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蟲害是花卉栽培中難免的問題,可能會造成栽植徹底失敗。病蟲害的防治是花卉栽培獲得成功的關鍵之一。病蟲害的防治首先要從加強栽培管理,提高花卉本身的抗病蟲害能力入手,應及時發現并立即采取措施。
花卉的病害,一般由病菌寄生引起。如果場地陽光充足、空氣流通、周圍干凈,病菌就不容易侵害。如果花卉一旦得病,應立即隔離栽培并噴施農藥。有時為防止病害蔓延,應將病株或發病枝葉立即焚燒。
花卉常見病害有以下幾種:
⑴白粉病:一般發生在梅雨季節,發病初期,葉片上出現白色斑點,以后逐漸布滿整個葉片,葉片最終變為灰色。通過改善通風光照和排水,清晨噴曬硫磺粉等綜合措施就可以防治該病。
⑵潰瘍病:發病時,葉片上出現圓形赤褐色斑點,枝條呈淡色,久病后葉落。施肥過多,枝葉徒長,容易引起此病。如發病,可噴灑0.4 ̄0.2%硫酸亞鐵溶液或波爾多液,應注意合理施肥,加強通風透氣。
⑶炭疽病:發生初期,葉上呈現水漬狀綠色小點,后逐漸擴展為褐色圓形病斑。防治方法為,噴射多菌靈溶液,改善通風透光狀況。
⑷白絹病:此病發生時,在植株的莖部基部或根部出現白色絹絲裝菌絲,葉片自下而上逐漸枯萎,甚至全部枯死,氣溫過高、空氣過潮、土壤漬水,易得此病。應改善溫濕狀況、控制澆水,隔離病株,用石灰粉可防此病。
⑸猝倒病:發病時,幼苗基部開始出現水漬狀斑塊,后變為黃褐色,因為病變部位收縮而突然倒苗,傳染迅速。應控制水分,加強通氣,焚燒病株和土壤,可撒石灰防護。
對花卉產生危害的昆蟲種類相當多,最常見的有:
⑴蚜蟲:個體很小,成群寄生于葉片及新梢上,吸其汁液,并分泌一種毒液,使葉片萎縮,落蕾落花,乃至植株死亡。可人工捕殺、或噴酒600倍樂果溶液,或用煙蒂侵水噴酒。
⑵蚧殼蟲:有很多種,密生在莖葉上吸取養分和汁液,使被害部位枯黃。可用橡皮擦蘸水清除或噴灑600倍樂果溶液。
⑶金龜子:幼蟲于土中蛀食根部,成蟲則咬食葉片,影響花卉生長和美觀。可用800倍敵百蟲溶液噴殺。冬季應深耕土壤,凍死幼蟲,清除雜草。
⑷地蠶:白天潛伏土中,夜間出來,食花卉根部或幼嫩的莖干,使植株枯亡。可人工捕殺或撒六六六粉于土中。
其他還有菊虎、盡蠖、青蟲、毛蟲等害蟲,防治方法與上述相似,一般使用敵百蟲、敵敵畏、樂果,稀釋
600-2000倍后使用,選擇晴天傍晚噴藥較好。也可以用“以蟲治蟲”的辦法防治某些害蟲,如七星瓢早、異色瓢早均可捕食蚜蟲及蚧殼蟲。
芙蓉花的養殖方法
芙蓉花,學名木芙蓉,是一種極具觀賞性的觀花植物。芙蓉花花開旺盛,花期悠長,可以和種植在庭院中,美化環境。可也盆栽養殖,擺放在室內,賞心悅目。芙蓉花這么受人喜愛,那芙蓉花怎么養?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在介紹芙蓉花的養殖方法。
芙蓉花的生長習性
芙蓉花性喜溫暖濕潤的環境,喜肥,適合生長在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土壤里。芙蓉花略耐陰,不耐寒,適合生長在陽光充足的地方。芙蓉花管理粗放,容易栽培一般情況下,地栽芙蓉花靠雨水即可滿足生長所需,只需在芙蓉花生長期施1-2次肥即可,各種肥料都能施用,若適當施些磷肥,可使芙蓉花花色更加艷麗。
芙蓉花的生長習性
芙蓉花怎么養
澆水:芙蓉花不耐旱,生長季節需要保持充足水分,保證芙蓉花生長需求。在花蕾透色時應適當扣水,以控制其葉片生長,使養分集中在花朵上,冬季要減少澆水。
溫度:芙蓉花耐寒能力較差,冬季應移入室內,保證溫度控制在0-10℃,讓芙蓉花自然休眠。
施肥:芙蓉花在春季萌芽期需多施肥水,花期前后應追施少量的磷、鉀肥。每年冬季或春季可在植株四周開溝,施些腐熟的有機肥,以利植株生長旺盛,花繁葉茂。
芙蓉花怎么養
蟲害:芙蓉花最常見的病蟲害是普通紅葉螨,可用73%克螨特3000倍液或20%雙甲醚乳油1000倍液進行噴灑。小綠葉蟬和棉葉蟬也是芙蓉花常見的蟲害,可用5%西維因粉劑噴灑。
修剪:芙蓉花耐修剪,可根據需要修剪成形,將枯枝敗葉剪碎,保證通光性,且最好將其株形培植成灌木狀。
地栽芙蓉花的養殖方法
芙蓉花一般栽種于水塘邊或者庭院向陽處
,粗放管理亦可。旱季多澆水,入冬前應將芙蓉花枝條全部剪掉,或在離地5厘米處截短植株,給芙蓉花根部培上土,以保安全越冬。來年春天扒開培土,老植株上便會發出新枝。
芙蓉花養殖方法
每年夏、冬兩季給芙蓉花除草1次,可追肥2-3次。芙蓉花出芽很慢,不宜暴露在陽光直射下,夏季高溫烈日下,應采取遮蔭措施。可以根據需要的株形,給芙蓉花整形修剪,并剪除枯枝敗葉,保證芙蓉花全株都可以照射到陽光。
盆栽芙蓉花養殖方法
盆栽芙蓉花,開花后要剪短枝條,以利萌發側枝。霜降前要將芙蓉花移入室內,室溫保持在3-10℃之間,不可多澆水,盆土保持微潮為度。待清明前后再將芙蓉花移置戶外。
芙蓉花圖片
另外,芙蓉花可采取扦插、分株、壓條等多種方法進行繁殖,一般多以扦插方式進行繁殖。
總結:芙蓉怎么養就介紹到這了,大家對芙蓉花的養殖方法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芙蓉花具觀賞價值高,而且管理粗放,養殖簡單,大家都可以試著養幾株芙蓉花,美化居室環境。
非洲菊??扶郎花?太陽花
學 名: Gerbera jamesonii
別 名: 扶郎花、太陽花
科 屬: 菊科大丁草屬
類 別: 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
形態特征 :
為多年生宿根草本,全株具細毛,株高可達0.6m。葉基生,斜向生 長,具
長柄,葉緣呈羽狀淺裂,具疏鋸齒,全葉長2Ocm左右,葉背具長毛。頭狀花序單生于花序總梗
頂端,花序梗長,多高出葉叢一倍以上,頭狀花序的舌狀花大,呈倒披針形或帶狀,多為兩輪,也 有多輪重瓣品種。筒狀花較小,尖端二歧分叉,花色同
舌狀花,頭狀花序徑可達8一1Ocm,花色 有白、黃、橙、紅、粉等不同顏色,四季均可開花,以5~6月和9~10月為盛花期。
非洲菊發現于南非,后經英、法、日等國家園藝家 通過雜交育種獲得很多優良栽培品種。
產地分布 : 原產非洲
生長習性 :
性喜溫暖而濕潤的氣候,不耐寒,忌霜凍,喜光照和空氣流通的氣候,生長溫度適于15~25C,低于lOC停止生長,能耐短期OC的低溫,華南地區可露
天栽植,華東須覆蓋防寒,華北地區則須放置于地窖或冷床越冬,可于溫室申栽培觀賞。喜肥沃
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砂壤土,忌重粘土,宜酸性土壤,中性及微堿性土壤也能栽植,堿 性土壤中,葉片易出現缺鐵癥狀。
應用:
非洲菊為世界十大切花之一,有盆栽品種和切花品種之分。盆栽品種,花葶短,花多,多為單瓣品種,適合家庭栽培和布置花壇;而切花品種,花葶特長,梗粗,花大,品種多,開花期長,產量多,花型花色豐富,主要用于切花生產。
多肉植物的代表品種
1.沙漠玫瑰(Adeniumobesum)
夾竹桃科沙漠玫瑰屬植物。產于肯尼亞、坦桑尼亞、津巴布韋等地。在原產地對長成高2米的小喬木,莖粗,肉質化,莖基部略膨大,分枝短而肉質化。表皮淡綠色至灰黃色。葉互生在分枝頂端,有短柄,披針形,基部楔形,正面有光澤、深綠色,背面粗糙、淡綠色,葉長3—10厘米、寬1.8—3厘米。花2—10朵集成傘形花序,花筒長圓筒狀,花冠玫瑰紅色。
沙漠玫瑰習性強健,開花美麗,除適宜溫室布置外,也很適合家庭栽培。夏日時紅花綠葉再加肥碩的莖枝,十分有趣。比起一般夾竹桃來它不但株形矮,而且適合室內長期擺放。
性喜溫暖和陽光,夏季可置室外栽培并充分澆水、定期施肥。長江流域和以北地區,冬季落葉,要放置在室內并保持益土干燥。春天翻盆后至5月萌葉,種植盆宜較大,土要疏松肥沃。繁殖用播種,也可扦插,但扦插成活的植株莖基部不膨大。
2.庫珀天錦章(Adromischuscooperi)
景天科天錦章屬植物。別名錦玲殿。原產南非開普省。高度肉質的小型植物,短莖灰褐色。葉基本為長圓形,下部很長的一段幾乎成圓柱形,上部稍寬、稍扁,近卵圓形,長2.5—5厘米、寬1.2—2厘米,葉背圓,葉正面較平,頂端葉緣波浪形,表皮無毛有光澤,綠色中布暗紫色斑點。花序高2;厘米,花筒圓柱形,長
l厘米,上部綠色下部紫色,花冠5裂,紫色,邊緣白色。
本種是近年來我國新引進的景大科多肉植物,小巧秀氣,葉形奇特,是小型盆栽佳品。對光線的要求不高,極其適合家庭栽培玩賞。
宜用淺盆栽植。對培養土要求不高。夏季呈半休眠狀態,不能過多澆水,并要保持通風。生長季節為冷涼季節,冬季如能維持7C以上可正常澆水。葉插繁殖,取壯實的葉平放在基質上,不久即生根發芽,但不宜過早移植。
3.黑法師(Aeoniumarboreum cv.Atropurpureum)
景天科蓮花掌屬植物。原種蓮花掌產于加那利群島,黑法師是蓮花掌的栽培品種。莖高1米,分枝多。葉在莖端和分枝頂端集成蓮座葉盤,葉盤直徑可達20厘米,葉黑紫色,在光線暗淡時泛綠色,葉頂端有小尖,葉緣有睫毛狀纖毛。花集成大的總狀花序,小花黃色,花后通常植株枯死。
這是一個葉色美麗而特殊的栽培品種,不但應作為標本收集,一般家庭也可栽培。特別是用它和其他景天科多肉植物一起組裝盆景,觀賞性倍增。
可用肥沃又排水透氣良好的培養土種植,如有火山灰更加理想。冷涼季節生長,夏季休眠但時間不長。繁殖可在早春剪下蓮座葉盤扦插,剩下的莖上會群出蘗芽。如果初夏時扦插非但成活率受影響,且莖上出芽也少。葉插繁殖不易。
4.盤葉蓮花掌(Aeoniumtabulaeforme)
景天科蓮花掌屬植物。又名明鏡。產于加那利群島中的特內里夫島。植株低矮,蓮座葉盤最大可長至50厘米,由100—200片葉緊密排列而成。葉無柄,全部水平狀生長,匙形,草綠色,葉緣有纖毛,整個葉盤水平如鏡沒有一絲空隙,由于葉緣色稍深同時外輪葉大內輪葉小,故鏡面般的葉盤就像一幅精美絕倫的幾何圖案,令人嘆為觀止。開花時葉盤中央的葉逐漸脫離葉盤互生,同時中間開始有圓柱狀花葶,最后發育成高60厘米的巨大花序,小花黃色,花后整株枯死。
