務農,很少會有人在外面打工,沒事的時候就會走親訪友,增進彼此的感情。隨著農民的進城打工,親戚之間的交流少了很多,一年才能見面一次,相互間的情感也不是那么親密。
在事業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向,親戚之間如果不是從事著同一類工作,見面后反而不知道該說啥。交流的次數少了,時間長了就不在聯系。
隨著收入的逐年增加,很多人在城市里購買了房屋,全家人也搬到了城市里居住,過年的時候也都會留在城市里生活。
原本親戚一年還可以見上幾次面,但隨著進城定居后,反而多年都不會聯系,親情只能被迫斷開。
其實城里的斷親現象也很多,只是城里多半是獨生子女,沒有太多的親戚,所以并不是那么明顯。在農村中,七大姑八大姨,斷親潮的出現也就很好解釋了。農民朋友,你們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