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酌怡情,豪飲傷身。
長期大量喝酒,對身體危害巨大,尤其是肝臟。
經常喝酒的人,罹患肝癌的幾率,比不喝酒者大很多。
酒,是一把雙刃劍,既能傷身也能損命。
長期喝酒,約75%會發生脂肪肝,40%發生酒精性肝炎,8%-29%發生肝硬化。
最新研究發現:每天僅喝三杯酒,就足以導致肝癌。每多飲用10克酒精,患肝癌的風險就會增加約4%。
那么,經常喝酒的人,該如何判斷自己肝臟的好壞呢?
經常喝酒的人,身上沒有2種痣,說明肝臟還算健康
1:蜘蛛痣
蜘蛛痣,是肝病的一種表現。
研究發現,有蜘蛛痣的人,85%有肝臟組織病變,其中,30%為肝硬化。
蜘蛛痣,通常情況下,在人臉部,頸部,胸部等,毛細血管密集的地方,比較容易出現。
肝臟發生病變,會導致肝功能受損,雌激素就會積蓄在體內,導致毛細血管擴張,進而形成了蜘蛛痣。
蜘蛛痣,對于診斷肝病變,有較大的參考意義。
一旦發現身上出現“蜘蛛痣”,或者蜘蛛痣數量增多、增大,一定要及時去醫院檢查,切莫忽視。
2:血痣
肝臟受到損害,就會導致雌激素滅活能力下降,就會出現血痣。
血痣,其形初起色紅如痣,漸大如豆,揩之血流。
通常見于軀干以上部位,尤以面、頸和手部多見。
血痣,也提示脂肪痰濕的積滯,易發生脂肪肝,肝硬化,膽囊炎。
血痣多見于脂肪肝,慢性肝炎的病人。
此外,身體出現下面幾個異常,說明不能再繼續喝酒了
1、酒量突然下降
酒量不錯的人,突然間酒量變得非常差,喝一點就感覺“醉了”,這種表現,就是在提示你肝臟功能下降,肝受損了。
肝受損,肝臟不能完全分解酒精代謝物乙醛,導致“醉酒”的感覺越來越明顯,這個時候,你就不能在繼續喝酒了!
2、食欲不振
喝酒,容易導致酒精肝,其早期癥狀,表現為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等。出
酒精還會損傷人的味蕾,影響感官功能,再加上損傷胃黏膜,進而影響食欲。
所以,經常喝酒的人,出現食欲不振的情況,一定要小心肝臟健康。
3、有出血傾向
喝酒的你,如果,經常早起刷牙時,容易牙齦出血,甚至經常流鼻血,皮膚也會出現現瘀斑、出血點等。
此時,一定要警惕肝臟受損,導致肝臟合成凝血因子,和凝血酶能力下降,加上脾功能亢進,導致血小板變少,便會引起易出血的情況。
一旦出現這類情況,不能再繼續喝酒了,及時檢查肝臟健康。
喝酒者,日常養肝,謹記“四步走”:
第一步:以茶養肝,多喝護肝茶
多喝點茶水,可促進排毒,減少肝臟負擔,有益肝臟健康。
用一些護肝小植物,泡水代茶飲,對于肝臟健康,大有益處。
婆婆丁山刺玫茶,泡水喝,可提高肝臟解毒能力,還可疏肝解郁。
婆婆丁,藥食兩用,隨處可見,擅長排肝毒,是保護肝臟不錯的小植物。
中醫認為,婆婆丁入肝、胃二經,擅長排肝毒,跟乳薊的功能不相上下,都是最常用在需要去肝毒者身上,用其泡水喝,可提高肝臟解毒能力。
此外,婆婆丁,還可以降肝火,改善口干苦,目赤紅腫等。
山刺玫花,是一種野生小玫瑰,性質溫和,香氣濃郁,藥用價值高,用其泡水,可疏肝解郁,理氣排郁,滋養心肝血脈。
兩種搭配在一起,泡水代茶飲,排肝毒,提高肝臟解毒能力,還可疏肝理氣,養護肝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第二步:食療養肝,多吃綠色
五色入五臟,綠色入肝。
多吃綠色食物,有利于肝氣的循環和代謝,促進肝臟排毒,舒緩肝郁。
西蘭花,含有豐富的植物營養素、黃酮類化合物、類胡蘿卜素、蘿卜硫素和吲哚等活性物質,能幫助肝臟分解各類化學毒素,增強肝臟的解毒能力。
菠菜,含微量元素物質,能促進人體新陳代謝,有助于肝臟排毒,減輕肝臟負擔。
茼蒿,含有特殊香味的揮發油,可行肝氣,疏肝理氣。
第三步:以笑養肝,理氣解郁
肝主疏泄,情緒對于肝臟健康,尤為重要。
肝,喜條達,惡抑郁,不良情緒,會給肝臟“添堵”。
一旦,經常生氣,抑郁等,容易導致肝氣郁結,誘發各類疾病。
而保持一份良好的心情,則可理氣解郁,有助于肝氣抒發,保護肝臟健康。
因此,生活中,經常笑一笑,減少悶氣,避免暴躁發火等,有益肝臟健康。
第四步:
以動養肝,強健肝臟
養肝要多動,促進身體代謝。
進行適量的運動,能更好地適應機體內陽氣的變化,清除體內的毒素。
此外,運動,也是消除焦慮的好方式,還可強健肝臟,促進人體排毒。
但養肝不宜劇烈運動,以中強度運動為好,比如慢跑、打羽毛球、游泳等。
散步,相對于其他運動要安全得多,每跨出一步,腳底所受的沖擊只有跑步的1/3左右,是最適合肝臟病人保養肝臟的一項運動。
散步的最佳時間是在晚飯1小時以后,大概在19?21點,人體的各項機能處于比較平穩的狀態,全身血液分配均衡,最適合散步。
最后,閑來無事,做做養肝小動作
1、拉伸
經常拉伸兩側,有利于疏通肝膽經絡,助力肝臟健康。
站立,雙手合十,舉過頭頂,手臂伸直,緊貼雙耳,腰往左側彎到極限,感覺整個脊椎向左側拉伸。
保持這個伸展的姿勢15秒,放松,再換到右側,同樣保持15秒鐘。
2、推肋
經常推搓兩肋,有利于抒發肝氣,助于肝經的氣血運行,保護肝臟健康。
雙手,分別置于胸部兩側,一手向前一手向后,相對來回搓摩,一去一回計1次,共做30次。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麻煩聯系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