性喜冷涼,秋天到春天是生長旺盛期。要求肥沃又排水、透氣性好的培養土,盆宜大不宜小,光線要充足。冬季最好維持10℃以上,如低于此溫度必須節制澆水。施肥以氮肥為主。除了收種子外應阻止它開花,如看到生長點有伸長現象應趕快摘心,迫使出側芽繁殖:
5.大美龍(Agavelophantha)
龍舌蘭科龍舌蘭屬植物。產于墨西哥。具短莖,劍葉組成松散的蓮座葉盤。葉長50—70厘米,黃綠色,革質,葉緣為角質,葉先端有2厘米長的灰褐色頂刺,葉中央有一條很寬、很淡色彩的條紋。花序高3—4米,小花白綠色至黃色。
龍舌蘭屬植物和仙人掌科植物同樣是美洲特有的植物,植物園布置美洲植物區時必不可少。大美龍是近年才引入我國的種類,和常見龍舌蘭屬種類不同。
本種栽培要求不高,培養土可用腐葉土、園土、粗砂等份混合,初期盆宜小但應根據生長情況逐漸換大,光線要充足。除介殼蟲外其他病蟲害較少發生。冬季維持3℃以上。
繁殖用播種,但自采種子困難,可將大株基部的芽分出扦插。
6.小花龍舌蘭(Agaveparviflora)
龍舌蘭科龍舌蘭屬植物。又名姬亂雪。原產墨西哥和美國西南部。這是一種小型的龍舌蘭,植株呈蓮座狀,株幅15厘米,主莖不明顯。葉尖硬,狹披針形,長10
厘米、寬1.2厘米,葉先端有灰褐色刺,葉暗綠色,葉面有不規則的白色縱線條,葉緣角質有白色下垂的細絲,偶有稀疏的齒。穗狀花序1—1.5米高,花黃或黃綠色。本種株形小巧,葉緣下垂的白絲非常美麗,繁殖困難,是龍舌蘭屬中的珍稀種類,目前被列為一級保護植物。植物園應作為珍貴的標本收集陳列,也適合部分愛好者家庭栽培。
栽培不困難。性喜溫暖和陽光充足,早春至初夏和秋天是生長快速期,栽培在沙質壤土中可充分澆水。冬季應維持5℃以上并充分見光。繁殖主要用播種。偶而植株基部有蒙芽可分株或扦插。
7.裴翠殿(Aloe juveuna)
百合科蘆薈屬。原產馬達加斯加島。小型蘆薈,莖初直立后匍匐。葉螺旋狀互生,莖頂部排列成較緊密的蓮座葉盤,葉三角形,表面凹背面圓凸,先端急尖,淡綠色至黃綠色,光線過強時呈褐綠色。
葉緣有0.5厘米長的白齒,葉面和葉背都有不規則形狀的白色星點,時而連合成線狀。
裴翠殿小巧秀氣且栽培容易,因此而成為近年來迅速普及的蘆薈屬新種,可供一般家庭栽培,但藥用價值不大。
宜用園土混些草木灰作培養土,春到秋可充分澆水并保持半陰的環境。繁殖用扦插。
8.翠花掌(Aloe variegata)
百合科蘆薈屬植物。又名千代田錦。原產非洲南部。為多年生肉質草本,株高30厘米甚至更高,莖極短。葉自根部長出,旋疊狀,三角劍形,但葉正面深凹,長
12厘米、寬3.5
厘米,葉緣密生短而細的白色肉質刺。葉色深綠,有不規則排列的銀白色斑紋。冬春開花,松散的總狀花序,小花20—30朵,橙黃至橙紅色。三裂蒴果很大,形狀奇特。種子草帽形有翅。
翠花掌在我國栽培普遍,尤其是北方因氣候合適更為常見。家庭栽培用于點綴書桌幾案十分雅致。
習性較強健,在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夏季應放室外但最好避免過多陽光直射。在溫室度夏時應注意通風并適當節水,尤其是葉心不要積水,否則很容易腐爛。可用一般培養土種植,不必過多施肥。繁殖常用分株和扦插法,即將莖基部和根部萌生的蘗芽進行分株或扦插。
9.蘆薈(Aloe vera)
百合科蘆薈屬植物。又稱庫拉索蘆薈。分布廣泛,非洲的熱帶地區和美洲熱帶地區均有分布。大型蘆薈,無莖或有短莖,葉16片左右排列成松散的大連座葉盤。葉三角劍狀,肉質厚,長40—50厘米、寬6—7厘米。葉正面微凹、背面微圓凸,草綠色,生長旺盛時帶白粉,根頸處孽生的縫芽葉面有白色斑紋。長大后斑紋自行消失。花序高60—70厘米,小花長3厘米,筒狀,黃色。這是目前應用最多的一種蘆薈,在化妝品、藥品和食品方面都得到應用。
習性強健,只要土壤不積水,空氣不過分潮濕,冬季能維持5℃左右的最低溫都可以栽培成功。如在農用大棚內陸栽生長更快。盆栽時盆宜大,空氣潮濕時易怪黑斑病,要注意控制。
繁殖可用莖基自然萌生的芽扦插,植株長得過高時也可切斷,上部蓮座葉盤單獨上盆,下部則會群出蘗芽。
10.唐扇(Aloinopsisschooneesii)
番杏科菱鮫屬植物。產于南非開普省。小型的多年生肉質草本。有肉質根,幾乎無莖。葉8一10,近似匙形,先端鈍圓的三角形,肉質比葉下部明顯厚,藍綠色。葉總的來說很小,排列成松散的蓮座形。花大1—1.5厘米,黃紅色,花瓣有絲綢放光澤。
本種小巧玲瓏,葉的大小和排列都酷似番杏科著名種類天女,但比天女栽培容易。是一種易于普及的番杏科多肉植物,家庭栽培非常適宜。
培養土可用腐葉土2份、蛭石l份混合。夏季要遮蔭和通風。冬季如能維持10℃以上可以正常澆水。播種繁殖或分株繁殖。
11.花吹雪(Anacampserostomentosa)
馬齒莧科回歡草屬植物。產于納米比亞。多年生肉質草本。根粗,株高僅5厘米。褐綠色葉倒卵形,長1厘米、寬0.8厘米、厚0.5厘米,頂端有小尖。葉腋間有白色絲狀毛和葉等長。花序高15厘米,小花3厘米,玫瑰紅色。
株形小巧,葉的形狀和葉腋間白絲很奇特。栽培中還出現斑錦變異品種,葉上有梅紅色斑塊,更具觀賞價值。
喜柔和的光線,除夏季外栽培很簡便。夏季要注意通風節水并停止施肥。繁殖用扦插或播種。
12.金鈴(Argyrodermadelaetii)
番杏科銀葉花屬植物。產于南非和納米比亞。植株非常肉質,無莖。半卵形的葉2—4,交互對生,下部聯合上部分分開相當距離。葉黃綠色,無斑點,表皮較厚,沒有任何花紋,無論葉背、葉面、葉緣都細條圓潤。花從兩葉間中縫開出,具短柄,花大,黃色或白色。
金鈴是番杏科中株形奇特又高度肉質的珍稀種類,栽培困難,適合有經驗的愛好者栽培玩賞。
性喜冷涼,主要生長期在晚秋到早春,仲春開始,隨著新的對生葉慢慢長大,老的對生葉逐漸萎縮,此時只能在盆邊緣稍微注點水,不能澆足也不能過多噴霧。培養土宜用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不能含過多的肥分。冬季最好能維持10℃以上。冬季和早春管理得當,植株長得壯實,才能順利地度過夏天休眠期。室季要注意通風降溫。繁殖用播種。
13.大蒼角殿(Bowieabosubilis)
百合科蒼角殿屬植物。產于南部非洲的干旱地區。多年生肉質草本。具大型的淡綠色肉質球莖,直徑20—30厘米。球莖頂端簇生石刁柏狀紉長的綠色枝條,纏繞攀援,枝上有細小綠色線狀葉,葉和枝旱季脫落。花綠白色,只有0.8厘米大。
本種株形奇特,是多肉植物中一個著名代表種,也是目前國際上最流行的莖干狀多肉植物的代表種之一。對光線要求不高,非常適合家庭栽培。球莖內含有治療心臟病的藥用成分。
喜冷涼,主要生長期為早春及晚秋。要求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當休眠期枝葉枯黃時澆水要節制,但不像有些番杏科種類那樣要求特別干燥。繁殖常用分株和播種方法。
14.龍角(Carallumaburchardii)
蘿蘑科水牛掌屬植物。產于加那利群島和摩洛哥。多年生肉質草本,植株低矮分枝多。莖4棱,長20—40厘米,表皮橄欖綠或灰綠色,頂端有細小而早落的葉。花褐色,大1.3厘米,簇生于莖側四面。
水牛掌屬植物通常表皮顏色暗淡并常有暗花紋,本種表皮色彩較明快并沒有花紋,莖較細反,和常見水牛角屬種類不同。適宜植物園及部分愛好者栽培。
主要生長期為春秋。夏季要保持通風節水,冬季保持5℃以上。可用排水良好的素沙土種植,一般不要施肥。繁殖用扦插,切下枝條待傷口粘液干枯后插入蛭石或粗沙中,過3周即生根。
15.慈光錦(Cheiridopsiscandidissima)
番杏科蝦蚶花屬植物。別名蝦的花。產于南非開普省。高度肉質的多年生草木,對生葉l一2對,通常是兩對。兩對葉的形態有所不同,下面一對橫向伸展,上面一對垂直向上;下面一對較短,上面一對較長。每對葉有五分之二聯合,外有鞘。葉長8一10厘米、寬1.2厘米、厚1.5厘米,葉背龍骨突半圓形,白綠色,尖端略呈紅色,平滑無毛但有無數深綠色的小油點。花白色,約3厘米大。
本種株形奇特,葉的顏色素凈高雅是小型盆栽佳品。在高度肉質的番杏科小型多肉植物中,蝦蚶花屬是僅次于肉錐花屬和生石花屬的一個重要屬,植物園和多肉植物愛好者都應注意收集栽培。
冷涼季節生長,生長期可適當澆水。宜用排水良好的素沙土種植,土中肥分不能太多。冬季最好能維持12℃以上并繼續澆水,但在盆土干燥的條件下也能忍受5℃的低溫。播種或分株繁殖。
16.方莖青紫葛(Cissusquadrangularis)
葡萄科白粉藤屬植物。又名翡翠閣。廣泛分布于南非、阿拉伯地區及印度。莖匍匐分節,可以延伸為數米長。莖節4棱,長8—10厘米,每邊寬1.5—2厘米,棱脊角質化,平滑或稍呈波浪形。節間有卷須和葉。葉心形,有深缺刻,早落。花綠色。
方莖青紫葛在我國栽培已久,在大多數地方是作為葡萄科多肉植物的代表種栽培。習性強健,夏天不休眠,冬天也較耐寒。在家庭光線不強的條件下,它的葉和莖更加青翠,是一種大眾化的多肉植物。扦插繁殖很容易。
17.少將(Conophytumbilobum)
番杏科肉錐花屬植物。產于南非和納米比亞。植株非常肉質。扁心形的對生葉長3—4.5厘米、寬2—2.5厘米,頂部有鞍形中縫,中縫深0.7—0.9厘米,兩葉先端鈍圓。老株常密集成叢。葉淺綠至灰綠色,頂端略紅色。花在中縫開出,黃色,直徑3厘米。
本種和所有肉錐花屬種類都被稱為“活的卵石”,形態奇特,小巧秀麗,花大而美。對光線的要求不是很高,極適合家庭栽培。
性喜冷涼但又不耐寒,生長適溫是18—24℃,冬季應維持10一12度,如保持盆土干燥也能耐7℃甚至5℃的低溫。夏季要通風涼爽并適當節水,光線要柔和,但冬季要充分見光。可用素沙土種植,不要含有過多的肥分。
