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歲的孟女士,躺在病床上,回想起來,感到后怕。
一天前,孟女士打牌時,突然暈倒了,送到醫院,是突發腦出血。
當腦外科醫生,打開她的顱腔時,大為震驚。
因為,她腦內血液,黏稠得像化開的冰淇淋,顏色呈粉白色,極不正常。
經過2個小時的搶救后,命算是保住了,好在送醫及時,再晚一點,后果不堪設想......
但是,醫生很是好奇,為何年紀輕輕,血液情況如此差呢?
后來,醫生了解,孟女士發病前,正在打麻將。
而孟女士打牌時,愛喝飲料,每次打牌,都要喝好2-3瓶。
平時在家的時候,孟女士也喜歡喝飲料,尤其夏天,冰箱里都是冰鎮的飲料。
孟女士平時不怎么喝水,靠飲料來解渴的,卻不知,導致了“三高”而不自知,為腦出血埋下了禍根。
勸告:喝飲料的習慣要改掉
飲料中,含有大量的糖分,攝入過多糖分,會增加碳水化合物的來源。
碳水化合物本身,又可以直接轉化為內源性甘油三酯,導致血粘稠度增加。
長期喝飲料,還會導致肥胖,血液也更容易粘稠,增加了腦出血的發病幾率。
愛喝飲料的人,一定要改掉,不要長期大量喝飲料,更不能拿飲料當水喝。
夏季,腦出血高發,需格外警惕
炎熱的夏季,當氣溫升高至33℃時,發生腦出血的危險性明顯上升。
氣溫升高會導致出汗增多、血液變得黏稠、血流阻力加大、心率加快,造成腦部小動脈壁壓力增大,進而誘發腦出血。
此外,炎熱的天氣,人們也容易煩躁不安,會影響休息等,也會增加腦出血的風險。
因此,夏季,更要警惕腦出血的發生,尤其是“三高”的人,切莫忽視。
腦血管“崩潰”前的10個信號,切莫忽視
1、眩暈明顯,突然感到天旋地轉,站不穩,抬腳費力,甚至摔倒在地上。
2、劇烈頭痛,開始斷斷續續的頭痛,后來轉化為持續性頭痛。
3、一側麻木,面部、胳膊、手指的麻木,特別是無名指。
4、眼前蒙黑,一過性的眼前蒙黑,或一只眼睛視物不清,看東西模糊。
5、白天嗜睡,非常疲憊、睡不夠的感覺。
6、經常嗆咳,在喝水,或進食的過程中,莫名的出現嗆咳。
7、哈欠連天,不分時間、地點而情不自禁的打哈欠。
8、舌根發硬,突然舌頭根部僵硬,舌頭膨大,說不清楚話,吞咽困難。
9、握力下降,手臂突然失去握力,拿東西會掉在地上。
10、常流鼻血,高血壓者,經常流鼻血,半年內很有可能出現腦溢血。
夏季,預防腦溢血,謹記“三多四少”
1:多飲茶
多飲茶,補充水分,可稀釋血液,減少血液粘稠度,降低中風的發生。
用華花苗、荷葉、小葉苦丁,混搭成 華花苗苦丁茶,泡水代茶飲即可。
荷葉,含有黃酮和生物堿類,可降低總膽固醇和生甘油三酯,降低全血比粘度、紅細胞壓積,從而改善血液粘稠狀態,降脂降壓,預防血栓的形成。
小葉苦丁,可以增加心肌供血、抗動脈粥樣硬化,還可以清熱散風,可以降低血壓,對高血壓者有很大的好處。
華花苗水提物,可降低血清三酰甘油,有效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有助于改善血脂健康,助力心血管健康。
三者搭配在一起,做杯代茶飲,可以促進身體排毒,降脂、降壓、改善血粘稠,穩定血壓,保護血管健康。
2:多降壓
高血壓,是腦出血最主要的獨立危險因素。
血壓高的人,一定要穩定血壓,控制好降壓藥的使用。
血壓高的人到夏天一量發現血壓偏低,正常了,挺高興的,就不吃降壓藥了。
然而,這樣做危害較大,不穩定的血壓,容易導致腦出血、腦梗的發生。
雖然,夏季,會導致血壓偏低,但是否停用降壓藥,需遵醫囑!
3:多運動
夏季,雖然天氣炎熱,但也要進行適當的運動。
走路,尤其是快速行走,有益于改善血脂健康,減少腦出血風險。
研究證實:飽餐之前,短時間的快速行走,可有效消除人體內的多余血脂。
餐前快步行走,所消耗的能量,大部分是存在于血液中的脂肪。
每天,連續行走3千步,然后零星累積7千步,是最佳運動方式。
堅持3個月以上的持續運動,會有比較顯著的降血脂之效。
4:少喝酒
夏季,很多人喜歡喝點小酒,尤其是冰鎮的啤酒。
然而,喝酒的人心跳加快,血壓升高,一旦腦血管破裂,就會出現腦出血。
夏季要注意少喝酒,尤其是冰鎮的啤酒,容易刺激血管收縮,損害健康。
5:少油膩
飲食上,要格外注意,少吃油膩的食物,要清淡一點。
過多油膩的食物,會導致血脂異常,血液粘稠度增加,增加腦出血風險。
6:少熬夜
長期熬夜、睡眠不足,是加速腦出血的危險因素。
人在熬夜時,身體處于應激狀態,會促使腎上腺素等激素大量分泌,從而引起血管收縮異常,血液流速變慢,增加血管破裂的風險。
并且,長期熬夜,可直接誘發腦中風。
要想預防腦出血,應保證良好的睡眠,每晚7小時左右為宜。
7:少久坐
久坐后,突然起身,導致腦梗、腦出血的病例,屢見不鮮。
長期久坐的人,血液循環會減緩,血液黏稠度增高,導致心肌收縮乏力,長期久坐的人,患腦溢血、腦梗的可能性大大升高。
所以,夏天一定要注意,避免久坐,每坐45分鐘,起來活動一下。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麻煩聯系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