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又被稱為“第四高”,已嚴重影響人類生命健康。
尿酸,是嘌呤的代謝產物。
正常情況下,人體內的尿酸,生成量與排泄量相當,使機體處于平衡狀態。
男性血尿酸值為149~416μmol/L ,女性血尿酸值為89~357μmol/L。
一旦血液中尿酸超過420μmol/L,就定義為高尿酸血癥,也就是高尿酸。
一旦查出尿酸高,需謹防4大并發癥
每當提起尿酸高,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痛風。
其實,除了痛風以外,高尿酸還會誘發其他的并發癥,危害健康。
因此,查出尿酸高的人,生活中,需格外警惕下面4大并發癥。
01:痛風
當尿酸在體內累積到一定程度,會形成結晶鹽,導致痛風。
痛風往往在夜間發生,突然關節劇痛,被疼醒,往往是從大腳趾,跖趾關節,開始紅腫熱痛,似足浸于冰水之中,激寒之處又似灼燒,疼痛所及之處,敏感異常。
約10%左右的高尿酸會誘發痛風,一旦出現痛風,需高度警惕痛風性腎病。
02:動脈硬化
一旦人體內的尿酸超標,長時間堆積在體內,便容易形成尿酸結晶鹽。
尿酸結晶鹽,很有可能會直接沉積于動脈血管壁,損傷動脈內膜,刺激血管內皮細胞增生,致使血脂在管壁沉積,導致動脈硬化。
因此,尿酸高的人要警惕動脈硬化,以免誘發心絞痛、心梗、腦卒中等。
03:糖尿病
美國的一項研究發現,血液尿酸水平,每增高 60 μmol/ L,新發糖尿病的風險會增加 18%。
這是因為,一旦尿酸升高,就會降低人體對葡萄糖的利用,影響胰島素的正常發揮,進而導致血糖上升。
因此,查出尿酸高的人,還要注意血糖的變化,切莫忽視。
04:腎結石、腎衰竭等腎病
要知道,人體內的尿酸,2/3是通過腎臟來代謝的。
一旦大量尿酸沉積在腎臟中,就容易導致腎結石,出現腎絞痛、血尿等,引起痛風性腎病。
腎臟受損,又會進一步影響尿酸排泄,進入惡性循環,甚至誘發腎衰竭。
高尿酸導致的腎病中,男性高于女性,男性高尿酸者,要格外注意。
尿酸高的人,常喝三種水,謹記“四句話”,減少并發癥,更健康
尿酸高的人,常喝三種水,促進尿酸排泄
第一種:白開水
白開水,是尿酸高的人最佳選擇之一。
多喝水,可促進排尿,進而促進尿酸隨著尿液排出體外。
此外,多喝水,還可稀釋體內尿酸,減少尿酸鹽的形成,助力健康。
所以,尿酸高,一定要多喝水,每天飲水量,至少應該達到2000ml。
第二種:植物茶水
用一些利尿小植物,泡水代茶飲,亦可促進尿酸排泄。
金蘭菊葉茶,泡水喝,可降低尿酸,減少痛風發作次數,是不錯選擇。
金蘭菊是從歐洲引入國內的一種“藥食兩用”食材,后被《藥典》錄入。
中醫認為,金蘭菊,有清肝利膽,利尿消腫之效,藥用價值高。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金蘭菊的有效成分,可抑制尿酸合成過程中酶的作用,減少尿酸的合成,可以顯著降低,高甘油三酯血癥并高尿酸,對尿酸和高甘油三酯血癥,均有降低作用,作用持久穩定。
此外,還可改善,由高嘌呤飲食,所引發的高尿酸血癥及腹型肥胖,并綜合調節脂、糖、尿酸交互紊亂的作用,減少痛風的發作次數。
第三種:蘇打水
天然的蘇打水,也是尿酸高者的好選擇。
當尿液pH值增高時,尿酸的溶解度,也會隨之增加,有助于減少尿酸結石的形成,促進尿酸被稀釋排出。
注意,是天然蘇打水,不是加入碳酸氣制成的水。
尿酸高的人,謹記“四句話”,減少并發癥
第一句:
多喝水,不憋尿
多喝水,是為了促進排尿,因此,一定不要憋尿。
很多人,會不經意的形成“憋尿”的習慣,如:
早上不愛起床,先憋一會;看視頻、打游戲“關鍵”時刻,也先憋一會。
然而,一旦憋尿,導致尿液滯留,尿酸無法及時排泄,會加重對腎臟的損害。
久而久之,尿酸會以尿酸鹽的形式析出,易沉積在腎臟,誘發腎臟病變,增大慢性腎衰竭的風險。
所以,尿酸高的你,一定要記住,不要“憋尿”。
第二句:控體重,莫超胖
研究顯示,肥胖會抑制胰島素的分泌,限制嘌呤的排出,不利于尿酸代謝。
因此,尿酸高的人,要注意控制體重,保持正常體重,不要過于肥胖。
但要注意的是,不能節食減肥,或者是不吃主食,以免使體內產生過多的酮酸,同時,增加尿液酸度,影響尿酸的排出,反而不利于控制尿酸。
所以,管住嘴,控體重,是要適當鍛煉,而不是節食減肥。
第三句:遠酒飲,不貪杯
一旦查出尿酸高,你基本上就和酒飲“告別”了。
因此,酒精,是尿酸的催化劑,不僅會導致體內尿酸升高,還可能阻礙尿酸排泄,增加誘發痛風等風險。
不論是啤酒,還是紅酒、白酒,任何含有酒精的飲品,都應該遠離。
第四句:不熬夜,不久坐
熬夜,易導致身體的內分泌失調,從而引起體內嘌呤物質的新陳代謝出現紊亂,最終造成體內的尿酸無法及時排出,對尿酸有一定影響的。
因此,想要很好的控制尿酸,一定不要熬夜,保證良好規律的睡眠。
此外,有研究顯示,每天久坐時間超過8小時者,痛風發作概率會大大提高。
長期久坐,對身體危害很大,會導致身體水鈉滯留,易引發水腫而導致血流不暢,影響尿酸的代謝和排出。
因此,控制尿酸,還要注減少久坐,適當增加一些有氧運動。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麻煩聯系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