繁殖可用播種,育苗要極其耐心,移植時間掌握在9月下旬到10月上旬。用潮潤土移植后將盆放進育苗箱內保持濕度,一段時間內只可略噴霧不可澆水,待看到明顯生長再澆水,否則移苗成活率不高。也可用分株繁殖,但群生株不是過于擁擠時不要分,群生株栽培容易,分裂增殖也比單株快。
18.雨月(Conophytumgratum)
番杏科肉錐花屬植物。產于南非開普省小納馬夸蘭地區。和少將不同,對生葉是圓形(少將是鞍形)的,由于栽培歷史長,目前有很多類型。葉長2.5厘米、寬2厘米,表皮顏色有淡綠、白粉綠、黃綠和粉紅等。頂部微凹陷,中縫不明顯,很淺又很短,葉上有深灰色斑點。9一10月開洋紅色花,直徑2.2厘米,花瓣有光澤,非常美麗。
雨月栽培和開花都較容易,很容易形成群生株,是一種適合家庭栽培的小型多肉植物。栽培參照少將的栽培法。
19.丁氏輪回(Cotyledonorbiculata var.dinteri)
景天科銀波錦屬植物。又名福娘。產于納米比亞。多分枝的肉質灌木。葉近似棒形,長4.5厘米,寬和厚都為2厘米,灰綠色被白粉,葉尖和葉緣為褐色,葉對生。花序70厘米高,小花懸垂,紅或黃紅色。
本種葉型奇特,葉色美麗,栽培容易,特別適合家庭栽培。它被引入我國時間不長,目前尚不常見。
生長期很長但以春秋為主要生長期,冬季維持5℃即可。培養土要肥沃而排水良好。除盛夏期外均要充分見光。扦插繁殖。
20.銀波錦(Cotyledonundulata)
景天科銀波錦屬植物。產于南非開普省。直立的肉質灌木,高30—60厘米,小枝白色。葉對生,倒卵形,邊緣波浪形,長8一12厘米、寬6厘米,葉面被濃厚的銀白色粉。春夏期開花,聚傘狀圓錐花序,花序高45厘米,小花管狀下垂,長2.5厘米,橙黃色,先端紅色。
銀波錦葉大而形奇,色彩美麗奪目,是多肉植物中的名種。但因栽培困難目前很稀有。
生長期主要在冷涼季節,夏季休眠,體眠期很長,要通風降溫、節制澆水,盛夏時尤其不能澆水。生長期可定期澆水,但不要在葉面噴水。要求經常修剪,扦插成活的小苗不但觀賞性好,栽培也比老株方便。在長期栽培中產生了一個雜交種旭波之光,葉較小,葉緣波浪形不明顯,葉白色為主,但有小塊綠斑。其栽培比銀波錦容易得多。
21.半球星乙女(Crassulabrevifolia)
景天科青鎖龍屬植物。產于南非開普省。全株無毛,株高在原產地為20厘米,但栽培中相當低矮。從基部叢生很多分枝,莖和分枝初白色肉質狀,后變褐色,下部中空。葉無柄,交互對生,長1厘米,寬和厚均為0.6厘米,正面平背面渾圓似半球狀,肉質堅硬。黃綠色葉緣呈紅色。花白一檸檬黃色。
本種莖和葉都是微型的,葉形較奇特、色彩悅目,是適合家庭作微型盆景的好材料。夏季時適當注意節水,其余季節栽培很簡便。喜陽光但也能耐半陰。宜經常修剪扦插,老株莖易中空,使葉萎縮。
22.青鎖龍(Crassulalycopodioides)
景天科青鎖龍屬植物。產于納米比亞。肉質亞灌木,高30厘米,莖細易分枝,莖和分枝通常垂直向上。葉鱗片般三角形,在莖和分枝上排列成4棱,非常緊密,以致使人誤認為只有綠色4棱的莖枝而無葉,當光線不足時葉片散亂。花著生于葉腋部,很小,黃白楊
這是一種常見的多肉植物,栽培繁殖容易。但目前市售的青鎖龍品種不純,其中有一個變種若綠在許多地方也叫青鎖龍。若綠的分枝除了有垂直向上的外還有橫斜匍匐的,葉排列散亂,有時呈4棱有時不呈4棱。根據很多國外專家意見,青鎖龍的學名改為C.muscosa。但沒有完全統一,這兒暫時沿用老的學名。
23.紀之川(Crassula'Moonglow')
景天科青鎖龍屬植物。是同屬的兩個種稚兒姿(C.deceptor)和神刀(C.falcata)的雜交種。其葉表皮無論是顏色和表面的細絨毛都像神刀。而葉的排列方式像稚兒姿,交互對生,基部聯合,而且葉的大小幾乎一致,因而整個株形就像一座綠色的方塔。
紀之川株形奇特,清奇高雅,生長慢。適合做室內小型盆栽。性喜陽光。夏季生長緩慢,雖然無明顯的休眠但仍應節水和保持通風降溫,這是由于親本之一稚兒姿是個夏季休眠的種。秋冬春三個季節生長明顯,冬季應維持5℃以上。其他栽培方面無特殊要求。繁殖可切頂扦插,剩下部分會萌生蘗芽。
24.筒葉花月(Crassulaobliqua 'Gollum')
景天科青鎖龍屬植物。原種花月產于南非納塔爾省。筒葉花月是長期栽培中產生的一個葉型特殊的變種。多分枝灌木,圓莖肉質黃褐色。葉互生,莖端密集幾乎為簇生,鮮綠色,筒狀,長4—5厘米、粗0.6—0.8厘米,葉頂端斜截,截面橢圓形。冬季時頂端玫瑰紅色,其他部分雖仍為綠色但閃出蠟狀光澤,美麗至極。栽培管理非常簡單。繁殖用扦插。
25.落日之雁(Crassulaobliqua 'Tricolor Jade')
景天科青鎖龍屬。是花月的栽培變種。株高l米,莖圓形,肉質很粗。葉對生,長卵圓形帶短尖,長3—4厘米、寬2.5—3厘米,綠色中帶黃白色斑塊,葉緣紅色。花大5厘米,白色或談紅色。栽培中葉常內彎。
本品種葉有三種顏色,對生葉內彎確實像鳥翅,落日之雁的名稱相當形象貼切。更難得的是栽培繁殖簡便,極適合一般家庭栽培,是一種有廣泛吸引力的品種。繁殖可用枝插或葉插,都可以保持品種特性。
26.銀毛冠(Cyanotissomalensis)
鴨跖草科銀毛冠屬植物。產于索馬里。蔓生莖匍匐,長30厘米,莖分節,節間易生根出芽,因而很容易形成密集的株叢。鮮綠色葉被稠密短毛,葉短披針形,長4—6厘米、寬1.2一1.8厘米,葉緣有睫毛狀纖毛。花藍色、紅紫色或白色中帶紅條紋。花絲有毛,紅或紫紅。
本種是近年才被引人我國的,鴨跖草科多肉植物種類稀少,常見的僅重扇和絹紫,銀毛冠和這兩種同科但不同屆。適用溫室作吊掛栽培,也可供家庭欣賞布置。
要求很高的空氣濕度和柔和的光線。培養土可用腐葉土混入蛭石或椰糠。冬季要保持溫暖。扦插繁殖,也可以播種。
27.阿修羅城(Didiereatrollii)
龍樹科龍樹屬植物。產于馬達加斯加島。多刺的肉質灌木,新生莖常橫臥生長,形成高50厘米、直徑2米的大灌叢。表皮褐色。莖上每隔一段距離有1根數厘米的長刺。5葉簇生于刺中央,葉狹披針形,長l一2厘米、寬0.4厘米,綠色,僅稍具肉質。花黃綠色。
龍樹科是多肉植物中一個重要的科。但我國植物專業人員卻對此很陌生,在一些大型植物工具書上都沒有該科列入。龍樹科的名稱是從臺灣書刊上引用而來。目前已有少量龍樹科種類在我國的一些植物園中栽培,如廈門園林植物園有該科亞龍木屬種類,上海植物園又從加拿大引進龍樹屬的種類,為廣大多肉植物愛好者提供參觀、欣賞的機會。
栽培上要求溫暖的條件,本種夏不休眠,冬季當溫度過低時會落葉,但只要節制澆水,來年仍發新葉。宜用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種植。扦插繁殖,生根很慢。
28.綾耀玉(Dinteranthusvanzjlii)
番杏科春桃玉屬植物。原產南非開普省西北部干旱地帶。1—2對肉質葉組成元寶形的植株。肉質葉灰綠色中略帶紅色,高4厘米,上部表面有暗紅色的斑點和線條狀斑紋。花1.5厘米長,橘黃色。
株形小巧奇特,作為非常肉質的番杏科多肉植物的代表種之’,適合部分偏愛此類植物的愛好者收集栽培。
栽培較困難,夏季宜保持通風和干燥并加強遮蔭。深秋到早春是生長旺盛期,應充分見光并定期澆水,冬季至少維持7C。
29.綿葉琉桑(Dorsteniacrispa)
桑科琉桑屬植物。產于肯尼亞、索馬里等。圓柱形,莖30—40厘米高,莖基部粗4厘米,淡褐色,莖上部有明顯的葉脫落后的斑痕。葉長圓形或披針形,長
4—7厘米、寬1—2厘米,葉緣略呈波浪形。葉互生但往往集中在莖枝頂端近似簇生。新葉有毛,葉黃綠色。盤狀花序,直徑2厘米,長在10厘米長的花梗上,花綠白色。
桑科的多肉植物是近年才引入我國的,目前很稀少。主要供植物園栽培陳列,一部分愛好者也可以收集栽培。
栽培無特殊要求,溫暖季節生長,冬季休眠,休眠期通常落葉,應節制澆水。宜用沙壤土種植,生長旺盛朗可施淡的液肥。
30.小雀舌蘭(Dyckiaaltissima)
鳳梨科雀舌蘭屬植物。產于巴西。無莖,葉排列成蓮座狀,常易群生形成幾百個蓮座葉盤聚集的大叢株,非常壯觀。葉劍形,最長25厘米,但栽培時通常短得多。葉質堅硬,淡灰綠色,葉背色更淡,平行脈很明顯,白色。葉緣有整齊的紉鋸齒。穗狀花序高數十厘米,小花黃或橙黃。
本種是目前栽培最為普遍的風梨科多肉植物,既耐旱又較耐陰,又有較強的抗寒性,家庭栽培十分合適。
栽培無特殊要求。可用透氣性好的沙壤土種植,春到秋可定期澆水,盆要較大。最好每年翻盆,游去老葉、枯葉,莖太長時干脆切斷扦插,以保持較矮的株形。
31.黑王子(Echeveria'Black Prince')
景天科石蓮花屬植物。是栽培變種。蓮座狀株形和一般石蓮花相同。匙形葉較厚,生長旺盛時,—株上葉超過100枚,株幅達20厘米以上。葉黑紫色,在光線不足時生長點附近葉呈暗綠色。
本品種端正完美的蓮座葉盤和特殊的葉色使它具有很高的觀賞性,十分引人注目。栽培繁殖簡便。是家庭盆栽佳品。
習性強健,雖然夏天有短暫的休眠期,但只要稍加遮蔭、通風節水也不難度夏。早春和秋天是生長旺盛期,可追施液肥。盆土不宜過分干燥,否則老葉枯萎。栽植可用一般園土。繁殖可切頂催生蘗芽,也可葉插繁殖,成功率比一般石蓮花高得多。
32.銀明色(Echeveriacarnicolor)
景天科石蓮花屬植物。原產墨西哥維拉克魯斯州。植株無莖或有短莖。蓮座葉盤僅6—8厘米大,肉質葉匙形,較厚,肉色被白粉。花序15—20厘米高,小花梅紅色。
小型的石蓮座屬種類,肉色葉十分素凈,適合小型盆栽,也可作組合盆景的材料。
栽培無特殊要求,要較明亮的光線,不要從頂部淋水。葉插繁殖。
33.吉娃蓮(Echeveriachihuahuaensis)
景天科石蓮花屬。別名吉娃娃。產于墨西哥奇瓦瓦州。植株小型,無莖的蓮座葉盤非常緊湊。卵形葉較厚,帶小尖,長4厘米、寬2厘米。藍綠色被濃厚的白粉,葉緣為美麗的深粉紅色。花序20厘米高,先端彎曲,小花約l厘米長,鐘狀,紅色。
