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領域稍不留神就會偏離正確,每一次操作其實都隱含著犯錯的可能,盡量不動的好處之一就是不讓自己有那么多出錯的機會。
業績和估值是股票上漲的兩大推動因素,估值推動比較隱性,往往被忽略。實際估值對股價的推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對于業績增長緩慢或者周期性公司來說,估值在一個牛熊周期中甚至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當然對于不同類型的企業對業績與估值的側重應有所不同。錯覺:持有現金就是一種損失。在估值仍高時空倉也是一種投資,股價下跌等于獲得了收益,相反為了買入而買入,卻可能帶來真正的虧損。
有時候賣出優質股票后股價的確下跌了,但我看到最多的仍然是買不回來,要么在股價低位時貪婪地等待更低的位置,或者對下跌恐懼而不敢買入,要么在等待途中忍不住買入了其他股票。
投資過程中總是不斷出現各種各樣令人恐懼的事件和令人絕望的預測,如果不能對這些負面因素和危言聳聽的悲觀言論泰然處之,很難堅持。
無論標普是否調低美國評級,美國與國際經濟的客觀事實其實早就擺在面前,因為一個符號的改變而暴跌再次呈現市場的非理性與羊群效應。
盡管閱讀量超過數千萬字,但對我而言決定絕大部分投資收益的文字也許不會超過一千個。
現在市場處于慢熊階段,估值合理的優質股票股價經過熊市初期的調整后將進入緩慢的進二退一階段,業績的持續增長使估值在上漲過程中越來越低,不斷累積下一輪爆發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