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歲老太太,左側大腿疼痛麻木三十多年,經過了無數次的治療,藥物,理療,針灸,推拿,一直沒有效果。做了核磁共振,也有椎間盤突出,作為最后的一招,醫生準備給予腰椎手術治療了,患者也能接受,畢竟三十年麻疼下來的不適,也只能接受手術治療了。
患者找過來,想讓我幫她手術。雖然說有明確的腰椎間盤突出的影像學證據,但還是給她仔細檢查了一下身體。腰部壓痛放射痛,直腿抬高試驗,腱反射減弱這些腰椎間盤突出癥幾乎必有的癥狀,患者一概沒有。疼痛麻木的位置在左側大腿的前外側,局限在巴掌大的一個區域,其他部位感覺一切正常。查下來在髂前上棘內側有個明顯的壓痛點。由是,我們意識到,癥狀應該不是腰椎間盤突出引起的,而是股外側皮神經卡壓導致。局部封閉后效果也比較一般,于是果斷做了股外側皮神經卡壓的松解手術,術后一切癥狀消失,患者和子女非常開心。
股外側皮神經自腰大肌外緣走出,在髂肌表現,肌筋膜之下走向外下方,在髂前上棘內側越過旋髂深動,靜脈,于腹股溝韌帶外端附著點下后方通過,進入大腿,穿過縫匠肌和闊筋膜,分布于大腿外側,其下端可達膝關節附近,支配大腿外側面皮膚的感覺,
股外側皮神經在髂前上棘下穿過腹股溝韌帶時,幾乎由水平位驟然轉變成垂直位下降,穿過縫匠肌處時可有變異,在骨盆內行程長,出骨盆入股部形成角度,入肌途徑有變異,因此,多種因素可導致神經卡壓癥。
股外側皮神經卡壓后的癥狀,表現為大腿前外側的疼痛,麻木,具體位置就是,把手掌掌根放到腰帶下面最高的一點骨頭處,手掌緊貼大腿,整個手所覆蓋的區域,一個巴掌大小的麻木疼痛區。
如果患者僅僅表現在這個位置的癥狀,沒有小腿的癥狀,那就要當心不要誤以為成了腰椎間盤突出。畢竟六七十歲的老人,做個核磁共振,多少都能發現有椎間盤突出,不能僅僅依賴片子就做出判斷,查體看一下癥狀是否和突出情況相符,才是最重要的。
絕大多數股外側皮神經卡壓都不是太嚴重,或者局部封閉就會有很好的效果,最終需要手術治療的少之又少,因此,下定手術的決心也不易。但是經過反復查體,我們確認診斷后,給老太太做了股外側皮神經的松解,術中明顯看到神經在轉出髂前上棘的地方被腹股溝韌帶卡壓,神經纖維明顯變細了。
試想,假若按照片子看到的腰椎間盤突出做了手術,術后患者的疼痛麻木依舊存在,患者將會多么痛苦。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門診很常見的疾病,很多人多少都有些癥狀,這樣一來,更容易有一些類似癥狀的疾病會被誤診為腰椎間盤突出癥,所以精細化每一種疾病在癥狀體征和影像學上的各自特點,是準確診斷,避免誤診漏診的關鍵。
關注骨科疾病,關注脊柱健康,關注公共號 脊柱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