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長度,約為身高的4~5倍,蜿蜒曲折。
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系統,堪稱人體的“保護傘”。
一旦腸道的保護作用失效,那么,疾病也隨之而來,威脅生命。
所以,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養護腸道,減少其病變,助力身體健康。
養腸道,防癌變,少吃3種肉,多食4種蔬,謹記“五句話”
少吃3種肉
第一種:加工肉
所謂加工肉制品,指的是紅肉、禽類肉、動物內臟、血等經過腌制、發酵、煙熏等以增強口味或方便存放的產品,是比紅肉本身更容易誘發腸癌的食物。
每日食用100克紅肉可增加17%的結直腸癌風險。而每日只要食用50克加工肉制品,就可增加18%的結直腸癌風險。
第二種:燒烤肉
燒烤,是一種很不健康的食物制作方式,本來吃肉多就會增加腸癌幾率,而在燒烤過程中,又增添了新的促癌風險,讓腸癌更容易發生。
肉類燒烤的過程中,可產生兩種已知的致癌物質——雜環胺(HCAs)和多環芳香烴(PAHs)。這兩種物質都可讓腸癌發生的幾率翻上幾倍!
第三種:油炸肉
油脂類是最不容易消化的,長期食用無非給腸胃造成大量的負擔,也會直接刺激到腸胃的黏膜,從而導致潰瘍。
有研究發現,經常吃油炸食物的人癌癥發病率遠遠高于不吃油炸,所以平時減少油炸食物的攝入,尤其是油炸的肉類危害更大。
多食4種蔬
第一種:韭菜
韭菜不僅富含膳食纖維和類黃酮,而且含有大量的錳。
錳有助生成消化酶,而且產生大量維生素A,有助腸道內壁修復。
韭菜還含有揮發性精油及硫化物等特殊成分,散發出一種辛香氣味,有助于疏調肝氣、增進食欲,增強消化功能。
第二種:菠菜
菠菜能清理人體腸胃里的熱毒,可防治便秘,使人容光煥發,被譽為腸胃熱毒的“清理工”。
菠菜還含有大量的抗氧化劑,抗衰老、促進細胞繁殖,對身體健康,大有益處。
第三種:豆芽
豆芽中的葉綠素可防治腸癌,尤其是直腸癌。
豆芽,還含大量豐富的天門冬氨酸,能使機體減少乳酸的堆積,有利于消除疲勞。
中醫認為,豆芽味甘,有清熱解毒、利濕通下等作用。多吃點豆芽,有益腸道健康。
第四種:海帶
海帶屬于堿性食物,富含的碘,可促進血液中三酸甘油酯的代謝,并防止血液酸化,有助于潤腸通便,而且熱量很低,膳食纖維豐富,能加速腸道的運動。
另外,海帶中還含有褐藻酸,可降低腸道吸收放射性元素鍶的能力,并將其排出體外,在健腸的同時,對身體健康保護十分有益!
謹記“五句話”
第一句:再忙也要運動
久坐不動,缺乏鍛煉,是導致腸道病變的主要因素之一。
久坐,會導致腸蠕動減弱,腸道代謝產物滯留腸內,刺激結腸粘膜和腸壁,損害腸道健康。
此外,長期久坐,還會導致機體免疫力降低,對胃腸道的調節失常,使腸壁蠕動減慢,危害腸道健康。
所以,不論多忙,都要堅持適當的運動,切莫太懶惰。
適量運動,增加消化液的分泌,促進消化,還可促進腸道蠕動,利于糞便排出,改善便秘。
運動,還可能提高身體抗病能力,可減少腸癌發生的危險。
運動,改變和預防便秘,促進排便排出,減少脂肪分解物中一些致癌物質與結腸黏膜的接觸機會,從而減少結腸癌的發生。
第二句:不渴也要喝水
水,是使腸道保持清潔、潤滑的重要因素之一。
多喝水,可減少腸道有害氣體的生成和排出,有益腸道健康。
溫熱的白開水,35℃-40℃,是最佳選擇,胃腸最舒適的溫度。
主動喝水,補充充足的水分,可使大腸保持清潔,能預防大腸癌的發生。
除了白開水,植物茶水,潤腸通便,排腸毒,也是不錯的選擇。
用一些潤腸排毒的小植物,搭配泡水,對于腸道健康有益。。
蒲谷丁苦苣茶,泡水代茶飲,有助于腸道排毒,改善腸道菌群,助力腸道健康。
蒲谷丁,隨處可見,被稱為“排毒草”,有助于人體排毒,此外,還可以促消化,有益腸道健康。
苦苣,是一種“藥食兩用”的小植物,其根莖,富含低聚果糖。
這是一種“不消化性”低聚糖,不能在人體小腸內消化吸收,但能夠被大腸中的微生物發酵,產生乳酸和短鏈脂肪酸,有益腸道健康。
此外,還可改善體內菌群,排毒清腸、改善脂質代謝、調節機體免疫系統,提高免疫力、促進礦物質吸收等生物活性。
這兩種,搭配在一起,泡水喝,潤腸排毒,改善便秘,保護腸道健康,十分有益。
第三句:再難也要戒煙
吸煙與大腸癌也有關系。
研究發現,長期吸煙的人群,不僅易罹患肺癌,罹患大腸癌的風險也會升高。
相比不吸煙的大腸癌幸存者而言,吸煙者死亡的風險是前者的2倍。
所以,盡早戒煙,越早越好,并且,任何時候都不晚,再難也要堅持。
第四句:體重不能超標
肥胖,會增加罹患腸癌的風險,所以要控制好體重,不能超標。
肥胖者,脂肪堆積,還會增加消化道的負擔,妨礙正常消化,脂肪的代謝產物最終容易轉化為致癌物質。
此外,肥胖者,膳食纖維攝入相對較少,而膳食纖維,有助于增強腸蠕動,有助于消化、分解脂肪,一旦,缺少缺少膳食纖維,還易發生便秘,增加直結腸癌的風險。
所以,生活中,要注意,邁開腿,多運動,控體重,避免過于肥胖。
第五句:檢查決不能少
重視腸道檢查,尤為重要。
臨床上,約80%以上晚期腸癌,是因未做直腸指檢造成的。
精確的直腸指檢檢查,可以初步的確定肛門附近、直腸是否有癌變的性質。
90%的腸癌,都是通過腸鏡檢查出來的,腸鏡檢查,是最準確的檢查。
40歲以上的肥胖人群、有腸癌家族遺傳病史、腸道息肉、熬夜久坐的人,及時完善腸癌篩查。
40歲后,每年做一次大便隱血試驗,每5-10年做一次結腸鏡檢查。
50歲后,每五年查一次乙狀結腸鏡/ 結腸造影/ CT結腸成像,每3年做一次大便DNA檢查。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麻煩聯系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