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石頭記》釋義(之四)(“石學”總第6講)
《石頭記》釋義(之四)(“石學”總第6講)《石頭記》的書名,除“本名”外,還提到另外三個書名:《情僧錄》、《風月寶鑒》、《金陵十二釵》。然而在甲戌本上,正文中還提到《紅樓夢》書名,甚至“凡例”中還將《紅樓夢》看作“是總其全部之名”。而到庚辰本、蒙府本、戚序本時,卻單單將《紅樓夢》書名刪去。這是什么原因?這些書名之間有什么關系?哪個書名在前?哪個書名在后?——這些就是本講所涉及的問題。
本次講座共有四個內(nèi)容:
1、甲戌本中“凡例”和正文之間存在著矛盾。
2、從“凡例”中的“《紅樓夢》是總其全部之名”一句來看,《紅樓夢》是甲戌本(二評本)及初評本《石頭記》的前身。
3、“凡例”中對三個書名的“點睛”及《石頭記》的三個創(chuàng)作階段。
4、在《石頭記》階段又可以脂硯齋是否嵌入書名,分成兩個階段。
一、甲戌本中“凡例”和正文之間存在著矛盾 翻開甲戌本,在“凡例”中寫道:
《紅樓夢》旨義。是書題名極多,一曰《紅樓夢》,是總其全部之名也;又曰《風月寶鑒》,是戒妄動風月之情;又曰《石頭記》,是自譬石頭所記之事也。此三名,皆書中曾已點睛矣。如寶玉作夢,夢中有曲,名曰《紅樓夢》十二支,此則《紅樓夢》之點睛。又如賈瑞病,跛道人持一鏡來,上面即鏨“風月寶鑒”四字,此則《風月寶鑒》之點睛。又如道人親眼見石上大書一篇故事,則系石頭所記之往來,此則《石頭記》之點睛處。
然此書又名曰《金陵十二釵》,審其名,則必系金陵十二女子也。然通部細搜撿去,上中下女子豈止十二人哉!若云其中自有十二個,則又未嘗指明白系某某。及至“紅樓夢”一回中,亦曾翻出金陵十二釵之簿籍,又有十二支曲可考。
甲戌本雖書名叫做《脂硯齋重評石頭記》,但第一回在正文中寫出五個書名,其中有《紅樓夢》之名:
……改《石頭記》為《情僧錄》。至吳玉峰題曰《紅樓夢》。東魯孔梅溪則題曰《風月寶鑒》。后因曹雪芹于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纂成目錄,分出章回,則題曰《金陵十二釵》。
當我們將甲戌本的“凡例”和正文相比較,我們便會發(fā)現(xiàn)有三個矛盾難于理解,即:
第一,甲戌本的“凡例”中寫道:“《紅樓夢》,是總其全部之名也。”但甲戌本的書名,并不叫做《紅樓夢》,而叫做《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在
正文中,《紅樓夢》只淡淡地寫了一句“至吳玉峰題曰《紅樓夢》。”——只不過是一個與其他三個書名(《情僧錄》、《風月寶鑒》、《金陵十二釵》)相并列的一個書名而已。
——請看!“凡例”中說《紅樓夢》是“總其全部之名”,為什么到了正文便下降為與其他三個書名相并列的一個書名?同一部書怎會出現(xiàn)這種矛盾?
第二,這部書正文中寫了五個書名,“凡例”只對三個書名——《紅樓夢》、《風月寶鑒》、《石頭記》做了“點睛”,除《情僧錄》沒有提及外,為什么《金陵十二釵》沒有給予“點睛”?如果說作者不重視《金陵十二釵》這個書名,似也并非如此,因為“凡例”中為該書名,專門撰寫了一段。作者為何要作如此處理?
第三,這部書正文中寫了五個書名,而“凡例”只寫四個書名,少寫了一個——“情僧錄”。這又是“凡例”與“正文”不一致的地方。這個矛盾又該如何理解?