本種葉的排列和葉色都像石蓮花,但葉面白粉比石蓮花多,葉小而厚,總的感覺是石蓮花的微型種類,葉緣的紅色特別美麗,是一種觀賞性很強的多肉植物,值得推廣。
栽培不太困難,夏天不能澆過多的水。其生長慢因而土壤不必含過多肥分。冬季較耐寒。早春是該種最美麗的季節,也是繁殖的好時機,將壯實葉取下平放,很快生根出芽,但長成獨立的植株時間較長。
34.美麗石蓮花(Echeveriaclegans)
景天科石蓮花屬植物。別名月影、雅致石蓮花。產于墨西哥伊達爾戈州。無莖,老株叢生。蓮座葉盤葉片相當多,排列緊湊。卵形葉先端厚,新葉先端有小尖。
3—6厘米長,藍綠色被白粉,但總的感覺葉色較暗,葉緣略呈紅色。花序高10一15厘米,頂端彎曲,小花鈴狀,1一1.2厘米長,黃色。
本種株形優美緊湊,易群生,是室內盆栽的理想種類。和普通的石蓮花在株形和葉色上非常相似,不同的是它葉偏長,葉先端厚達0.3—0.4厘米,更具肉質的特性。栽培和繁殖參照吉娃蓮。
35.雞冠掌(Echeveriapeacockii f. cristata)
景天科石蓮花屬植物。別名千羽鶴。是皮氏石蓮花(養老)的帶化變異品種。原種皮氏石蓮花產于墨西哥。原種無莖或有短莖,葉緊密地排列成蓮座葉盤,葉長匙形,藍灰白色,被濃厚白粉,葉基部狹窄,葉質薄,葉先端有小尖。葉長3—7厘米、寬2—4厘米。花序高15—35厘米,小花鈴狀,長0.9一1.2厘米,紅色。雞冠掌由無數重重迭迭的比原種顯著變小的葉組成雞冠狀植株,生長比原種快得多,形態非常別致,不易開花。
這是一個栽培已久的變異種,可供家庭作小型盆栽,也可組裝多肉植物盆景。
喜陽光充足,一但陽光不足迅速返祖。栽培容易、生長快,但夏天伯濕熱,要節制澆水。通常用不含過多肥分的素沙土種植,不必追施肥料,但土中有鉀肥時生長健壯。宜在春天將老株切開扦插,新株對夏天的抵抗力較強。要謹防蚜蟲和介殼蟲的危害。
36,錦司晃(Echeveriasetosa)
景天科石蓮花屬植物。原產墨西哥普埃布拉州。蓮座葉盤無莖,老株易叢生。大的蓮座葉盤由100片以上的葉組成。葉長5—7厘米、寬2厘米,基部狹窄,先端卵形并較厚,葉正面微凹、背面圓突,葉先端有微小的鈍尖。葉綠色,葉端微呈紅褐色,全葉被0.3厘米長的白毛。花序高20—30厘米,小花多,黃紅色。
本種形態有幾分象一種普遍栽培的同屬種類絨毛掌(金晃星),不同的是它沒有高的莖,葉緣也沒有絨毛掌紅。除了夏天要注意通風和節水外,栽培較簡便,喜光線充足,不宜在頂部淋水。繁殖用基部萌生的芽扦插或播種。葉插繁殖較困難。
37.大戟閣錦(Euphorbiaammak f.variegata)
大戟科大朝屬植物。是大戟閣的斑錦變異品種。原種大戟閣產于南非,其形態為喬木狀肉質植物,在原產地高達10米。有短而粗的主莖及很多分枝,分枝幾乎垂直向上,粗15厘米。表皮帶紫褐色的暗綠色。棱4—5,棱脊明顯突出。髓部大多木質化,從髓部到棱脊邊緣斜向平行排列許多維管柬,間隔l厘米左右,在外表上可以看得很清楚,維管柬部位的表皮色澤不同,好似肋骨一般。每肋頂端有一對刺,紫褐色至灰褐色。全株終生無葉。大朝閣錦形態同大戟閣,區別是莖的表皮花白色。
大戟閣錦株形高大,是布置多肉植物溫室的理想材料。幼年期也可供家庭擺放。
習性強健,喜肥沃的土壤,最好在溫室地栽。盆栽時宜用大盆。
春末夏初可追施肥料。冬季最低溫度維持在5℃并保持盆土干燥。
38.旋風麒麟(Euphorbiagroenewaldii)
大戟科大戟屬植物。原產南非德蘭士瓦省。植株低矮,但有粗壯的肉質根,包括極短的主莖在內共高18厘米,全莖粗7厘米。分枝3—7,老株分枝匍匐狀,長5—7厘米、直徑1.2—3厘米。3棱螺旋狀,棱緣強烈地曲折。表皮藍綠色帶暗淡的花紋。棱緣上有類似疣突的突起,長0.5—1厘米,每個突起上有一對
0.3—1厘米長的褐色刺。新生分枝頂端有微小的葉,早落。花著生在分枝中上部棱緣上,黃綠色,很小。
旋風麒麟是大戟屬中的小型珍奇種,棱螺旋狀在大裁屬種類中十分罕見。可供植物園作標本陳列,也可供部分愛好者栽培。
性喜溫暖和陽光。培養土要求排水良好并有一定肥分,可用腐葉土、園土、粗砂等份混合。春至秋的生長期中可定期澆水。冬季保持盆土干燥,旋風麒麟雖可耐3℃低溫,但經常在此低溫下莖枝表皮呈紅褐色,且會皺縮,因而最好能維持10℃以上并適當澆水。
扦插繁殖,從基部切取分枝,干燥數天后插入半潮介質中,保持溫暖和半陰條件,生根慢,要有耐心等待
39.帝錦(Euphorbia
lactea)大戟科大戟屬植物。原產印度和斯里蘭卡。株高2米,分枝極多,直徑3—5厘米。3—4棱,棱谷平,棱緣稍有突起。表皮深綠色,中有白條暈紋。刺褐色,長0.5厘米。莖端有細小的葉,早落,因而給人的印象好像始終無葉。花著生于新生分枝頂端,有總花梗,小花黃綠色。
帝錦無葉,莖上花紋很美,可供室內擺放。繁殖多時也可作球形大朝屬種類的砧木。
晚春至秋天可在室外培養,生長更為迅速。冬季溫度維持在5℃以上。繁殖可截取莖段進行扦插。
本種有一個廣泛栽培的帶化變異種春峰。生長比原種更迅速。而帶斑錦(白色斑)的帶化種春峰錦就很稀有了。
40.布紋球(Euphorbiaobesa)
大戟科大朝屬植物。又名晃玉、奧貝莎。原產南非開普省。植株小球形,直徑8—12厘米。具棱8,整齊。表皮灰綠色中有紅褐色縱橫交錯的條紋,頂部條紋較密。棱緣上有褐色小鈍齒。雌雄異株,雌株球體較扁,雄株莖圓筒形,均為單生,絕不自生仔球。球體頂部棱緣—卜開花,花極小,黃綠色。
在大戟屬種類中,球形的很少,布紋球是球形最標準的種之一,更難得的是清晰的花紋使它更具魅力。由于雌雄異株而且雌雄株比例失調(雄株少得多),栽培中得到種子的可能性很小,因此雖然它在我國栽培已久,但仍非常稀少。
性喜溫暖和陽光充足,過度潮濕和陰暗會造成莖下部生褐斑。培養土要求排水良好的素沙土。冬季最好維持5℃以上并適當維持盆土干燥。繁殖用播種,也可以切頂繁殖。
目前國外資料上介紹一個和布紋球十分相似的種神玉(E.Symmetrica),國內還沒有見到實物。據介紹,神玉具有株形略小,有肉質根,花紋紫色但較模糊的特點,可與布紋球區別
41.臥牛(Gasteriaarmstrongii)
百合科沙龜掌屬植物,產于南非開普省。植株無莖或有短莖。幼株葉兩列疊生,肉質厚,長3—5厘米、寬3厘米。葉舌狀,先端有尖,表皮有白色小疣,葉緣和葉尖都有小疣。成年株葉排列成蓮座狀,直徑6一10厘米,單葉長5—6厘米、寬3—4厘米、厚1厘米,葉尖背面有明顯的龍骨突,部分葉表面小疣脫落。花序很高,小花上紅下綠。
臥牛是沙魚掌屬中最著名的種類,生長緩慢,長年擺放形態變化不大,好似活的古玩品,深受廣大愛好者喜愛。植物園也可作為標本栽培陳列。國外在臥牛的育種上有很大成績,目前已有很多好的園藝品種如達摩臥牛、綠星臥牛、臥象等被引入我國。
習性強健,冬季維持5℃以上12℃以下,夏季要適當遮蔭。栽植用土不過分板結即可。繁殖通常用基部萌生的蘗芽扦插。
42.墨牟(gasteriamaculata)
百合科沙魚掌屬植物。別名大理石元寶。原產南非。幼年期無莖,老株有明顯的莖,堅硬的肉質葉排成兩列,但葉片數很少。葉舌狀,先端尖,長16—20厘米、寬4.5—5厘米,基部厚、先端薄,葉緣角質化,表面深綠色,上有星散的白斑,葉正、背兩面都非常光滑。總狀花序很高,小花向一側下垂,色粉紅有綠尖,和一般本屬植物不同的是花較短而圓。
除夏季需遮蔭外,栽培上元特殊要求。
43.銀星( Graptoveria'Silver Star')
景天科雜交新居,由風車草屬和石蓮花屬雜交而成。銀星是一系列雜交種之一。植株蓮座狀,蓮座葉盤直徑10厘米,老株易叢生。葉長卵形,葉質厚,表皮有光澤,青磁色中帶點紅褐色。葉排列相當緊湊,在幼年期葉幾乎都是水平狀生長,整個蓮座葉盤水平如鏡,但較前面介紹的明鏡,葉的層次要多一些。葉尖端有l厘米長的褐色肉質“須”。早春從葉盤中央抽出花梗,整個株形迅速被破壞,因此——發現有“抽薹”現象應趕快摘心,同時將可以扦插的基生芽取下扦插,更新植株。
這是近年才被引人我國的景天科雜交種,形態奇特,栽培繁殖均很容易,是值得推廣的—個品種。
栽培可仿照石蓮花屬種類栽培法,對夏季高溫的抵抗力比石蓮花屬種類更強。只要培養土排水良好可以正常澆水。
44.白帝(Haworthiaattenuata 'Albovariegata')
百合科十二卷屬。是條紋十二卷的園藝品種。原種條紋十二卷原產南非開普省。植株群生,有短莖。蓮座狀葉盤有葉30—40片,葉長8厘米,綠色,葉背白色小疣連成間距相等的條紋。花序40厘米高,花梗細,小花6瓣不太整齊,白色中帶綠條紋。白帝和原種的區別在于白帝的葉色為淡綠或黃綠色,葉上有時有深綠色細的縱向條紋。
白帝葉色素凈淡雅,對光線要求不高,極其適合家庭擺放。栽培可用腐葉土加少許烴石,或者干脆用疏松的園土。光線要柔弱。每年要翻盆除去已腐爛或中空的根。繁殖用分株。
45.康氏十二卷(Haworthiacomptoniana)
百合科十二卷屬植物。原產南非開普省。無莖,肉質葉20片左右排列成蓮座狀,株幅9厘米,單生或偶有基生芽但決不會成群生狀態。葉開展,長4.5厘米、寬2厘米,葉端卵億狀三角形。葉面無毛有光澤,有小突起和白色斑點,葉尖端三角部位正面褐綠色有淺色方格斑紋,葉背凸起有淺綠圓斑,葉緣有細齒。小花白綠色,排列成松散的總狀花序,花序高20厘米。
本種株形和M十的色彩花紋都比較奇特,是十二卷屬中的珍稀種。
性喜冷涼,生長適溫為16—18℃,但冬季又不能忍受太低的溫度,至少維持5℃以上。春秋宜半明條件,冬季要充足又柔和的陽光。在強光下葉色發紅導致生長遲緩。夏季光線要弱并盡量保持通風降溫。繁殖用分株。
46.青瞳(Haworthiaglauca var.herrei)
百合科十二卷屬植物。產于南非奧蘭治自由區。株高20厘米,多分枝。葉螺旋形向上排列,葉長三角狀,長4—5厘米、寬0.8厘米,灰綠至藍綠色,葉背強烈地呈龍骨突狀。花序高30厘米,花綠色中有褐色中脈。
這是近年才引入我國的十二卷屬種類,葉形和葉色都給人以一種雄健的感覺,適合家庭栽培。
