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什么時間種植最好?畝產量是多少?什么時間收獲?百合異名白百合,蒜腦藷。為百合科植物百合、細葉百合、麝香百合及其同屬多種植物鱗莖的鱗葉。味甘、微苦、性平。入心,肺經。具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的功效。治肺癆久嗽,咳唾痰血,熱病后余熱未清,虛煩驚悸,神志恍惚;腳氣浮腫等癥。
百合栽植前要選擇種球,通常要求種球質量達30~50克。長江流域于8月下旬~9月下旬下種;長江以南各省冬無嚴寒,故以秋植為好,雖當年不出苗,但在土中發根,翌春出苗早、發棵快,栽植密度根據品種而定:宣興酉含行距乃厘米、株距20厘米,龍牙百合行距40厘米、株距20厘米。按行距開栽植溝,深為10~15厘米,鋤松溝內底土,然后按株距栽下種球,并在種球四周填細土,后再覆上,厚度為種球高度的3倍。
在秋季種植后,至翌年春季才萌發,故可套種蔬菜等作物,套作收后或百合出土前中耕松土一次。生長中期再中耕除草1~2次,并進行培土,以防鱗莖裸露,鱗片變綠。
收獲百合需待地上部己枯萎時進行。南方約在8月中旬,這時收挖不僅產量高,而且耐貯藏。收獲應選晴天進行,土壤過濕時不宣收挖,否則容易發生腐爛。鱗莖挖出時剪切去地上部分和須根,隨即搬入室內,以免陽光照曬引起鱗片干燥和變色。每畝產量100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