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建軍節前夕,一部軍事題材的電影刷爆網絡,就是吳京自導自演的《戰狼2》。雖然有《戰狼》珠玉在前,這部續集電影在上映前被普遍看好,但是,如此火爆的票房表現仍然出人意料。
《戰狼2》上周四上映后,4小時票房破億,28小時突破3億,85小時沖破10億大關,全面刷新華語影片新紀錄。與此同時,《戰狼2》首周末票房擊敗了歐美大熱的《敦刻爾克》,登頂全球票房第一。
不止是票房,《戰狼2》也收獲了不錯的口碑,貓眼評分9.7,創造了華語電影的新高,豆瓣評分也穩定在7.5。
在好口碑的推動下,《戰狼2》本周繼續保持超強勢頭,即使在非休息日的周一周二,票房仍然維持在2.5億以上,令人嘆為觀止。按照如此勢頭,本片票房突破20億已成定局,沖擊《美人魚》創造的33億元的中國電影票房記錄也大有希望。
這兩年電影市場不景氣,業內關于市場拐點到來的聲音此起彼伏。但是大師兄一直認為,民眾對優質電影特別是優質國產電影的需求其實遠超業內想像,關鍵是像樣的東西實在太少了。電影市場佳作匱乏的環境下,一旦出現精品內容,市場回報將遠超人們想像。
作為參與保底發行的兩家公司之一,A股上市公司北京文化無疑是票房盛宴的大贏家。
7月31日,北京文化一字漲停,報收16.5元/股。晚間,北京文化發布公告披露《戰狼2》累計票房情況。公司董秘陳晨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戰狼2》2億多的總投資中,我們只投了500多萬。保底發行的投入為1.4億元。若票房達到20億元,公司投資的凈利潤將達到7000-8000萬元。”
8月前兩個交易日,北京文化繼續大漲。數據顯示,自《戰狼2》7月27日上映以來,北京文化股價自13.54元/股上漲至8月2日收盤時的19.11元/股,漲幅超40%。按照公司7.26億總股本計算,市值增長逾40億元,公司目前總市值達140億。
受益的當然遠不止這幾家公司,參與《戰狼2》這場盛宴的賓客眾多,一共有14家出品方和7家發行方。不僅吸引了登峰國際以及春秋時代幾家“老”出品方,還包括萬達影業、博納影業等多家“新面孔”。而沒有直接在《戰狼2》參與方現身的光線傳媒,也在與投資者互動中表示了和該電影的相關性。
在電影市場如此寥落的環境下,《戰狼2》的各家投資方當真押對了寶。
電影產業鏈包含了出品、發行、影院和院線四個環節,出品方負責電影的投資和拍攝制作、發行方負責宣傳推廣、影院負責電影放映、院線負責影院管理。一部電影的票房收益,主要就是由這幾家來分。當然,上交給政府的稅收和管理方面的費用,也是少不了的。
下面以影片取得 10000元票房收入為例進行分賬計算 :
① 國家電影發展專項基金—— 分5%,即10000*5%=500元
② 營業稅金及附加—— 分3.3%,即10000*3.3%=330元
以上兩項支出后剩余 9170元,這部分為電影產業鏈分賬基數(總票房91.7%)=凈票房
③ 影院+院線方—— 按凈票房*57%分賬,依實際情況而定:9170元*57%=5226.9元
④ 中數代理費——一般為凈票房*(1-3%)作為發行代理費:9170元*3%=275元
(票房0.5億內3%、票房0.5-3億2%、票房3-6億1%,票房6億以上不收費)
綜上,制片方(含發行方)所得為9170元-(57%+3%)*9170,這也是其凈票房分賬收入
⑤ 制片方(含發行方)——按凈票房*(40-43%)分賬:9170元*40%=3668元
⑥ 發行代理費——一般為制片方收入票房10%,即3668元*10%=366.8元
(一般收取制片方票房分賬 5%-15%,即凈票房*2-6%)
綜上,制片方實際分賬為(假設票房成績為X)
(1-5%-3.3%)* X * (1-57%-3%)(1-10%)= 33% * X
⑦ 制片方實際票房分賬收入:3300元
也就是對于制片方來說,總票房*33% ≥ 制片成片,才能保證收支平衡。
這樣算來,如果《戰狼2》能突破33億的中國電影票房記錄,出品方的收益將超過8億元。
對參與保底發行的北京文化來講,一旦《戰狼2》票房創造歷史,按照之前和片方簽訂的保底協議,公司獲得的票房分成和發行收入將帶來超過1億元凈利潤。而根據北京文化7月13日公布的業績預告,上半年歸屬上市公司的凈利潤只有3700萬-4000萬元,可想而知,這部電影給公司帶來的影響有多大!
一部電影或電視劇捧紅背后的上市公司的案例并不少見,例如電影《泰囧》上映后,光線傳媒股價一路飄紅,在近一個月內大漲了81%;受益于《大圣歸來》票房火爆,投資方鹿港科技股價連續收獲5個漲停板;電視劇《花千骨》的熱播也捧紅了禾欣股份,公司股價10天收獲9個漲停。
從過往經驗來看,上市公司因為某部影視劇大賣而短期出現重大投資機會,普通投資者一般有兩個合適的參與階段:
第一個階段:上映前,買預期。通過公開信息,我們可以提前獲知某部重要影視劇的上映時間,并了解到跟該影視劇有重要關聯的上市公司,在股票處于相對低位時提前介入。例如《速度與激情7》上映前,院線龍頭萬達院線一個月內實現翻倍行情,《港囧》上映前,最大投資方光線傳媒一個月大漲近80%。
第二個階段:上映后,買超預期。大片上映后,相關概念股短期能不能獲得較好的行情,不在于票房的絕對值,而在于是否超預期。《戰狼2》之所以帶動北京文化大漲,正是因為票房大超預期。誰也沒有想到,一部幾乎沒有流量明星的電影,竟然能獲得如此好的成績。此前的《泰囧》和《大圣歸來》,也正是因為超預期的票房表現,才在上映后引爆概念股的大漲。與之相反,《美人魚》和《速度與激情8》雖然也獲了很好的票房,但是由于在市場預期之內,所以上映后并沒有帶動相關概念股的大漲行情。
如何快速地判斷影片能否取得超預期收益,最好的方式當然是第一時間去觀影驗片,除此之外通過評分網站的數據也可以得出大致的判斷。
對了,《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今天也要上映了。對于擁有大量粉絲的流量電影來講,前期的爆發力一般較強,后續發展如何,就要看口碑了!不容樂觀的是,在《戰狼2》的強勢碾壓下,該片的排片估計也會受到影響,至于能不能完成跟光線傳媒達成的8億保底任務,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