栽培參照白帝栽培法。繁殖除了將自生的腳芽路下扦插外,還可將高的植株切成幾段,分別扦插催生新芽后再扦插繁殖。
47.琉璃殿(haworthialimifolia)
百合科十二卷屬植物。原產南非德蘭士瓦省。蓮座狀葉盤10厘米大,葉20枚左有,排列時向一個方向偏轉似風車一般。葉卵圓狀三角形,先端急尖,正面凹背面因突,有明顯的龍骨突。深綠色,有無數同樣顏色的小沈組成的橫條凸起在葉背上,酷似一排排的琉璃瓦。花序35厘米高,白花有綠色中脈。
琉璃殿在我國栽培已久,葉形奇特,株形端莊大方,是室內裝飾的理想種類。
栽培中光線不必太強,否則葉色發紅。培養土要求保水性好但又不能過于粘重。栽植盆要大,水分不要忽多忽少。耐寒,但對夏季悶熱天氣也有抵抗力。繁殖用基部蘗芽扦插或直接上盆。也可葉插,將壯實葉直插于基質中。
48.毛漢十二卷(Haworthiamaughanii)
百合科十二卷屬植物。又名萬象。原產南非開普省。非常肉質的葉排列成松散的蓮座狀。葉從基部斜向上伸,半圓筒狀,長2.5厘米(在栽培中更長一些),基部寬1.5厘米。葉端截形。灰綠或紅褐色,葉面粗糙,葉端截形面上有透明“小窗”。花序20厘米長,具小花8—10,花長1.2一1.3厘米,白色花中有綠色中脈。毛漢十二卷是十二卷居中最名貴的種類之一,適合植物園作標本陳列,也可供部分愛好者玩賞。
除了陽光要求比較充足外,其他栽培可參照康氏十二卷。繁殖除播種外可以根插。根插時將根在根頸處攝下后仍埋入土中,露出l厘米,頂部會萌芽。還有一種方法是將壯實特別是根系發達的植株稍稍從土中拔起,在根頸下1厘米全部切斷,將植株翻過來吹干另行種植,剩下的根任其在土中,也會萌芽。
49.玉露(Haworthiaobtusa var.pilifera)
百合科十二卷屬植物。原產南非開普省。植株群生,蓮座葉盤4厘米大。綠色幾乎透明的葉2—3厘米長、1.3厘米寬,兩邊圓凸,透明葉表皮有深色線條,頂端有細小的“須”。花序高35厘米,白花。
玉露株形小,晶瑩可愛,對光線要求低,極其適合室內擺放。栽培宜用淺盆,培養土可用較肥沃的沙壤土。冬季維持5℃以上12℃以下。對陽光敏感,陽光過強時葉色灰暗。對空氣濕度要求較高,空氣濕度過低時葉尖的須甚至老葉迅速枯萎。繁殖用分株非常簡便。
50.去蝶麗(Kalanchoesynsepala)
景天科伽藍菜屬植物。又名雙飛蝴蝶、趣蝶蓮。產于馬達加斯加島。植株具短莖。對生葉卵形,有短柄,葉長6—14厘米、寬4—6厘米。葉緣有鋸齒狀缺刻。表皮綠色中帶紅色,特別是葉緣處紅色更為明顯。當生長不良、光線過弱、溫度過低時,葉呈暗黃色,葉緣處呈褐色。花葶長又細,從葉腋處抽出,小花懸垂鈴形,黃綠色。植株長到一定大時葉腋處會抽出又細又長的走莖,先端有芽,不久發育成帶根的小植株。本種葉大有光澤,走莖上的小植株更如朗朗起舞的蝴蝶,室內作吊掛栽培時非常有趣。
冬季溫度宜保持農5℃以上。夏季要遮蔭并適當節水,以防止腐爛。栽植用土宜中等肥沃,可用不太粘重的園土種植,盆宜大。
51.日輪玉(Lithopsaucampiae)
番杏科生石花屬植物。原產南非德蘭士瓦省。非常肉質的草本植物,植株易群生。單株通常僅一對對生葉,組成直徑2—3厘米的倒圓錐體,個體之間大小很不一致。葉表面基本色調為褐色,也是深淺不一,有深色的斑點。9月間開黃花,直徑2.5厘米。日輪玉是生石花屬中習性較強健的——種,夏季休眠不太明顯。
栽植可用腐葉土混四分之一蛭石作為培養土,盆要小而深,盆底只放紗網和粗粒砂石,以利透水。夏季要遮蔭通風,適當節水。冬季如能維持10℃以上可繼續澆水。在無加溫設施的溫室和大棚內最好故人玻璃缸內密閉過冬。春秋應按時澆水,但施肥千萬要謹慎。在蛻皮分裂時不要從頂部淋水。
52.紫勛(Lithopslesliei)
番杏科生石花屬植物。產于南非德蘭士瓦省和奧蘭治自由區。株高3—4.5厘米,頂端平或稍圓凸,4厘米長、3厘米寬。中縫較深。根據類型不同,頂端表皮顏色有灰黃色、咖啡色中帶紅褐色、淡綠色中有深紅斑點等區別。花徑3厘米,黃色或白色。
習性強健,栽培較容易,蛻皮分裂時往往一對葉中產生兩對疊生的新葉,從而在一段時間內出現三對葉共存的狀怒。個體之間顏色差異大,栽培這一個種就好像栽培許多種的樣子。是一個適合沒有經驗的愛好者栽培的入門種類。
53.露美玉(Lithopsturbiniformis)
番杏科生石花屬植物。產于南非開普省。植株近似陀螺狀,高2—2.5厘米,頂部扁平或稍凸起,近圓形。側面灰色中帶黃褐色,頂面紅褐色中帶點紫褐色,有紫褐色的彎曲的樹枝狀條紋。花黃色,花徑3.5—4厘米。
在所有生石花中,露美玉的花是最大的種類之一。栽培不太困難,在我國大部地區都能適應。其頂部花紋別致,觀賞性很強,頗受愛好者們青睞。栽培仿照日輪玉。
54.酒瓶蘭(Nolinarecuryata)
龍舌蘭科酒瓶蘭屬植物。原產墨西哥。樹狀多肉植物,莖干直立,基部膨大,直徑可達1米。基部往上漸細,酷似酒瓶,高6—10米。葉簇生莖干頂部,線形,長1米以上,寬l一2厘米,粗糙,稍革質,葉緣較平滑,葉藍綠色或灰綠色。圓錐花序很高,小花白色。灑瓶蘭樹干膨大而奇特,葉姿婆溲,是著名的觀賞植物。在溫室布置可體現出熱帶風光。也可以栽植在大盆中布置廳堂。小株盆栽則適合家庭擺放。在氣候適宜地區,也可露地種植,作為風景樹種裝飾公園或廣場綠地。
性喜陽光充足,不耐寒。但在盆栽時如保持盆土干燥也能耐5℃低溫。莖于貯水可供植株本身消耗1年,因此相當耐旱。但如培養土排水良好,春至秋放室外栽培也不怕淋雨。生長旺盛期每廂半月追施稀薄液肥一次,缺肥時葉薄色淡生長遲緩。繁殖主要用播種。
55.千代田之松(pachypodiumcompactum)
景天科厚葉草屬植物。產于墨西哥伊達爾戈州。小型多肉植物。莖10厘米高,葉30—60枚,略扁的圓柱形,互生,淡綠至灰白色,被白粉。2—4厘米長,1.2、1.6厘米寬,0.9—1.2厘米厚,圓潤,但尖端部分略有棱。花序30厘米高,小花懦紅色。
干代田之松葉似紡錘非常可愛。目前該屬種類很少,作為一個屬的代表種之一應收集栽培。
生長慢,用小盆和素沙土種植。夏季要遮蔭通風并節水。春秋兩季可充分澆水。冬季維持5℃以上。扦插繁殖,枝插、葉插均可,但繁殖系數都不高。
56.棒棰樹(Pachypodiumnamaquanum)
夾竹桃科棒捶樹屬植物。又名光堂。產于納米比亞。肉質莖高1.5一1.8米,不分枝,莖上密生5厘米長的刺。刺很有特點,雖然它沒有刺座但仍是3根刺著生在一起,兩根長的呈八字形分開,中間有一根短刺,刺均為褐色。生長期莖頂端簇生長卵形葉,綠色,長8一12厘米、寬2—6厘米,中脈明顯,色較淡,葉緣波浪形。葉旱季脫落。花著生葉腋部,花瓣黃色有紅褐色絨毛。
夾竹桃科多肉植物中,棒棰樹屬是最重要的。而由于稀有,被引入我國的極少。棒棰樹是多肉植物中第一批列為一級保護的種類,植物應收集作為珍貴的標本,有經驗的愛好者也可收集栽4立棒棰樹屬種類人多原產馬達加斯加島,還有一部分產南非較濕潤地區,它們都是冬季休眠。惟有棒棰樹原產納米比亞干旱地區,夏季落葉休眠,因此栽培相對較困難。在休眠期要注意通風遮蔭,盆土適當維持干燥。不耐寒,冬季最好保持12℃以上。培養土可在砂壤土中加些石灰質材料。
57.天馬空(Pachypodiumsucculentum)
夾竹桃科棒棰樹屬植物。原產南非開普省東部。肉質矮灌木,具粗大的肉質根,莖基膨大,直徑15厘米,在原產地大半埋入地下,地上部分表皮黃褐色很粗糙,膨大的莖基肉質較柔軟。帶分枝的莖高20—60厘米,分枝很細,分枝上有2厘米長的對生刺。葉線狀披針形,綠色,長5—6厘米、寬1厘米,有毛。花著生在新技上,很小,紅色,稀白色。
天馬空是莖干類多肉植物的代表種之一,膨大的莖基形似古色古香的花瓶,十分奇特。可供植物園和一部分愛好者栽培。冬季休眠時最好維持10℃以L并保持盆土干燥。春到秋為生長期,夏末秋初開花,但生長期消耗水分仍不多,因而只能偶爾澆水。培養土要肥沃又排水良好,益底可放些腐熟的干牛糞或骨粉,以利開花茂盛。繁殖最好用播種,也可枝插繁殖但成活后無膨大的莖干。
58.白雀珊瑚(Pedilanthustithymaloides ssp.smallii)
大戟科白雀珊瑚屬植物。原產美國佛羅里達州南部和古巴。株高0.7—2米,基部分枝非常茂密。分枝圓形,之字形曲折。葉2.5—7厘米長、1.3—
3.2厘米寬,披針形至卯形,有尖,葉綠白色,葉背面中脈突出,有時葉上有不規則的白斑。托葉褐色。花紅色。本種分類卜有不同意見,有人認為它不是亞種而是種,也有人認為葉亡有白斑的只是栽培品種。
習性強健,生長迅速,在植物園溫室成叢栽培,觀賞效果極佳。它還是一種能源植物,體內白色乳汁可提煉汽油。栽培方便,冬季落葉,要節制澆水并維持5℃以上溫度。夏季可放室外栽培,春秋都必須追施肥料。繁殖用枝插
59.斧葉椒草(Peperomiadolabriformis)
胡椒科豆瓣綠屬植物。產于秘魯。肉質小灌木,莖10厘米長。葉頂端輪生,長5—6厘米、寬1.7厘米、厚0.6厘米,先端尖、基部棒糙形,一側中間圓弧形突出,另一側平直,弧形一側的邊緣較薄,有透明的條紋,平直的一側邊緣厚,整個葉就像一把斧子。帶粉的灰綠色。花序很長,花黃綠色。
葉形奇特,株形小巧,對光線要求不高,適合家庭栽培。栽植可用腐葉土和草炭土各l份混合。宜半陰條件。春秋兩季可充分澆水并遲施稀薄液肥。冬季維持7℃以上。繁殖用扦插。
60.帝玉(Pleiospilosnelii)
番杏科對葉花屬植物。原產南非開普省。非常肉質的卵形葉交互對生,基部聯合,整個株形像元寶。葉外緣鈍圓,表面較平,背面凸起,灰綠色有許多透明的小斑點。新葉長出后老葉慢慢皺縮,但有時一對老葉中疊生兩對小葉形成三對葉共存的現象。花具短梗,直徑7厘米,帶粉的黃色,午后開放,花期特長。
帝玉是番杏科多肉植物中的著名種類,以形態奇特、栽培困難著稱。作為對葉花屬的代表種,無論植物園和愛好者都應收集栽培。對有些愛好者來說越難種的種越是想種,以體現栽培者的技術水平,帝玉正是一個考驗栽培者的種類。