下面我們就將上述三個問題作個說明。
二、從“凡例”中的“《紅樓夢》是總其全部之名”一句來看,《紅樓夢》是甲戌本(二評本)及初評本《石頭記》的前身甲戌本的全名叫做“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在書中還寫道:“至脂硯齋甲戌抄閱再評,仍用《石頭記》。”
——這句話包括了兩個內(nèi)容:
(一)“仍用《石頭記》”何意? “仍用《石頭記》”這句話有兩種含義:
其一,“仍用”,說明以前也曾用過《石頭記》作為書名。
其二,說明作者對《石頭記》書名,已作了深入思考,決定該書就用此名。果然到戚序本時,便在第一次出現(xiàn)《石頭記》處,添加了脂硯齋批語“本名”。
(二)甲戌本為何要將“脂硯齋”之名嵌進書名中?在明末清初,在文化界中有一種風氣——為經(jīng)典小說添加批語,比如金圣嘆對《水滸傳》的評批。
《石頭記》作者便借用了這種風氣,也在自己的書中,以“脂硯齋”的名義添加批語。
那么,《石頭記》的批語與其他書的批語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呢?
相同點是:都是力圖以批語形式影響讀者,引導讀者正確理解該書。
不同點是:其他書的批語,是后人為前人著作所添加。因而,批書人與作書人分別是兩個不時代的人。而《石頭記》的批語,是作者本人在修訂自己著作過程中,以“脂硯齋”的名義添加的。為了使讀者重視該書的批語,還特地將“脂硯齋”的名字嵌進書名中,叫做《脂硯齋重評石頭記》。
那么,“脂硯齋”是何意?
“脂硯”,紅色的硯石。這種硯石產(chǎn)于山東青州。曹雪芹祖母的故鄉(xiāng)昌邑屬于青州地區(qū)。“脂硯”曾享有中國“第一硯石”的盛譽。曹雪芹有可能有這樣一塊硯石,他將此硯視為瑰寶。
齋,指書齋。
“脂硯齋”,意以“脂硯”命名的書齋。
當“脂硯齋”作為批書人時,什么意思呢?意即:凡在脂硯齋中進行批書的人,合用的批書筆名。也就是曹雪芹與他的第二任夫人柳蕙蘭,之后與第三任夫人許芳卿合用的批書筆名。
作者特地將批書人“脂硯齋”的名字,嵌進《石頭記》書名中,目的使讀者認識到:這部書中的脂硯齋批語與正文是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作者是想以這種方式引導讀者:必須重視脂硯齋批語。只有通過脂硯齋批語的引導,才有可能正確理解正文,理解作者的本意。而讀者如果領會了這一點,就有可能做到與作者心心相印,成為作者的知音。
關于這部書的書名,甲戌本正文中寫道:“……改《石頭記》為《情僧錄》。至吳玉峰題曰《紅樓夢》。東魯孔梅溪則題曰《風月寶鑒》。后因曹雪芹于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纂成目錄,分出章回,則題曰《金陵十二釵》。”從中可以看到,作者除《石頭記》外,還寫了四個書名——《情僧錄》、《紅樓夢》、《風月寶鑒》、《金陵十二釵》。《紅樓夢》只是一個與其他三個地位相當?shù)臅o特殊之處。
然而,甲戌本的“凡例”就不一樣了。“凡例”寫道:“《紅樓夢》旨義。是書題名極多,一曰《紅樓夢》,是總其全部之名也。”所謂“總其全部之名”,是對為什么這部書叫做《紅樓夢》而作的一個說明。但是“甲戌本”并不叫做《紅樓夢》,而叫做《石頭記》。——這就給讀者提出一個問題,《紅樓夢》這個書名是從何而來的呢?
——只能有一種可能:《紅樓夢》是甲戌本(以及初評本)的前身。也就是說甲戌本,并不是作者完全創(chuàng)新的著作,而是在《紅樓夢》一書基礎上的改寫或修訂——書中所用的詞是“增刪”——而成的著作。
果然,在甲戌本之后的本子,諸如己卯本、庚辰本、蒙府本、戚序本都再沒有保留這個“凡例”。
三、“凡例”中對三個書名的“點睛”及《石頭記》的三個創(chuàng)作階段“凡例”中對三個書名,即《風月寶鑒》、《紅樓夢》和《石頭記》作了“點睛”。其原文如下:
如寶玉作夢,夢中有曲,名曰《紅樓夢》十二支,此則《紅樓夢》之點睛。又如賈瑞病,跛道人持一鏡來,上面即鏨“風月寶鑒”四字,此則《風月寶鑒》之點睛。又如道人親眼見石上大書一篇故事,則系石頭所記之往來,此則《石頭記》之點睛處。
這里要說明的一點是:《風月寶鑒》和《紅樓夢》已有成形的書,當然“點睛”沒有問題。《石頭記》在《紅樓夢》階段尚未成書,為什么也可以“點睛”呢?很有可能,作者原就有將《紅樓夢》之名改為《石頭記》的考慮。《紅樓夢》之名和《石頭記》之名,其含義完全不同。《紅樓夢》是指曹雪芹所要為之作傳的女子,從小戲子、丫環(huán)一躍而為皇貴妃、皇后,如同紅樓一夢。《石頭記》的含義是碑文,即作者所欲達知讀者的是:他為之所傳的女子,從社會的最底層一步越至最高層,并非簡簡單單地靠運氣,如同一場夢幻那樣,而是這位女子生來就非同常人,理應贊美,理應立碑傳世。因而為這兩個書名——《紅樓夢》和《石頭記》都作了“點睛”。
那么什么叫做“點睛”呢?
