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任老師的新書是一部深度解讀巴菲特投資思想的典藏,影響了一大批普通投資者和職業投資人對巴菲特理念理念,和投資方法的認知。近十年廣大投資者對巴菲特投資理論誤讀的集中解讀,任老師在幫助投資者穿過迷霧,尋找到巴菲特真正的投資理念。
看完本書后更加準確地認識及掌握巴菲特的投資精髓,如巴菲特最大的核心競爭力至于善于用保險公司之浮存金以提供一個低成本的資金來源,巴菲特的能力邊界,有所為以及有所不為,內在價值評估方法的實際運用,績優以及優質企業之分別,如何享受巴菲特的快樂投資等。閱讀這本書能更準確地認識巴菲特的投資精髓,巴菲特的最大的核心競爭力在于善用保險公司之浮存金以提供一個低成本的資金來源、巴菲特的能力邊界、有所為有所不為、內在價值評估方法的實際運用、績優及優質企業的分別、如何享受巴菲特的快樂投資等。重新認真讀任老師重新出版了奧馬哈之霧(珍藏版),而且新版增加了對33個霧新討論。在世面上好多誤讀了巴菲特的投資思想體系,任老師解讀巴菲特投資體系的真相。圍繞巴菲特投資框架的"七層塔",用99個誤讀,全方位解讀和還原真實的巴菲特投資體系
塔層1 將股票視為生意的一部分
塔層2 正確對待股票價格波動
塔層3 安全邊際
塔層4 對"超級明星" 的集中投資
塔層5 選擇性逆向操作
塔層6 有所不為
塔層7 低摩擦成本下的復利追求
把股票看作許多細小的商業部分,這是這座七層塔的沉重點或基石所在,巴菲特自我解讀"人們買股票,根據第二天早上股票價格的漲跌來決定他們的投資是否正確,這是非常錯誤的"。在價值投資中,你買的不再是股份,而是生意的一部分,買入公司股票的意義,不是為了下一個星期、下一個月或者下一年賣掉他們,而是你要成為他們的擁有者,利用這個好的商業模式來幫你掙錢。我更深理解買的時候也要買的便宜,要有安全邊際給你容錯的空間。
我們誤讀安全邊際是巴菲特投資體系中最為核心的思想,其實把股票當作許多細小的商業部分,和把價格波動當作朋友而不是敵人。也非常的重要
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公司的"浮存金"是巴菲特核心的競爭優勢。國內有不少投資者由于忽略了巴菲特通過浮存金打造的伯克希爾的傳奇事業,這是伯克希爾公司"核心競爭優勢",因此當發現巴菲特長期持有的幾只股票的投資回報低于公司的每股凈值增長時,便其解讀為可能是"短炒"股票做出了貢獻,顯然這是不對的。原因就在保險浮存金對公司資產凈值起到增厚的作用。
巴菲特從來都是以至少5-10年的時間來規劃自己的投資。以短期表現去評判他的投資成敗,只會再次上演龜兔賽跑的故事。股票投資既然是一項長跑運動,我們為何要在100米處宣布誰是勝利者?
巴菲特的 四只腳 投資標準1我們能夠了解 2良好的經濟前景 3德才兼備的管理人 4吸引人的價格。巴菲特在卡片打洞思想1尋找超級明星2尋找偉大的公司3尋找大生意,找到后就下重注的投資思想是一脈相承的。
戰略眼光、尋找合適的人、建立競爭優勢下的實業眼光去投資企業。在股票市場上我們可以用合理的價格買到優秀企業的部分股權,而如果要通過并購談判的方式買下整家公司,其平均價格通常要遠高于市價。
1股票交易者在買入和賣出股票時關注的是其市場價格,而企業投資人關注的是其內在價值
2股票交易者為了博取短期差價的最大化,經常表現出追漲殺跌的行為模式,而企業投資人則正好相反,價格越低,買入越多。
3股票交易者喜歡自上而下地投資,以掌握進出市場的最佳時機,而企業投資人從來都是自下而上地挑選投資對象,不太關注宏觀經濟與股票市場整體的短期走勢。
4對于一個股票交易者來說,每年50已是難得的低周轉了,而企業投資人通常用5-10年來規劃自己的每一個買入行動。
多樣化的護城河1成本 2品牌 3技術與專利 4服務 5質量 6價格
企業的護城河符合以下特質1多樣化 2清晰可辨的 3可以持久的 4難以逾越的 5企業而不是個人獨占的 6不需要不斷挖掘的
關于巴菲特投資體系的核心的是企業投資,企業投資必然表現為投資的長期化,相對于長期投資而言,短期操作至少在以下六個方面處于劣勢
1較高的交易成本(當每個投資人都幻想著可以通過聰明的買于賣去獲取超額收益時,我們看到的關于投資者長期盈利狀況的多項調查,其結果幾乎都是七虧二平一賺)
2較不確定的投資成果(投資想賺大錢,必須有耐心)
3較高的出錯機會
4脆弱的賣出理由
5高風險操作(由于買入持有策略可以最大限度回避股市三大風險中的系統風險)