栽培帝玉的最大困難在于帝玉的休眠期特長,在一些地方,從5月下旬子f始進入休眠直至9月中旬結束。在此期間只要稍一疏忽就會腐爛。除了加強遮蔭通風外,應徹底斷水。老葉任其萎縮,力爭保住一對葉子。開花后抵抗力迅速減弱,雖然它不像有些景天科種類那樣花后即死,但度夏時會十分困難。因此如不是為了采收種子,一出現花蕾就應摘去。培養土宜用四分之三沙子加四分之一腐葉土。繁殖用播種,小苗階段抵抗力較好,有時在基部會出現側芽可掰取扦插。
61.青鸞(Pleiospilossimulans)
番杏科對葉花屬植物。原產南非開普省。葉對生,非常肉質,6—8厘米長、5—7厘米寬、l一1.5厘米厚。基部稍聯合,卵圓狀三角形,先端尖。葉色褐綠色,有相當明顯的透明小點。花l一4,黃色或梧黃色,有香味。
青鸞和帝玉一樣,形似元寶,但較展開。與帝玉明顯不同的是它習性強健,生長快,夏季管理不太困難,適合我國大部地區的愛好者栽培。
在盛夏時也要注意通風遮蔭,休眠期比帝玉短得多。冬季如能維持7℃以上則繼續生長。
62.雅樂之舞(Portulacariaafra f. variegata)
馬齒莧科馬齒莧樹屬植物。又名花葉銀公孫樹。是馬齒莧樹的斑錦品種。原種馬齒莧樹產非洲南部。多年生肉質灌木,原種馬齒莧樹在原產地可長到4米高,盆栽時較為矮小,而雅樂之舞更為纖細矮小。莖肉質,綠色中稍帶紅褐色,老株莖淺褐或灰白色。對生葉肉質倒卵形,1.2厘米長、1厘米寬,光滑,綠色中有黃白色斑塊。花很小,粉紅色。
雅樂之舞分枝見曲,花葉富有生氣,有枯木逢春的意境。對光線要求不高,十分適合家庭栽培。
喜溫暖,耐干旱,在散射光條件下也能長得很好。栽培要求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春和秋為快速生長期,夏季高溫時休眠不明顯但生長遲緩。扦插繁殖。
63.快刀亂麻(Rhombophyllumnelii)
番杏科快刀亂麻屬植物。產于南非開普省。肉質灌木,株高20—30厘米,莖有短節,分枝多。葉集中在分枝頂端,對生,細長而側扁,先端兩裂,外側圓弧狀,好似一把刀。淡綠至灰綠色。花大4厘米,黃色。
快刀亂麻葉形奇特,又是一個屬的代表種,植物園應收集栽培。也可供部分愛好者種植玩賞。
快刀亂麻在番杏科中屬于中等肉質的灌木,但栽培較同類型灌木狀種類要困難。夏季有短暫休眠,早春扦插成活的新抹抵抗力比老株強,所以要不斷繁殖更新植株。
64.圓葉虎尾蘭(Sansevieriacylindrica)
龍舌蘭科虎尾蘭屬植物。原產非洲熱帶地區。莖非常短,栽培中通常無莖。葉從根部叢生,圓筒形或稍扁,長l米以上,直徑3厘米,頂端急尖而且質硬,葉的其余部分肉質較軟。暗綠色有灰綠的條紋。花排列成總狀花序,60—70厘米長,小花白色。
圓葉虎尾蘭葉形似羊角,非常有趣,適合布置廳堂。小株也可供家庭盆栽。
喜充足和柔和的陽光,用沙壤土種植,盆要大并經常翻盆。繁殖可用葉剪成10厘米小段,晾干后插人士中,一般先生根后形成地下根莖,再在根莖上出新芽,因此新芽往往在盆邊鉆出土面。也可以分株但不能一下子分得過小,而是將葉和根莖過密的植株分成幾盆,待長得擁擠時再分。
65.金邊短葉虎尾蘭(Sansevieriatrifasciata 'Golden Hahnii'
龍舌蘭科虎尾蘭屬植物。為虎尾蘭的栽培變種。原種虎尾蘭產于非洲熱帶地區。多年生草本,具根狀莖,叢生。革質葉排列成低矮的蓮座狀,葉長圓形,長7一
10厘米、寬2.5—3厘米,灰綠色,葉緣乳白色或金黃色,非常美麗。花淡綠色。在虎尾蘭家族中,金邊矮生虎尾蘭株形矮,葉豐滿且有彩色鑲邊,除了冬天之外,生長都很迅速,且栽培方便。無論成叢栽植或作為花壇的鑲邊植株都非常有吸引力。冬季要維持較高溫度,否則葉色暗淡甚至腐爛。除盛夏期外都要充分見光。繁殖主要用分株。
66.金邊虎尾蘭(Sansevieriatrifasciata 'laurentii ')
龍舌蘭科虎尾蘭屬植物。也是虎尾蘭的栽培變種。多年生草本,根狀莖匍匐。每一根狀莖上長葉8一15片,葉劍形,長l米、寬6—7厘米,革質,直立,綠色中帶灰綠色暈紋,兩邊有寬度一致的金黃色鑲邊。花排成總狀花序,淡綠色。
本種劍葉硬挺,碧綠鑲金邊,色彩明快,觀賞性很強。無論廳堂會場居室都可以布置。
習性強健,除冬季可充分見光外,其余時節都應遮蔭。春到秋可充分澆水,生長旺盛期每半月追施一次氮磷鉀混合的稀薄肥料,但切忌氮肥過多。繁殖主要用分株,可在早春結合翻盆時在根莖處切開再種植。扦插成活容易,但新苗葉沒有金邊。
67.澳大利亞肉珊瑚(Sarcostemmaaustrale)
蘿蘑科肉珊瑚屬植物。原產澳大利亞的干旱地區。肉質灌木,體內有乳汁。莖直立或半直立,株高1—2米,莖圓柱形,分枝多,棍棒形,0.5—1厘米粗,肉質柔軟,綠或灰綠色,有時呈白色。葉鱗片狀,早落。花6—8朵聚生,花冠有兩層,輻射狀。
本種大多為無片葉,細長的枝條隨風搖曳,十分撫媚。來自大洋洲的多肉植物又十分稀少,作為地區性植物的代表種,植物園溫室應收集栽培。
栽植可用腐葉土、園土加粗砂混合。盆宜小,最好幾抹種一盆。冬季溫度維持在5℃以上。除盛夏外都應充分見光。春秋兩季可各施一次稀薄液肥。繁殖用扦插。
68.銘月(Sedumadolphii)
景天科景天屬植物。原產墨西哥。莖肉質,先直立后匍匐。葉披針形,先端有鈍尖,3.5厘米長、1.5厘米寬、0.6厘米厚。黃綠色,葉緣稍有點紅。花白色。
栽培繁殖都十分簡便,是大眾化的多肉種類,適合初學者和少年兒童栽培。
一般宜室內栽培,喜陽光和溫暖,但冬天只要不直接經霜受雪也很耐寒。過度寒冷時葉會皺縮,但春天即會復原。春到秋應充分澆水,冬季偶爾澆水,缺水時葉片也會皺縮。葉插繁殖相當容易。
69.小玉珠簾(Sedummorganianum 'Burrito')
景天科景天屬植物。又名圓葉翡翠景天。原種翡翠景天(松鼠尾)產于墨西哥。在栽培中產生了圓葉的變種。常綠肉質灌木,分枝從基部抽出,匍匐或下垂,長
50—60厘米、粗0.4—0.6厘米。葉串珠狀排列,近圓形,長1厘米、寬和厚都為0.7厘米,淺綠色,先端鈍圓。葉非常易脫落,接觸土壤即生根。頂生傘房狀花序,花6一12朵,深紫紅色。
本品種和原種翡翠景天葉的排列都成長長的串珠狀,酷似動物的尾巴,非常有趣。圓葉的品種更為秀氣,宜在室內作吊掛栽培。習性強健,喜陽光充足但也耐半陰,在室內散射光條件下生長良好。益栽宜用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如盆土板結或過度潮濕則容易引起葉脫落。冬季在盆土干燥條件下甚為耐寒,但如能維持10℃以上溫度,則繼續生長,此時葉更為珠圓玉潤:枝插和葉插都可以。
70.八千代(Sedumpachyphyllum)
景天科景天屬植物。原產墨西哥瓦哈卡州。矮性的肉質灌木,株高25厘米。葉圓柱形,灰綠色被白粉,在生長季節或在強烈的陽光下,葉先端呈紅色。葉長4
厘米、粗0.6厘米,葉往往松散地簇生在莖枝頂端,而實際上是從五個方向螺旋形自下往上排列,老株或生長不良時莖下部葉易脫落或萎縮,并有很多氣根出現。黃色花。本種葉形酷似一種常見的同屬種類—玉米石,但葉較玉米石長,葉灰綠被白粉和玉米石不同。和玉米石一樣都是小巧玲戲的盆栽佳品,適合家庭栽培。
喜陽光家足,但夏天在溫室栽培仍要遮蔭。如果盆土排水良好,可在晚春至秋天這段時間直接放室外栽培,雖然葉上白粉少一點但生長快得多。冬季時葉色更美麗,很耐寒。繁殖用枝插、葉插均可。
71.卷絹(Sempervivumarachnoideum)
景天科長生草屬植物。又名蛛網長生草。原產歐洲的高山地區,主要分布在法國、西班牙、意大利。植株蓮座形,蓮座葉盤很小,但易群生呈墊狀生長,因此在原產地每株占地面積較大。葉排列緊密,綠色中帶紅色,葉尖有白毛,在植株頂部聯結如蛛網。葉元柄,倒卵形;粉紅花,直徑2厘米左右。
卷絹是長生草屬的代表種,又是歐洲原產多肉植物的代表種之一,植物園應栽培作標本陳列。同時它又是小型盆栽佳品,適合家庭栽培。
生長較慢,主要生長期在冷涼季節。夏季應保持冷涼通風并適當節水。栽培宜用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性耐寒,冬季應在冷室過冬。
繁殖用播種或分株法。
72.紫章(Seneciocrassissimus)
菊科千里光屬植物。又名魚尾冠。產于馬達加斯加島南部。多分枝亞灌木,高50—80厘米,莖枝表面粗糙,殘留老葉脫落后的鱗狀物。葉卵形,4—6厘米長、2—3厘米寬,有短尖,淡綠色,葉中脈下部稍呈紅色。花序高50一100厘米,花黃色。
本種是中型灌木,在植物園溫室可地栽布置。習性強健,病蟲害少。可用一般腐葉土栽培,春到秋要充分澆水,夏季不休眠。
73.泥鰍掌(Seneciopendulus)
菊科千里光屬植物。原產東非及阿拉伯地區。肉質灌木,莖具節,圓筒形但兩端尖,匍匐性,接觸土壤即生根。每節最長30厘米,直徑1.5—2厘米。莖表皮灰綠或帶紅褐,有深色的縱向線條紋。葉線形,圓筒狀,僅0.2厘米長,夏季脫落。花梗垂直向上,頭狀花序直徑3厘米,花橙紅或血紅色。
泥鍬掌又名初鷹,外形特殊,開花美麗,非常引人注意,可用淺盆栽植,讓莖枝延伸盤旋用來點綴書桌、幾案,別有情趣。
喜溫暖和陽光充足,室內擺放時一定要有陽光照射。夏季休眠要節制澆水,平時施肥要謹慎。土中可混入較多的粗砂,盆面最好也要鋪沙,有條件時直接栽在砂床中生長的比盆栽的好。冬季最好維持10C以上溫度,但如保持盆土干燥和陽光充足也能耐3—5℃的低溫。扦插繁殖。
78.稀寶(Trichodiademastelligerum)
番杏科仙寶屬植物。產于南非開普省。肉質亞灌木,株高20厘米,具細長無毛的莖。對生葉棒狀,排列較稀,長1—1.5厘米、直徑0.5—0.6厘米,淡綠色,葉表面密布透明小點(實為貯水大細胞),葉頂端有5—10根白色或褐色的剛毛。花很大,淡紫色。