“點睛”是從一個成語——“畫龍點睛”來的。“畫龍點睛”是個典故。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卷七:“武帝(梁武帝)崇飾佛寺,多命僧鷂(張僧鷂)畫之……金陵安樂寺四白龍不畫眼睛,每云:‘點睛即飛去。’人以為妄誕,固請點之。須臾雷電破壁,兩龍乘云騰去上天,二龍未點睛者見在。”后常用以比喻作文或講話時,在關鍵性的地方用一二警句,點明要旨,使讀者能更為精辟、清晰地了解其內(nèi)容。
這里要說明的是:所“點睛”之物,必事先已存在。即是說必先已存在著“龍”,最后才去“點睛”;或者必先有了文章或者講話,最后才須作“點睛”。具體到《石頭記》中的五個書名來說,有的有書存在,有的只是空空的一個書名而已。凡有書存在的書名,則可“點睛”,如果僅僅一個書名,便無法“點睛”。這就是在“凡例”中,只對三個書名作了“點睛”的原因,說明這三個書名,即《風月寶鑒》、《紅樓夢》和《石頭記》,已實有其書存在。
那么這三部書是怎樣一種關系呢?
這三部書有先后之別:最早的是《風月寶鑒》,之后是《紅樓夢》,最后才是《石頭記》。三個書名代表了《石頭記》創(chuàng)作的三個階段。
(一)《風月寶鑒》——創(chuàng)作的第一階段 甲戌本正文在提到《風月寶鑒》時,有眉批曰:
雪芹舊有《風月寶鑒》之書,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逝,余睹新懷舊,故仍因之。
這條脂批的意思是:曹雪芹以前有一部書,書名叫做《風月寶鑒》。現(xiàn)在這部《石頭記》仍可以叫做《風月寶鑒》。這是明告讀者《石頭記》是從《風月寶鑒》一書演變而來的。
那么“風月寶鑒”的特點是什么呢?
“凡例”中寫道:“賈瑞病,跛道人持一鏡來,上面即鏨“風月寶鑒”四字,此則《風月寶鑒》之點睛。”——這是在明告讀者:作者之所以將這部書稱作《風月寶鑒》,是因為它也像跛道人拿給賈瑞的那面“風月寶鑒”那樣,有正反兩面——小說是正面,隱史是背面。
《風月寶鑒》的正面,寫的是鳳姐與賈瑞的故事。背面寫的是什么呢?在第十二回有回前詩:
反正從來總一心,
鏡光至意兩相尋。
有朝敲破蒙頭甕(原作為繁體甕,其頭為雍),
綠水青山任好春。
其中“有朝敲破蒙頭甕(原作為繁體甕,其頭為雍)”這句詩,直譯成現(xiàn)代漢語即:當有一天打破了“甕”的頭——暗喻殺掉了名字中有“雍”的那個人。顯然這是批書人在引導讀者思考當時曾發(fā)生過的重大歷史事件。
《風月寶鑒》,是創(chuàng)作《石頭記》的第一個階段。
(二)《紅樓夢》——創(chuàng)作的第二階段《紅樓夢》是在《風月寶鑒》基礎上,又增加了大量內(nèi)容而形成的著作。《紅樓夢》是怎樣一部書呢?
