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人情往來是為人處世的一種修養。
不占便宜是教養,人情往來是修養!
來源|網絡
01
'從小我媽就教育我不要隨便拿人家東西,長大后我更明白欠了人情是要還的。'
記得有一次坐高鐵上鄭州,身上帶了點小餅干,包裝也好看。當我正吃得不亦樂乎,發現過道上一個小妹妹盯著我手里的餅干,一臉渴望。我被她的樣子逗樂了,隨手拿了一包說:“小妹妹,拿去吃吧。”
本來她已經向我伸手,最后反而又縮了回去,臉上的表情變了又變,仿佛做了一番激烈的心理斗爭。對我說:“媽媽說不能隨便拿人家的東西,哥哥我不要了?!?/span>
我說:“那你跟我說謝謝,說了謝謝就不是隨便拿了呀。”小姑娘甜甜地跟我說了聲謝謝,接過我的餅干,興高采烈地跑了。
沒過多久,小姑娘又回來了,手里拿了個大蘋果,對我說:“哥哥,吃蘋果?!?/span>
我說:“哥哥不吃,但哥哥謝謝你?!?/span>
小姑娘說:“媽媽說了,拿了別人的禮物,也要給別人禮物。你不要我就不走啦。”
我說:“好好好,哥哥收下了,謝謝你的禮物?!?/span>
這件事情給我留下了特別深的印象,這么小的姑娘都知道占人便宜不對,我想這便是教養吧。竟也知道“人情往來”這回事!
還有一個故事想必大家也知道:關于“父親用三碗雞蛋面教會孩子不占便宜的意義“。
02
一天早上,父親做了兩碗荷包蛋面條。一碗蛋臥上邊,一碗上邊無蛋。端上桌。
父親問兒子吃哪碗?
“有蛋的那碗?!眱鹤又钢胝f。
父親說:“讓我吧!孔融七歲能讓梨!你都十歲了!”
兒子說:“他是他!我是我!不讓!”
父親試探的問:“真不讓?”
“真不讓!”兒子回答堅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把蛋咬了一半,表示給這碗面注冊了商標。
“不后悔?”父親對兒子的動作和驚人的速度十分驚訝,但忍不住又問了最后一遍。
“不后悔!”為了表示堅不可摧的決心,兒子把最后剩的也吃了。
父親默默的看著兒子吃完,自己端過無蛋的那碗,開始埋頭苦吃。爸爸碗里藏了兩個蛋,兒子看得分明。
父親指著碗里的兩個蛋告誡兒子:“記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兒子一臉無奈。
03
在一個周日的上午,父親又做了兩碗荷包蛋面條。情景再現,一碗蛋臥上邊,一碗上邊無蛋。父親若無其事的問:“吃哪碗?”
“我十歲了,讓蛋!”兒子說著,拿過了沒蛋的那碗。“不后悔?”父親問。
“不后悔!”兒子回答堅決。兒子吃的很快,面見底也沒看見蛋。父親端過剩下的有蛋面,吃起來,兒子看見上面有一個蛋,更沒想到的是下面還有一個蛋。
父親指著蛋說記住:“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大虧!
04
又過了數月,道具還是跟原來一樣。父親問:“吃哪碗?”
“孔融讓梨,兒子讓面。爸爸是長輩!您先吃!”
“那我不客氣了?!备赣H果真不客氣的端起有蛋的面。兒子平靜地端起無蛋的面,一碗面很快見底。
兒子意外發現自己碗里也藏著蛋。
父親意味深長地對兒子說:“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不會讓你吃虧。”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看似“吃虧”的事,實則是幫孩子傳送“教養”和“修養”的道理。而這兩種人在社會上不會混的很差。
實際上這么多年來,我養成了一個習慣——不隨便占便宜,假如非拿不可,最低限度也會說一聲謝謝。
讀書那會兒,同學說誰誰誰生日請吃飯,問我去不去。我搖搖頭,說:“我和他不熟,去白蹭人家飯不太合適吧?”我同學“大義凜然”地說,有便宜不占太傻,非拉上我去。
俗話說吃人嘴短,拿人手軟。我還是在路過精品店的時候買了一份小禮物。到地方的時候,主人看到了,說我太客氣。一頓飯賓主盡歡,他特意留下了我的聯系方式。后來,我們倆關系變得特別好。
有一次我問他:“咱倆咋會成朋友的,明明原來一點交集都沒有?”
他說:“當年就你一個跟我關系不熟還帶著禮物參加我生日聚餐,我知道你這人有心還不愛占便宜。這樣的人當然值得交?!?/span>
世間的所有情感,都是一種儀式。通過“不占便宜”“人情往來”這樣的儀式,我們讓彼此知道“我記得你、我在乎你、我需要你”。
不是說“重要的不是你輝煌的時候有多少人知道你,而是你落魄的時候有多少人記得你?!睉{什么人家會記得你,憑的就是人情往來這樣的儀式。懂得人情往來是為人處世的一種修養。
曹雪芹在《紅樓夢》里寫道: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通曉待人處事的方法,走到哪里都會有人記得你。所謂來而不往非禮也,有來有往大家關系才更緊密啊。
有人說我連自己都管不好,還管得了人情往來?
“窮則獨善其身”,所以,你人窮可以,但別占人便宜,這是你獨善其身的教養。
達則兼濟天下”,人情通達禮尚往來,這是你為人處世的修養。
“教養”和“修養”是孩子一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課程,每個父母都應該以身作則。培養孩子這樣的品性和素質。這樣的孩子才會走的更高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