本種細長的蔓生莖茂盛又清雅,用于溫室布置砂床邊緣或吊掛栽培別有情趣。開花大而多,給秋天的多肉植物溫室帶來不少生機。居室布置窗臺陽臺也相當適宜。
栽培容易,老株宜更新,否則枝條零亂、開花稀少。夏天休眠雖不太明顯,但高溫時過度潮濕也會引起枝葉腐爛。扦插繁殖為主。
79.阿房宮(Tylecodonpaniculatus)
景天科奇峰錦屬植物。產于納米比亞和南非。植株非常肉質。株高1.5米,具很粗的肉質莖,尤其基部更膨大,在原產地直徑可達60厘米。分枝多,有形狀不一的膨大的節狀物,具易剝落的木栓質表皮,黃色。葉多數,簇生于分枝頂端,綠色一一黃綠色,長5—11厘米、寬2.5—4厘米,肉質,休眠期葉脫落。花序高60厘米,紅花,外瓣有毛。
阿房宮株形奇特,栽培較困難,非常稀有,可供植物園作珍貴標本栽培陳列。
栽植盆要大,土壤要求疏松透氣又具相當的肥分,不宜翻盆過多。冬季維持10℃以上。
80.碧雷鼓(Xerosicyosdanguyi)
葫蘆科沙葫蘆屬植物。產于馬達加斯加島。肉質灌木,莖直立或匍匐,高50厘米,基部分枝,枝條不太肉質,細而圓。葉互生,肉質,被白霜的綠色,橢圓形,長4厘米、寬3.5厘米,具0.8厘米的葉柄,葉正面中間稍凹,無毛。花極淡的黃綠色。
葫蘆科的多肉植物是近年才被引入我國的。碧雷鼓葉形奇特,繁殖相對較容易,可供植物因作標本栽培陳列。
性喜溫暖和陽光,冬季應維持10℃以上。宜用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種植。繁殖用扦插或播種進行
多肉植物冬季種植養護
冬日嚴寒,大多數多肉植物都處于休眠期,此時植物生長緩慢,應減少澆水或斷水,以防止過多的水分導致爛根。多肉植物分為冬季種和夏季種,不同習性的多肉植物需要區別照料才可以度過寒冷的冬日。冬季種 冬季種多肉植物的習性是冬天照常生長,夏日有休眠。 冬季種多肉植物主要類別有(請對號入座): ——百合科 (Liliaceae)—— 十二卷屬(Haworthia)常見有條文十二卷,金城,龍麟,玉扇,萬象,寶草,玉露,壽等。 玉露(網絡圖片) 月份 —— 澆水分量 一月份(January) —— 極微量(extremly few or)或斷水(stop watering) 二月份(Feburary)—— 微量(few) 蒼角殿屬(Bowiea)常見有蒼角殿等。 蒼角殿(網絡圖片) 沙魚掌屬(Gasteria)常見有虎之卷,子寶,臥牛,照姬,恐龍等。 臥牛(網絡圖片) 月份 —— 澆水分量 一月份(January) —— 微量(few) 二月份(Feburary) —— 少量(fair) ——景天科 (Crassulaceae)——青鎖龍屬(Crassula)常見有巴,玉椿,綠塔,都星,呂千繪,星乙女,龍宮城,麗雀,紀之川等。 紀之川(網絡圖片) 月份 —— 澆水分量 一月份(January)—— 少量(fair) 二月份(Feburary) —— 多量(lot) 銀波錦屬(Cotyledon)常見有熊童子,鐘鬼,奇峰錦,萬物相,阿房宮,沙珊瑚等。 熊童子(網絡圖片) 月份 —— _ 澆水分量 一月份(January) —— 少量(fair) 二月份(Feburary) —— 少量(fair) 景天屬(Sedum)常見有銘月,玉珠簾,乙女心,虹之玉,姬(竹)世,圓葉萬年草等。 虹之玉(網絡圖片) 月份 —— _ 澆水分量 一月份(January) —— 極微量(extremly few or)或斷水(stop watering) 二月份(Feburary)—— 極微量(extremly few or)或斷水(stop watering) ——番杏科 (Aizoaceae)—— 生石花屬(Lithops)常見有生石花,花紋玉,日輪玉,朱弦玉,李夫人等。月份 —— 澆水分量 一月份(January) —— 多量(lot) 二月份(Feburary) —— 多量(lot) 天女屬(Titanopsis)常見有天女,天女冠,天女簪等。一月份(January) —— 多量(lot) 二月份(Feburary) —— 少量(fair) 夏季種 夏型種多肉植物的習性是夏天照常生長,冬季有休眠停止生長,一月、二月的澆水量為極微量或斷水。夏季種多肉植物主要類別有(請對號入座): —— 景天科 (Crassulaceae)—— 伽藍菜屬(Kalanchoe),常見有唐印,江戶紫,月兔耳,仙女之舞,扇雀等。青鎖龍屬(Crassula)常見有花簪,若綠,神刀,花月,火祭,青鎖龍,落日之雁等。 石蓮花屬(Echeveria)常見有月影,大和錦,黑王子,吉娃蓮,錦晃星,玉蝶,旭鶴等。 女雛(網絡圖片) ——龍舌蘭科(Agavaceae)—— 龍舌蘭屬(Agave),常見有龍舌蘭,雷神,吹上,王妃世之雪等。 虎尾蘭屬(Sansevieria),常見有虎尾蘭,短葉虎尾蘭,姬葉虎尾蘭等。——蘿摩科(Asclepiadaceae)—— 水牛角屬(Caralluma),常見有紫龍角,劍龍角,龍角,阿修蘿,赤縞牛角等。 苦瓜掌屬(Echidnopsis),常見有青龍角等。吊燈花屬(Ceropegia),常見有愛之蔓,綠雨等。 樹眼蓮屬(Dischidia),常見有巴西之吻等。 火星人屬(Fockea),常見有京舞妓,圓葉富根草等。——葡萄科 (Vitaceae)—— 白粉藤屬(Cissus),常見有翡翠閣,圓莖翡翠閣等。 葡萄甕屬(Cyphostemma)常見有葡萄甕,葡萄杯,象足葡萄等。
多肉植物怎么種,初級多肉愛好者養殖攻略
多肉植物顧名思義,是因為植物多水多汁才叫多肉植物,多水多汁就說明植物本身有很多的水分,了解了這一點還是比較重要的,它們和草本植物是不一樣的,生長期草花基本是1到2天就要給水了,而多肉植物本身就有很多水分儲存著的。
初級愛好者可以根據植株的狀態,土壤的干燥程度,來給水,話是簡單,具體操作起來還是比較講究的,正常生長中的景天植物,一般可以通過葉片觀察,如果土表又干,葉片在正常生長的情況下也有點輕微發皺,顯得不精神,這個時候基本就可以給水了。這樣操作對于不懂的新手來說還是有點幫助的,如果已經熟悉點的愛好者,給水基本是盆土干透就可以給了,一個月可以用多菌靈等稀釋后澆一次,這樣可以防止病菌的入侵(這是健康生長中的帶葉片的多肉植物的給水,也就是有的初級愛好者直接帶盆買回家的情況下的給水)。
現在網購這么發達,一般發快遞的基本是沒有土的植物,這樣的植物收到后,對于初級愛好者來說是一個頭大的問題了,首先用什么土呢,這個問題沒有一定的標準,土壤要求透氣就可以,不過新手最好不要用菜園土或者花壇里的土,因為這些土澆水后容易結冰,導致植物根系不透氣死亡或者爛根。透氣的土壤其實在我們身邊有很多,如:河沙(需要洗干凈,去掉粉末,顆粒1到5毫米都可以具體看植物的需要)煤渣(弄碎后去掉粉末,然后洗去粉塵,顆粒大小一般為1到3毫米,大的可以放在盆底)還有就是紅磚,這個需要大力氣敲碎,弄成小小的3毫米的顆粒(曾經看到花友這么弄過)這些都是我們平時身邊唾手可得的植料,這些植料可以混合少量的泥炭或者不混合泥炭,都可以養多肉植物。
很多花友會問了,我這個城市沒有河沙和煤渣,嘿嘿,除非你生活的城市不是中國,在我們身邊的工地,到處都是河沙,不過最好不要弄到海沙,因為海沙有很重的鹽份,淡水沙才是天然的,一般內陸基本是淡水沙,沿海城市基本是海沙,去工地問人家要點,人家都會給的。其次就是煤渣啦,煤球在中國的每個城市都可以看到的,只是現在的大城市里因為環境的問題,已經淘汰了煤球爐,可是在你們身邊有很多的早點攤,夜市,小飯攤,食堂,都可以看到它們的,是燒過的煤球(百度可以查看到圖片,風箏的博客也有博文的),不是燒過的原煤渣,這些地攤的煤渣弄碎(很多花友反應,煤渣踩碎后都是粉末,那是因為煤球的質量不好,泥土太多,所以只能多弄幾個煤球了)過篩后洗洗去掉火氣,晾干才可以用的。再有就是赤玉土,浮石,硅藻土,鹿沼土,蛭石,珍珠巖,泥炭,這些花市,淘寶都有的賣的。土壤品種多了,可以都混合在一起,也可以單獨一種植料養植物,無論是混合的還是單一的,土壤透氣就可以。
什么是透氣呢,也就是說,你水澆下去盆底馬上就流出來了。這樣是最理想的,根據植物的不同添加點泥炭什么的。用什么植料根據自己的習慣,沒有規定一定用什么,所以初級愛好者只要植料配的透氣,澆水下去盆底馬上出水,這樣就可以了。嘮叨了半天,起碼的植料應該有個大概的認識了吧,也不用天天問用什么植料好,風箏的植料:煤渣混合少量泥炭、純煤渣、純河沙或者河沙混合少量泥炭,有的時候會加點珍珠巖或者蛭石。
接下來就說說盆了,盆其實沒有講究,塑料的,鐵的,木頭的,瓷的,紫砂的,只要能夠想到的容器,都可以用來種花。不過它們要求一點,盆底要有透水的孔,如果沒有透水的孔,水分很難控制,雖然現在很多的MM都喜歡用玻璃杯酒杯什么的,短暫的沒有孔,平時注意澆水,還是可以存活的,如果是長期的愛好最好換有透水孔的。盆不是最關健的,風箏的盆有各種各樣的,有陶的,瓷的,紫砂的,塑料的,有紙的,平時吃的巧克力盒,冰激凌盒,只要可以裝點土的都可以用來養花,根據植物的根系選擇相應高度的盆。
給水。。。。。。前面說的土和盆都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澆水了。當你選擇了好的土好的盆,澆水沒有把握好,一樣會有損失的。先就拿準備上盆的裸根植物來說吧,一般要上盆的植株,在修根晾干傷口后才能上盆,盡有可能的用微濕的土上盆,不要給水,什么是微濕的土呢,很多剛剛入門的花友沒有尺度來衡量,怎么才微濕呢,用我們的手來感覺,混合好土后,給點水,把土弄到手捏起來成團,松開手土就會散開,這個狀態就可以了,如果把握不好,就是用手抓土,手上沒有濕漉漉的感覺,而土壤看起來是濕的,這個時候的土給植物上盆是最好的,土里混合點干的多菌靈粉一起攪拌,可以起到發根后抑制細菌侵襲毛細根,如果要添加呋喃丹或土蟲丹類的預防用藥時,在混合好微濕土后,倒入預防用的藥,用東西攪拌勻勻就可以待用了。微濕土上盆后的植物,一般在陰涼通風的地方,大概5到10天基本會干透,這個干透要根據季節和環境來定。
