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宇胡事件引發全民關注這場悲劇讓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再次引人深思北京兒童醫院和央視網均在其官方微博發布了如何識別孩子自殺傾向的危險信號1孩子是否出現精神或心理問題?北京兒童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王芳稱,一是通過橫向比較,如果發現一個孩子的很多行為和別人不一樣,同時這些行為對他造成了明顯的負面影響,需引起家長關注;二是縱向比較,如孩子原來很開朗活潑,現在卻變得沉默寡言,這種負向的變化也值得家長關注。2是青春期叛逆還是抑郁癥?北京兒童醫院精神科主任崔永華稱,父母的教養方式不良、家庭不和睦、父母離婚或是父母的性格比較焦慮抑郁,都可能會影響孩子的情緒。重度抑郁的青少年容易有自殺傾向,但還沒發展到重度抑郁癥階段時,會表現出來一些癥狀。 抑郁癥前期會有一些情緒和行為的改變,如易怒或經常和父母、老師對抗;逐漸對很多事喪失興趣,包括不愿意寫作業上學,由此導致逃學、每天沉迷于網絡游戲,夜不歸宿、離家出走等。這些行為和青春期的叛逆很相似,很多家長都不覺得孩子得病了,如何區分二者呢?一個很重要的標志是,是否影響社會功能。一般孩子的叛逆會偶爾和父母吵架等,都是很正常的,但都不會耽誤學習和生活。3哪些異常信號是孩子在求救?青少年本身處于叛逆期,學業壓力、親子矛盾等引發的心理沖突已成為學生群體普遍問題。學校和家庭若未及時引導,反而采取了偏激的教育方式,更容易適得其反。 值得關注的是青少年出現這八大信號,可能是在發出求救:搜索信息、網絡宣泄、情緒反常、悲觀傾向、興趣降低、近期頻繁遇到重大危機、整理東西、長期高壓愿每個孩子都能被“看見”“聽到”類似鑫宇胡的悲劇不再發生2023年《中國婦女報》《中國婦運》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責編/陳曉冰審簽/一帆監制/志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