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喝茶的人,總是有自己的心情筆錄,一杯杯茶與一行行文字激蕩。痛痛快快地喝茶之后,你的心里是否也回蕩著這樣簡簡單單的文字呢?
【茶道,貴在隨心】
茶不必精, 量人之有; 水不必貴,以法為上;器不必妙,宜茶為佳,室不必華,有心則境。用心喝茶,每個人都能品味到茶之真味。
【茶人四境】
1、學茶人,初入茶門,勤喝茶,喝得一款好茶,夜不眠;
2、品茶人,喝茶無數,口味頗叼,煮茶品泉,聊茶賞器;
3、尋茶人,心中頓悟某事,入山中,進茶園,尋得妙茶,茶已入癡境;
4、喝茶人,好茶嘗盡,人生亦短,粗茶淡飯,悟,好茶喝得,壞茶亦喝得,隨遇而安,茶已非茶。
【手執香茗,人淡如茶】
喝茶是一種心情,品茶卻是一種心境。真我時刻,手執香茗,心素如簡,人淡如茶。人需要一種淡然、樸實、淡名利、淡世繪、淡榮辱、淡誘惑,雖無蝶來,清香依舊。
【愛茶,樂在茶中,意在茶外】
一個真心的愛茶人,好茶喝得,壞茶也喝得,高檔茶喝得,低檔茶也喝得。愛的是喝茶的意境,品的是茶的真味,不是外在的包裝和名號。以茶會友,以茶清心,學會從品茶中感受禪意、詩意、友情和文化的傳承,樂此不疲。
【一個人喝茶】
一個人可以散步,喝酒、讀書、遠行;但,一個喝茶卻是少而又少。 一個喝酒,可能是悶酒;一個喝茶,卻更可能是境界。 三五知己喝茶,漫無邊際聊天,看綠葉沉浮,嗅茶香中裊然飄起, 是心靈的溝通,是情感的溫暖,是人生的慰藉,是文化深處的開掘---茶的境界,與人生的況味,是何等的相似!
【喝茶兩個動作:拿起和放下】
每個茶人心中都有一方清雅凈土。我心里一震,忽然感悟了些東西,喝茶就是這么簡單,拿起,然后放下。而人生,看起來繁雜的一切,其實又何嘗不是這么簡單?有些事何必糾結于心?有些人何必糾纏不清?很多時候,看淡一些,看輕一些,世事原本可以像喝茶一樣,不過拿起和放下罷了。
【人走茶涼,難再續】
人生像喝茶,水冷了非要再續,也續不出原來的味道。有些人,有些事,過了就過了,再勉強也沒有用。自己早一天醒悟,早一天開始,就早一點迎接不同的生活。你沒義務為誰去懊惱后悔,把自己折騰的欲仙欲死,這個情,別人未必愿意領,這代價,你最終也未必能接受。
喝茶當于瓦屋紙窗之下,清泉綠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飲,得半日之閑,可抵十年的塵夢。喝茶之后,再去繼續修各人的勝業,無論為名為利,都無不可,但偶然的片刻優游乃正亦斷不可少。
——周作人
中國人幾乎是無地不喝茶,家里喝,茶館喝,自斟自飲,與人共飲,開會時喝,解決糾紛時喝,早餐之前喝,半夜也喝。
——林語堂
吃茶是大有名堂的,和尚吃茶是一種禪,道士吃茶是一種道,知識分子吃茶是一種文化。
——賈平凹
凡是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茶。人無貴賤,誰都有分,上焉者細啜名種,下焉者牛飲茶湯,甚至路邊埂畔還有人奉茶。
——梁實秋
中國人飲茶,別有一番情味,在安逸無事中,心平氣和,或一人獨品,或賓朋聚賞,或幽思,或暢談,不能限以時刻,或羼以他事。否則茶既淡而無味,飲之亦僅解渴,無可欣賞。
——錢穆
記不起哪一位英國作家說過,“文藝女神帶著酒味”,“茶只能產生散文”。而咱們中國詩,酒味茶香,兼而有之,“詩清只為飲茶多”。也許這點苦澀,正是茶中詩味。
——楊絳
有一杯好茶,我便能萬物靜觀皆自得。煙酒雖然也是我的好友,但它們都是男性的——粗莽、熱烈、有思想,可也有火氣。未若茶之溫柔,雅潔,輕輕的刺激,淡淡的相依,是女性的。
——老舍
對于耽飲者,品茶,有助于緬念過去遙瞻未來,有助于獨自浸溺于創造構思中,也有助于萌發友朋間雋言妙語之談興。
——艾煊
文:茶葉與健康編輯整理于網絡。
圖:來源網絡。轉載請聯系附上二維碼并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