股票投資的風險與收益往往并不成正比,以正確的方法進行股票投資,低風險、高確定性、高回報。在投資中先考慮回報的低風險或其確定性的程度。
1要懂企業
連接巴菲特投資思想的主線,確立的一項基本理念;把股票當作一項生意去投資是最聰明對投資。一個企業所有者、企業投資人或企業經營者,取得成功的前提是什么呢?顯然是要懂企業。沒有這個前提,一切都無從談起。
投資的精髓在于:不管你是看企業還是看股票,都要企業本身,看這個企業未來5-10年的發展,看你對企業的業務了解多少,看管理層是否被你喜歡和信任。如果股票價格合適你就持有,你要懂企業
2確定性
確定性是巴菲特對企業價值評估理論的又一個重要貢獻。1堅持企業投資思維 2有所不為(如果說我們有什么能力,那就是我們深知要在自己具有競爭優勢的范圍內,把事情盡量做好,以及清楚可能的極限在哪里) 3只買(超級明星)在伯克希爾公司,我們從來沒有妄想要從一堆不成氣候的公司挑出幸運兒,我們自認沒有這種超能力 4注重時間而不是時機。
3安全邊際
巴菲特對企業內在價值和投資價值進行評估的模式。看重企業未來現金流折現值與企業市場價值的差距。在我們買入股票時堅持價格安全邊際的原則
4股東利潤
盡量尋找資本密集程度較小的企業,由于這些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通常對資本支出的要求較低,從而使人們在對這些企業進行價值評估時,可以將企業的經營利潤大致等同于 股東利潤在此基礎上對股東利潤進行簡單的折現計算。
5區間性
所謂區間性是說企業內在價值不會是一個精確值。投資不是一門精確的科學。
當你持有的是一家,至少你認為是最優秀的股票從而具有極高的商業價值時,你最好拿著它不要輕易脫手對于一家投資者極具信心的上市公司而言,最好的投資策略就是在其價格不是很高時買入并長期持有(不要忘記了定期體檢)
1在這些股票因各種原因而暫時失寵或者盡管沒有失寵,但是被市場因各種原因而給出錯誤定價時買入。2 買入后就長期持有,而不是像大多數人一樣,買就是為了能盡快賣。把其時間與精力花在購買廉價的爛公司上,還不如以合理的價格投資一些體質好的企業。
在這些股票因各種的原因而暫時的失寵或者盡管沒有失寵,但是被市場因各種原因而給出錯誤定價時買入。買入后就長期持有,而不是像大多數人一樣,買就是為了能盡快賣的。與其把精力花在購買廉價的爛公司上,還不如以合理的價格投資一些體質好的企業。立足于企業內在價值的投資者來講,當我們決定去買入一只冷門股票時,必須注意的是,除了價格已被大幅向下修正之外,其質地必須仍然是優秀或良好的,至少沒有出現根本性的改變。巴菲特一生買過的股票不過也就數十只,同時持有的重倉股更從未超過十只。千萬不要因為太過花心所謂的分散風險,這樣你的選擇標準會大幅度的降低,整體的股票收益率也會降低。
基本理念之一;選股如選妻(確定公司收購的標準如同選擇妻子,你必須確定她具有你要求的品質,然后突然有一天你遇到中意的人,你就娶她為妻)
基本理念之二;把股票當作你所投資生意的一小部分。
基本理念之三;市場短期是投票機,長期是稱重器
基本理念之四;市場是一個分流器(我們一直持有的行為說明我們認為市場是一個變化位置的中心,錢在這里從活躍的投資者流向有耐心的投資者,一個信奉長期持有策略的企業投資人,而不是一個偏好在持續的稱重作業中動輒就獲利了結的股票交易者)
基本理念之五;荒島挑戰(如果你被迫擱淺停留在一個荒島上10年,你會投資什么股票?答案自然不言自明 有著強大特許經營權的企業)
基本理念之六;股市關閉論(巴菲特歷來都是將其投資部位分成主要投資部位重倉持有和非主要投資部位,我們應當重點關注的顯然是其主要投資部位)
長期持有的股票一定不能是平庸甚至質地不佳的股票。同時,即便我們買入的都是一些簡單易懂、質地優良、管理優秀并且價格合理是上市公司的股票,也需要對他們做定期體檢。當投資者買入股票后,他主要關注的應當是企業的基本情況有否改變,而不是其價格的變化。
1商業模式(如果我們買入的原本是一家消費獨占、產業壟斷或屬于產業領導品牌的企業,我們就要定期觀察這一商業模式有否隨著企業經營環境的改變而發生變化)
2護城河 (如果美麗的城堡還在,城堡下的護城河還是那樣深,那樣寬嗎?企業賴以生存與發展的核心與競爭力還是像以前那樣明顯和牢固嗎?)
3管理團隊(在做出買入決策時考察過的諸如誠實、理性、忠城以及較強的領導力等特質還在嗎?他們是否還在為股東繼續創造令人滿意的資本回報?)
