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痛風,來去如風。
一旦發作,讓人撕心裂肺、痛不欲生。
那么,痛風,是如何發生的?為何痛風的人越來越多?
痛風,是如何發生的呢?
首先,體內的血尿酸水平升高,而代謝出現問題,不能及時排出尿酸。
然后,多余的尿酸,在體內堆積,然后飽和析出,形成尿酸結晶鹽。
最后,尿酸結晶體,在體內不斷積累,堆積在關節處,就會蛻變為痛風石。
大多數痛風,發生在夜間,首部位,常是大腳趾,關節紅腫,灼熱發脹,幾天或數周內,會自己消失。
此后,隨著次數增加,疼痛天數延長,疼痛部位,除了大腳趾,逐漸波及到指、趾、腕、踝、膝關節等全身關節。
為何,痛風的人,越來越多?這4大習慣不改,尿酸易“超標”
尿酸高,是導致痛風的“元兇”。
而一些不良習慣,則是導致尿酸超標的原因。
習慣一:喝啤酒,吃海鮮
喝啤酒,吃海鮮,是很多人喜愛的方式。
然而,這樣只是爽快了嘴巴,損害了健康。
酒精,是尿酸的催化劑,還會阻礙尿酸排泄。
海鮮,多數屬于高嘌呤食物,含有較多的嘌呤。
二者一起,會導致體內尿酸升高,易誘發急性痛風。
因此,平時喝酒的你,下酒菜,就好選擇嘌呤含量低的食物。
習慣二:飲料“代替”水
現代人,喜歡喝飲料,甚至用飲料代替白開水解渴。
但是,長期大量喝飲料,也會誘發痛風的發生,不可忽視。
長期喝飲料,容易引起鈣的代謝變化,易引起腎結石,損害腎臟健康。
而尿酸的排泄,注意是依靠腎臟,一旦腎臟受損,影響尿酸排泄,則易誘發痛風。
此外,飲料中,多含有較高的糖分,容易在體內代謝成尿酸,導致尿酸升高。
哥倫比亞大學,和哈佛醫學院,對4.6萬名,40歲以上,無痛風史的男性,進行了12年的跟蹤調查發現:
每天喝2~3罐飲料者,比每月平均攝入不足一罐飲料的人,患痛風的風險要高85%,比酒精的影響還要嚴重。
習慣三:運動少,身肥胖
現代人缺乏運動,導致體重超標,肥胖的人越來越多。
而一旦肥胖,會抑制胰島素的分泌,限制嘌呤的排出,不利于尿酸代謝。
一旦體內尿酸堆積過多,便容易誘發痛風。所以,不要太懶惰,要增加運動。
習慣四:喝水少,愛憋尿
生活中,很多人不愛喝水,只有渴了才會去喝水。
然而,大部分尿酸,是用過腎臟,隨著尿液排出體外的。
喝水少會導致排尿少,尿酸也易滯留在體內形成尿酸鹽結晶,危害腎臟健康。
此外,一部分人還有憋尿的習慣,尤其是在打游戲、或者是看球賽的關鍵時刻,憋尿十分常見。然而,憋尿導致尿酸滯留,會損害腎臟,誘發腎臟病變。
腎臟受損,又會進一步影響尿酸的排泄,如此惡性循環。
此外,痛風,易找上下面三類人,希望你不在其中
第一類:三高者
高尿酸,被稱為“第四高”,容易找上“三高者”。
這四高,都屬于綜合代謝類疾病,三高者體內代謝紊亂,也會影響尿酸的排泄,誘發痛風。
第二類:慢性腎病者
尿酸的排泄,主要通過腎臟來完成,一旦有慢性腎病,導致腎臟功能下降,便會影響尿酸的排泄,導致尿酸堆積在體內,易誘發高尿酸血癥,從而誘發痛風,甚至誘發腎結石、尿毒癥等。
第三類:中年男性
痛風,可以說是“重男輕女”,其中,在男性中高發,男女比例大概在10:1左右,尤其是中年男性,更是高發人群。
生活中,如何預防痛風?
1、常喝茶,利尿排酸
尿酸高,痛風的人,要多喝水,促進尿液排泄,增加尿酸排出體外。
喝水的時候,加一些利尿的小植物,一起泡水,利尿排酸,效果尤佳。
碩參根茶,泡水代茶飲,促進尿酸排泄,對減少痛風發次數,十分有益。
碩參,又稱菊苣,是從歐洲引入國內的“藥食兩用”食材,后被《藥典》錄入。
其根莖,藥用價值高,清肝利膽,利尿消腫,可降尿酸,減少痛風發作頻率。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碩參根的有效成分,可抑制尿酸合成過程中酶的作用,減少尿酸的合成,可以顯著降低,高甘油三酯血癥并高尿酸,對尿酸和高甘油三酯血癥,均有降低作用,作用持久穩定。
此外,還可改善,由高嘌呤飲食,所引發的高尿酸血癥及腹型肥胖,并綜合調節脂、糖、尿酸交互紊亂的作用,減少痛風的發作次數。
尿酸高、痛風的人,經常用其泡水代茶飲,促進尿酸排泄的同時,還有助于減少痛風發作頻率。
2、控飲食,減少嘌呤
不想痛風,控制好尿酸,一定要管住嘴。
超高嘌呤食物,能不吃就不吃,如:動物肝、腎、腦、腸、胰腺等。
此外,還有火鍋、魚籽、小蝦、鳳尾魚、沙丁魚鯖魚、牡蠣等。
濃肉汁、濃雞湯、酵母粉、黃豆、小魚干等。
高嘌呤食物,能少吃就少吃,如大部分魚類,牛、羊、鵝、鴿、鴨、雞、兔、豬等肉類。
低嘌呤食物,適量食用,杏仁、栗子、花生、黑芝麻,海藻、蘑菇、韭菜、四季豆、豆腐、紅豆等。
超低嘌呤食物,放心吃,奶類及其制品,蛋類,谷薯類,木耳等。
3、邁開腿,適當運動
對于痛風的人,一定要注意進行適當的運動,切不可太懶。
長時間久坐,運動少,會導致高嘌呤物質,堆積在體內,排不出、消耗不了,很易使尿酸升高,引起痛風。
邁開腿,走走路,做做有氧運動,切記不要做劇烈運動。
一定要做起來運動,少久坐,或者少躺在沙發上。
雖然,冬季天氣寒冷,但是,一定的運動量不能少。
并且,適當的運動,還有助于脂肪燃燒,幫助控制體重。
4、勤檢查,盡早發現
大多數尿酸高身體沒有明顯不適,容易被忽視。
可是,當出現痛風、關節炎、腎絞痛等時,就已經晚了。
尿酸高了,日常監測很重要,不管一個人有多健康,尿酸超過了 520 μmol / L就該進行降尿酸干預。
如果,尿酸高,還合并有糖尿病、慢性腎病,或具有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那么,只要尿酸超出正常范圍(也就是420 μmol / L),即使沒有痛風發作,也需要干預。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麻煩聯系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