1、《紅樓夢》這部書的“旨義”“旨義”,意即目的、用意。《紅樓夢》這個書名的“旨義”——意即作者為什么要用《紅樓夢》,來做這部書的書名。
“凡例”中介紹道:“寶玉作夢,夢中有曲,名曰《紅樓夢》十二支,此則《紅樓夢》之點睛。”意思是:這部書的綱,或說撰寫《紅樓夢》一書的目的,是為了寫出在“紅樓”中,如夢、如幻的美好生活。
“紅樓”有兩種含義:
第一種含義:舊時常指富家女子的住處。比如韋莊《長安春》詩:“長安春色本無主,古來盡屬紅樓女。”
第二種含義:指皇家的后宮,如李白詩《侍從宜春苑奉詔賦》:“東風已綠瀛洲草,紫殿紅樓覺春好。”紫殿”指皇宮,“紫殿紅樓”指后宮。
“紅樓”既有兩種含義,其如夢、如幻的生活,也是發(fā)生在兩個地方——一是在富家女子的住處,一是在皇宮的后宮。
2、《紅樓夢》一書的規(guī)模 《石頭記》中有兩條脂硯齋批語,談及《紅樓夢》一書的規(guī)模。
第一條是庚辰本第四十二回回前批:
釵、玉名雖二個,人卻一身,此幻筆也。今書至三十八回時已過三分之一有余,故寫是回,使二人合而為一。請看黛玉逝后寶釵之文字,便知余言不謬矣。
一百一十回的三分之一是36.6。“至三十八回時”恰恰是“已過三分之一有余”。
第二條脂批是戚序本第二十一回回前批:
按此回之文固妙,然未見后之三十回,猶不見此之妙。……
這里的“后之三十回”是指八十回以后的“三十回”,兩者相加亦是一百一十回。
從上面兩條脂批可知:《紅樓夢》是一部有一百一十回的章回小說。
3、《紅樓夢》背后所隱寫的史實《紅樓夢》是在《風月寶鑒》基礎上擴展而形成的著作。《風月寶鑒》是它的書名之一,因而也像“風月寶鑒”那樣有正反兩面的特點。正面小說,讀者容易理解,如果就背面歷史來看,主要是曹雪芹為之所傳的女子——竺香玉(原名竺紅玉)一生的傳奇經(jīng)歷。竺香玉在乾隆元年便出宮,帶發(fā)修行,到乾隆十六年,特別是乾隆十一年至乾隆十五年期間,因在香山正白旗西側的廣慧庵修行,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原在香山正白旗任佐領,因而有住所。曹雪芹也就可以居住這里,經(jīng)常與竺香玉接觸。這期間,曹雪芹了解了大量內(nèi)宮之事,均隱寫入作品之中。為了不使人覺察這是為竺香玉皇太后而寫的傳記,便將她的身份、長相、經(jīng)歷等分寫到了正、副、又副十二釵的身上。書名稱作《紅樓夢》,是指竺香玉從小戲子、丫環(huán)一步而登天——成為后宮之主,皇貴妃、皇后的經(jīng)歷,如同一場夢境一般不可思議。
(三)《石頭記》——創(chuàng)作的第三階段《石頭記》是曹雪芹創(chuàng)作的第三階段,時間是在乾隆十六年以后。這一年竺香玉被迫自縊,曹家也隨之遭到第二次被抄沒,曹家此后便一敗涂地,一貧如洗,七零八落,正像《石頭記》中所描述的“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竺香玉自縊,是為了保護曹雪芹及其兒子,而且此前曾叮囑曹雪芹一定要在祖墳附近購置房產(chǎn)、土地,以備萬一。但是曹雪芹沒有重視此事。曹雪芹由此想起竺香玉一生的好處,及其由于自己的幼稚、莽撞,而帶來一次次地失利。曹雪芹決心將《紅樓夢》整個改寫。他邊哭邊寫,一字一淚來寫竺香玉的一生,并不時地懺悔自己。他將這一切隱寫于一部小說的背后。曹雪芹改寫、修訂、增刪、加批、謄清《石頭記》,自乾隆十六年開始直到乾隆二十八年除夕去世時,基本完成。可以說,曹雪芹用了一生的精力造就了這部舉世無雙的“奇書”《石頭記》。
從上面我們對《風月寶鑒》、《紅樓夢》和《石頭記》的簡介可知:這是曹雪芹創(chuàng)作的同一部書的三個階段。但是由于《石頭記》與《紅樓夢》這兩部書的主旨完全不同,因而,我們也就會理解:為什么在甲戌本之后,庚辰本(己卯本亦同庚辰本一樣,是四評本,但沒有第一回)、蒙府本、戚序本,一定要將《紅樓夢》書名從正文中刪除了。
四、在《石頭記》階段又可以脂硯齋是否嵌入書名,分成兩個階段 (一)第一階段:《脂硯齋評批石頭記》或《脂硯齋重評石頭記》階段甲戌本是二評本,從其書名《脂硯齋重評石頭記》來看,還曾有一評本,題名為《脂硯齋評批石頭記》。因甲戌本還保留著《紅樓夢》的“凡例”,可知此《脂硯齋評批石頭記》或《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即《紅樓夢》之后的書名。《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現(xiàn)有三個抄本:甲戌本、己卯本和庚辰本。