4財務指標(每五年為一個周期去進行考察,通過企業的利潤增長、成本控制和資本回報考察它的管理團隊)
5股票價格(盡管股票價格不是我們進行定期體檢的重心,但對于那些非主要投資部位的股票,對其價格的考察可能就是一個不可缺少的內容)
巴菲特投資策略本身就是一種可以穿越牛熊更替的方法,盡管不時會有一些基于估值下的倉位調整,但整體來說,其投資特質一直表現為對重倉股票的長期持有。
巴菲特在選擇股票時的四腳標準 1我們所了解的企業 2偉大的生意 3德才兼備的管理人 4吸引人的價格 在等待價格誘人的股票上的寂寞與煎熬。從選擇股票的角度來看,投資應當牢記巴菲特的教誨企業第一,管理第二。所謂企業第一就是讓我們主要去關注那些有著強大市場特許經營權地位的上市公司,因為只是這些公司才能在大概率上創造出持久的高資本回報
巴菲特本人對價值投資的闡述;若是所投入的資金不是為了換取或追求相對應的價值話,那還算是投資嗎?明明知道所付出的成本已經高于其所應的價值,而只是寄望在短期之內可以用更高的價格賣出,這根本就是投機行為。
評估一家說市公司是否質優,至少有六項標準;銷售利潤邊際、股東權益報酬率、資本模式、每股透視盈余增長、企業的商業模式與護城河、經營者。
投資要少決策,作大決策。機會到來后,對自己心儀已久的股票不僅要重倉,而且要長期持有。
卡片打洞背后的邏輯是;1追求確定的事物而放棄不確定的事物 2短期來看股票市場是投票機,長期來看股票市場是稱重器3我一直認為由基本原理決定的重量容易測出,由心理因素決定的投票很難評估。任何時候都不要基于短期預測而行動。投資者至少具備三種能力1商業透視能力2財務分析能力3價值評估能力。同時,投資者還要有正確的市場觀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在股票價格的劇烈波動面前能始終做到心境平和和泰然處之。
當巴菲特擇優買入一家公司時(多數或少數股權)大多情況下,他只想獲得公司的長期財務回報,而不是總想著能對這家公司或管理層"做點什么"
伯克希爾公司對股票的投資分為三種類型1既便宜又優秀的公司2不便宜但優秀的公司3便宜但不算很優秀的公司(大部分的非主要投資部位都是這種類型,巴菲特的投資策略自然是短期持有)
容易讓投資者陷入非理性操作的三個典型的場景;1亢奮的牛市 2絕望的熊市 3頻繁且巨幅的股價波動
構成巴菲特投資體系的五項基本策略1把股票當作生意一樣去投資 2視股價波動為朋友而不是敵人 3安全邊際 4集中投資優秀企業 5選擇性逆向操作
把股票當作生意一樣去投資,我們就可以避免因頻繁操作而造成"非受迫性失誤"。視股價波動為朋友而非敵人,我們就可以"利用市場先生的口袋而不是其腦袋賺錢"。對安全邊際的堅守,就可以讓我們躲開絕大部分的增長率陷阱。集中投資優秀企業,就可以避免"小蜜蜂飛到西飛到東"的忙碌與低效;選擇性逆向操作不僅會把我們從"追漲殺跌"的泥沼中拯救出來,還好讓我們最終在一個"聰明的投資者"的位置上。
如何給一家公司做定性研究
1商業模式(一般競爭型 市場特許型 兩者之間型 )
2競爭優勢護城河
3資本模式 (1企業賺錢靠的是有形資產還是無形資產? 2事業的維持與擴展是輕資本投入還是重資本投入? 3企業每年賺的錢是股東利潤還是海市蜃樓? 4企業歷年的資本支出是低效還是高效的。一元錢的投入是否能帶來至少一元的市值的提升?)
4管理團隊
一個好的商業模式,一種高效的資本模式,一條寬廣的護城河,一支優秀的管理團隊。就理應是一家優秀的上市公司。
股價波動頻繁高賣低買,這樣做會增加投資風險。1股價的短期走勢難以預測 2不要用確定換取不確定,追求回報的確定性,3沒有理由賣出優秀的股票,沒有任何時間適宜將最優秀的企業脫手。4投資滑向投機,
巴菲特如何看的一家公司未來5-10年的經濟前景 1是否為自己看得懂的生意?只要你能真正讀懂生意背后的商業邏輯。
2公司是否穩定的經營史。一個是產業另一個是財務
3公司是否有一個好的商業模式
4公司是否有一個好的管理者? 盡管巴菲特經常講馬比騎師重要,船比船長重要,但在評價一家公司的未來前景時,它是否有好的管理者,則從來都是巴菲特眼中的一個重要指標。忠誠(股東利益相關) 誠實(信息披露相關)經驗(企業經營相關)能力(個人素質相關)獻身精神(個人品質相關)
特許經營權中最難能可貴的就是難以替代,為什么難以替代,因為公司有強大的競爭優勢,從而構起難以跨越的護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