干透后的盆土,就可以給第二次水了,這次的給水是比較重要的,可以用多菌靈的水或者純凈水,沿著盆的周圍澆一圈,讓水分可以慢慢滲透到植株根部去,這樣剛剛發根的毛細根就不容易再次干枯了。第二次的給水根據植料的透水性來給多少,如何判斷呢,也就是說這次的水給后,水分是可以慢慢滲透到植物的根部為宜,這個度初級愛好者可能不一定好把握,不過水里混合了多菌靈,水分給多點點也不會有太大問題,新手最好是少點水,萬一手一抖給多了,就容易爛根啦。相對于剛剛上盆的植株給水,還是問題不大的,多點點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通風好一般是沒有問題的。
最最難把握的就是休眠后的植物的給水了,很多的多肉植物在夏季和冬季的高低溫期都會休眠,特別是今年的夏季,那個熱啊,超過了以往,因為溫度太高,很多植物在休眠中因為抵抗力不夠死亡了,有的抵抗力好的,到了秋季溫度慢慢下來后,因為沒有把握好澆水的幅度和量,引起大量死亡的花友不在少數,老手也不一定能夠幸免,夏季這個給水南北環境不一樣,給水幅度給水的量都不一樣,不同的植物給不同的水,說起來三天三夜也說不完,這里風箏說個能夠容易上手的方法。
在夏季溫度慢慢往下滑的時候,一定要忍住,管好自己的手,不要看天氣預報10天內都是低溫,天氣預報不一定準確的,到了夏末,雷雨的多發期,給水就要注意了,夏末的植株經歷了酷暑是非常的渴的,這個時候我們不能一次讓它們喝飽,為什么呢,就像我們運動一樣,激烈的運動后,我們也會感覺到非常的渴,因為運動出了太多的汗,這個時候就需要補水,如果一下子喝太多,我們也一樣接受不了,必須分幾次,才能夠慢慢解渴。植物也一樣,夏季消耗的是營養和水分,這個時候大水,植物就歡快了,拼命吸水,一下子,葉片也飽滿松動了,多余的水分又散不走,溫度微微高點就從根部一直爛到植株的頂端,這也是為什么很多花友過完了夏天,到了秋天還會掛很多植物的原因了,淋雨也掛澆水也掛。
具體的做法應該是,溫度下來后,先別急著給大水,這個時候的植物是最需要水分和營養的,我們只能循序漸進的給水,經過了夏天的植株都是比較虛弱的,抵抗力不是太好,給水的時候稀釋點多菌靈水澆比較保險,不要一次給太多,很多初級愛好者不知道什么是循序漸進,這里解釋一下,循序漸進澆水,比如當我們第一次澆了大概盆土6分之一水分,也就是說土層下1厘米有水分,等干透后,可以澆水2到3厘米土層濕潤,再等干透盆土后,澆水5到6厘米土層濕潤(也有花友用滴來計算,總的說來無論怎么澆都是可以的,每個人的方法都不一樣),循序漸進是根據植物的狀態來給水,把握這個度要經過漫長的經驗積累,俗話說:澆水十年功,
說的就是澆水是要靠經驗來積累的,一般花友家的植物,經過了適應期,澆水還是很好掌握的。多觀察,多問,是初級愛好者所要經歷的,不同植物不同給水需求,都是在養殖過程中慢慢積累的,地域氣候都影響著植物水分的需求。
風箏希望所有的多肉愛好者在購入植物前或者購入后先多看看有關資料,起碼知道個大概,這樣你的植物就不會在懵懵懂懂的時候死亡了。對于不熟悉的品種,寧可少點水,慢慢養,不要急功近利,想一下子養多大。只要植株不死亡,一年下來,基本的習性就弄明白了,來年就可以正常的管理啦。如果能夠做個筆記,對長期的管理還是有非常好的幫助的。以上這點就是大概的給水情況,具體的品種具體的對待,等著花友自己來熟悉了。
不要生搬硬套,資料都是死的,不一定適合你們的生長環境,要靈活的變通,這樣才可以把植物養的更好。休眠期的水分就更少了,既然休眠了,只要維持根系不過分干枯死亡就可以的,少量的水分還是必須的,家庭養的一般多肉,因為盆小,土少,如果整個休眠期不給一滴水,有的品種就會徹底的死亡了。關于給水這點花友要根據自己的環境多參考資料來靈活掌握啦。
說了土、盆、水,接下來就要說說植物了,現在網絡的發達,很多外來的植物也很多,買多肉的渠道也越來越廣了,對于初級愛好者,新到家的植物該怎么處理呢,風箏簡單的來說說吧。
多肉植物,一般賣家在發貨的時候基本是會脫盆發的,一來是為了運輸安全,二來可以避免病菌隨著盆土的遷徙到新的主人家,一般經過長途運輸的植物在發貨前,賣家都會晾晾軟,一是為了好包裝,不容易掉葉片,二來是脫一部分水分,這樣在長時間的快遞途中不容易腐爛。缺水的植物更加好養活,別看收到貨軟噠噠的,風箏一般收到貨都會看的,對于太飽滿的基本會修根晾個幾天,如果是塊根,修根后晾的時間會更長,一個月到2個月都可以,只有脫水了,新根才會發的快,道理很簡單,植物渴了,就必須喝水,要喝水就必須出根,它們都是靠根吸收水分的。如果飽滿的植物入盆,馬上給水或者盆土太濕,新根是不容易一下就長出來的,因為植物本身就不怎么缺水,你再讓它們喝水,怎么喝的進去啊,如果盆土過于濕潤,也就爛根了。這也是很多初級愛好者的一個誤區,總想著植物越飽滿越好,因為我們網購的植物來源于不同的地方,如果是自然養殖的狀態,飽滿的植物給點水,還是可以接受的,如果對于來自高溫高濕(如溫室大棚,或者大水大肥養的)地方出來的植物,那脫水就是必須的,不然水大很容易就爛,景天植物還好,快遞路上基本也就脫水差不多了,如果是對于球體、瓦葦、塊根類的,這些非常肉質化的多肉來說,回家修根晾曬就成了必須做的,3到5天不一定保險,因為我們不一定知道它們來自何方,脫水后才能更加有利于植株的重新生長,才能更加快速的適應我們的生長環境。
當有了新的植物有很多花友就來問風箏了,上盆后可以給肥料嗎,親,你能不能先悠著點,雖然風箏也想把植物養的更好更大,對于剛剛上盆還沒有太服盆的植株來說,給肥料還是比較不適合的,根都沒有長好,你給肥料它們能夠吸收嗎?一般在植物長的比較穩定的時候是可以少量的給點薄肥,肥料一般有緩效肥,水肥,綠肥等。有時候風箏會給有的植物上點水肥,這個好操作,混合在水里給點就可以,再有就是緩效肥,這個還是比較好的,播種的時候也可以混合在土里,丟在土表幾粒就可以,比較方便。綠肥風箏倒是從來不用的。多肉植物一般的都是生長在比較貧瘠的砂質土壤里,幾乎沒有什么營養的,靠的就是雨水的滋潤,雖然它們沒有營養,可是長的卻非常的健康,顏色也更加的自然和漂亮。有花友會擔心了,沒有了營養它們還怎么生長啊,嘿嘿,其實在水里,在土壤里,空氣中都有它們需要的生長元素,這點不用擔心,雖然我們沒有給什么肥料,可能養的植物沒有別人的大,沒有別人的壯,可是它們一樣會開花,會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變化,還有就是更加的健康皮實,大水大肥的植物,風光只能是暫時的,有可能會在某個惡劣的天氣下夭折了。2013的高溫,不少花友的損失應該會比往年都大吧。
再來說說光照,是植物都需要陽光,但是不是所有的植物都喜歡強烈的太陽光的,很多初級的愛好者會問風箏,剛剛上盆就可以曬嗎,是啊,植物是需要陽光,可我們也要等它們長穩定了才見陽光啊,如果我們迫切的讓它們見陽光,不但根系長不好,連植物的本身可能都會慢慢的脫水死亡。應該等它們在陰涼通風的環境下先長好根,循序漸進的見見陽光,等適應了才可以在太陽下曬曬。生長期的多肉植物一般都是需要陽光的,休眠期的時候還是要避開烈日的照射,如夏天,很多的多肉植物休眠都是會休眠的,這個時候要做的就是遮陽,通風,且少水,這次風箏的摩旅,出去了5天,回來就看到遮陽網被大風吹開了一個口子,口子下的生石花、景天全部曬白,曬干了,耐曬的品種都曬的焦了葉片和曬傷,恢復卻要很長的時間了。當然,夏天生長的耐曬植物也很多,如強刺的仙人球,這個就可以在烈日下暴曬,不暴曬就長不好,不漂亮,如風箏的大紅鷹、帝王丸,在2013年如此的高溫下,水泥土表都能夠煎熟雞蛋的溫度下,顯得越發的健康和皮實,漂亮。每個花友可以根據自己的居住環境,給予植物相應的光照,如果實在因為環境不好,缺光,就只能人工補光了,補光的燈市場上很多的,冷光,熱光都可以,對于要開花的植株用熱光源能夠促使其開花,人工授粉。有了足夠的光照植物才會健康漂亮的生長。
順便來說說播種吧,現在有的初級愛好者一上來就開始播種,這無可厚非,在現在植株價格居高不下的情況下,選擇播種是一個比較好的方法,對于新手來說,還是較為困難的,因為播種的植物頭半年比較難帶,一旦出現斷水就可能全軍覆沒了,管理上比較的精細,如做好盆土的消毒,預防細菌的侵襲。頭半年育苗盤的土不能過于干燥,要經常性的用多菌靈的水噴霧,通風,并且散射光,慢慢直射光,注意不能曬傷小苗,溫度高出現僵苗就比較麻煩了。苗期的管理只要把握好了光照和濕度,基本就可以慢慢帶大的。播種繁殖的具體細節可以參考風箏的播種的博文。
最后來說說多肉的病蟲害吧,這個問題還是比較麻煩的,一般風箏是在土里混合土蟲丹或呋喃丹來預防,對于新手,到了夏季和冬季,爆發的病蟲害就多了,一是沒有預防,二是不知道從何處入手。一般做了預防的植料是不容易得病蟲害的,但是這不能說一勞永逸,入夏和入冬的時候還要給所有的植株噴一次阿維菌素或者是速蚧清、蚧必治等除蚧的藥物。帶粉的不要噴霧,可以給點藥水灌根。這樣就可以起到很好的預防。新手最容易中招的就是紅蜘蛛和粉介了,有的花友直接連盆都丟了,嘿嘿,這不是治根的方法,因為只要養植物,就有可能還會有粉蚧紅蜘蛛,一定要做好預防,有了病蟲害用具體的方法來去除,這才是根本,可以去參考風箏介紹粉蚧的博文。
打開了話匣子就要收不住了,邊寫博文花友邊不斷的詢問問題,嘿嘿,風箏不是萬能哦,很多知識風箏也不清楚的,需要和廣大的多肉愛好者共同進步共同學習。
多肉植物有的品種長的慢有的長的快,它們都能夠帶給我們不經意的驚喜,養多肉植物的宗旨不是它們能夠長的多快多大,而是它們能夠給我們展示大自然的美。養著它們能夠帶給我們身心的愉悅,在鋼筋混凝土里能夠找到一方屬于心靈的凈土,養多肉久了脾氣性子也會慢慢發生改變的,沒有耐心的也可以變的很有耐心,這就是多肉植物帶給我們的快樂帶給我們的魔力,短暫的挫折我們不要棄妥,風箏會和大家一同進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