甲戌本為二評本,形成于乾隆十九年(1754年)。其前的那個脂評本應該形成于乾隆十七年(1752年)前后。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與《紅樓夢》相比,有兩點區(qū)別:
1、最多只有前八十回,刪去了后三十回。 需要說明的是:這八十回尚不成熟,還需要補充、修改,也就是“增刪”。
2、在正文中增添了大量脂硯齋批語還有一點值得重視:在甲戌本《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的正文中,尚保留著五個書名,其中包括《紅樓夢》。但到了庚辰本《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四評本)時,則將《紅樓夢》這個書名徹底刪除。(見圖)
曹雪芹創(chuàng)作《脂硯齋評批石頭記》的時間應是在乾隆十六年(1751年)之后。甲戌本《脂硯齋重評石頭記》明確記錄了時間,即乾隆十九年(1754年)。
(二)第二階段:《石頭記》階段《石頭記》主要包括兩個抄本:蒙府本和戚序本。《石頭記》與《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相比較有四個特點:
1、正文中提到《石頭記》時,有批曰:“本名。” 2、八十回正文已相當完整。3、脂硯齋批語已趨于成熟,各回中大多已有回前批、回后批、正文之中有夾批。雖然蒙府本中尚留有側批,但已無眉批;到了戚序本,已不再有側批和眉批。4、如同庚辰本那樣,蒙府本和戚序本都刪去了《紅樓夢》之名(見下面兩圖。)這一階段始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秋,止于曹雪芹去世(乾隆二十八年除夕,1764年2月1日)。


我們前面已對曹雪芹的著作先后三個書名作了介紹,了解了《石頭記》書名的形成過程。現(xiàn)在可以做個小結:
1、曹雪芹在甲戌本《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第一回中寫道:這部書共有五個書名:《石頭記》、《情僧錄》、《風月寶鑒》、《紅樓夢》、《金陵十二釵》。但是真正做過書名的只有其中的三個:《風月寶鑒》、《紅樓夢》、《石頭記》。三個書名實為曹雪芹創(chuàng)作的三個階段,從形式上亦可看出有明顯的不同:《風月寶鑒》相當于一篇長文。到《紅樓夢》時已“纂成目錄,分出章回”,全書共有一百一十回。《石頭記》則刪去了后三十回,并在前八十回中添加了大量“脂硯齋批語”。
2、《石頭記》階段又先后出現(xiàn)兩個書名:先叫做《脂硯齋評批石頭記》或《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后叫做《石頭記》。
3、從甲戌本“凡例”可知:在甲戌本之前,曹雪芹著作共有四個書名(《紅樓夢》、《風月寶鑒》、《石頭記》、《金陵十二釵》),《紅樓夢》“是總其全部之名”。甲戌本第一回正文中列出該書的五個書名(增加了一個書名——《情僧錄》),但是從庚辰本《石頭記》開始,直至蒙府本、戚序本,《紅樓夢》之名便從第一回正文中徹底刪除。至此在《石頭記》正文中,便只列舉了四個書名:《石頭記》、《情僧錄》、《風月寶鑒》、《金陵十二釵》,但其“本名”為《石頭記》——亦是全書的名字。
(本文完)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初探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和凡例的關系(轉)
賈玉·甄玉·石頭·神瑛05
甲戌本-《紅樓夢》-《石頭記》-脂硯齋
揭開面紗“一芹一脂”探根源 “風月寶鑒”雪芹棠村共謀篇
紅學研究最新成果—“曹氏暗合法”,給你一個全新的《紅樓夢》
談談甲戌本《石頭記》的歷史價值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噶尔县| 宣恩县| 东城区| 淮阳县| 天门市| 常宁市| 绥德县| 太仓市| 游戏| 永德县| 宿松县| 滨州市| 教育| 林西县| 达孜县| 扬州市| 和龙市| 正蓝旗| 达拉特旗| 梅河口市| 阳谷县| 锦州市| 汽车| 桐庐县| 常熟市| 平和县| 清苑县| 出国| 京山县| 龙里县| 武汉市| 汝州市| 巴林右旗| 慈利县| 高密市| 上思县| 石棉县| 华蓥市| 蕲春县| 南开区| 紫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