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元燈會》上曾載有這樣一則故事:由于戰亂,普陀寺的眾禪者決定遷移廟址。在遷徙途中,只有豫通大師一人堅持早課,從不荒廢。有人勸曰:“此處無佛,大師可不必如此。”豫通大師答一偈子曰:“此處無佛,我心有佛。既誠我心,是誠我佛?!弊鋈俗鍪沦F在自覺。
君子慎獨,要有嚴格自律,有良好的道德修養,高尚的道德情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防微杜漸、未雨綢繆,時刻不脫離道。
君子慎獨,做人做事要有持續性,守節不變,內心強大,堅定不移,始終如一,要能受得住誘惑,能耐得住寂寞。
君子慎獨,要有堅定的意志品質,高尚的人格,有甘于清貧淡于富貴超然,有做事無愧于心的泰然,有得失任評說的淡然。
君子慎獨,做人要忠厚,處世要率真。讓真誠是自內至外的,讓言行自然流露。要無愧于天,無愧于心,無愧于人。要做真人,做老實人,辦實事,辦真事。
君子慎獨,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要與時俱進,天人合一。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有書道:“君不妨以慧心觀世,蕓蕓眾生,一人不言不語,不哭不笑,不悲不哀,為之初見此人,席其身旁而生,亦無過人之處,此人卻散發著一種磁場,一股正氣,壓得人好生喘不過氣來,唯有率先打破氣氛得以解。此何人也,其必是集‘儒風五行,仁義禮智圣,誠于中,形于外,內外道德品行兼修慎獨之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