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泰電器2018年財報公布后,有網友反復提醒我:騰騰爸,正泰電器交出了一份完美的2018年財報——營收增長17%,歸母凈利潤增長26.5%,基本每股收益增長25.4%,就連你最看重的分紅,也還不錯,每股收益1.68元,擬每股分紅0.6元,分紅率達到了36%,股息率也接近3%——高增長高收益高股息,正是你喜歡的標的啊。
我翻了下正泰電器的財報后,最終還是選擇了放棄。
為啥呢?
今天就抽空來聊聊這個話題——你也許沒有關注過正泰電器,也許從來也沒有產生過購買它的欲望,或者恰好相反,你已經買入了它,甚至已經持有它很多年,并且在它身上也已經有所收益,這些都沒問題,在網絡上,我們可以暢所欲言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碰撞,或者學習,對你我而言,都是交流和進步的機會。
在說出我的理由之前,先讓我們來大致了解一下這是一家什么樣的企業。
(2018年財報P10截圖)
從財報第三節業務概要中,我們可以看到這家掛名“電器”的企業,主要業務其實有兩項:
一是低壓電器;
二是光伏業務。
并且,在進軍光伏業務之前,它就已經是國內低壓電器的龍頭企業。
嗯,不錯,這是一家電器行業的子行業中的龍頭企業。
然后我們再來看看它這兩項業務的具體構成——通過業務占比,來進一步了解兩項業務在企業經營中的地位:
(主營業務構成)
2018年企業的總營收是274.21億元人民幣,其中低壓電器板塊的營收是163.39億,占總營收的59.59%,近6成;光伏板塊的營收是103.75億,占總營收的37.84%。
光伏營收約占電器營收的63.5%。
所以,光伏雖然是后進業務,但在公司總構成中,已經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所以,它名義上叫“正泰電器”,但你還真不能把它完全當成一家電器企業來對待。
未來的光伏產業如何發展,將對這家企業的命運產生重大的影響。
但是,我對光伏業務不了解。
這個行業曾經熱火朝天過,后來冷過一段時間,未來會不會平穩發展,我不知道。
這一點談不上好,也談不上差。
對初識企業的朋友來講,大致了解一下就行。
讓我感到不放心的,主要是以下六點——
一、現金和負債的問題。
看正泰電器2018年財報的合并資產負債表,我們可以看到企業有現金或類現金約為68.9億,其中貨幣資金60.6億,其他流動資產8.3億(主要是購買的銀行理財產品),約占總資產475.8億的15%。
而同期,企業有息負債總額則高達97.9億,其中短期借款31.8億,長期借款66.1億,約占總資產的21%。
賬上現金不少,但有息負債更多!
啥是有息負債?
大白話說,就是向金融機構貸的款唄。
這一點,并不是說正泰財務上有造假的嫌疑,但至少說明,企業的財務運作能力有些問題。
總資產中擁有大量現金的企業多了去了,但擁有大量現金同時又擁有大量負債的,卻不多見。
我查了下同期格力電器和美的集團的現金與負債情況,結合正泰電器,制表如下,大家對照著看吧。
(現金與有息負債數據對比)
表格的最后一行,現金對有息負債的倍數,數據越大,說明貸款相對現金越少,企業的經營越安全。
這個數據,格力是5.9,美的是3.17,而正泰電器是0.7——也就是說,正泰電器的賬上趴著這么多的現金,但它卻又向銀行借了更多的貸款。
二、應收賬款的問題。
正泰電器的應收賬款,在我看來比例有些過高。
2018年底,正泰電器應收賬款高達71.7億,約占總資產475.8億的15.1%。
與格力、美的相比,這個數據明顯偏高——而且,相差得還不是一點半點:
(應收賬款數據對比)
我查閱了一下,正泰電器的應收賬款70%以上的賬齡在一年期內,應該說壞賬的風險并不算大。
但是應收賬款高企,至少說明在企業在產業鏈中議價能力并不占優吧。
三、存貨的問題。
正泰電器2018年底共有存貨46億,而2017年底存貨僅32.17億,同比升幅高達42.5%。
這個數據,比營收同比增長的17%、歸母凈利增長的25%,都要高出一大截。
騰騰爸在以前的財報分析文章中介紹過,正常情況下,企業的營收、凈利、存貨、現金流的增長速度應該方向趨同并且增速大致相仿,而正泰電器的存貨的同比例大幅上漲,總是難逃虛增利潤的嫌疑吧?
四、利源分析時發現的問題。
因為對正泰電器的利潤來源產生懷疑,所以我在閱讀它的合并利潤表時,著重進行了利源分析。
所謂利源分析,就是分析企業的主要利潤來源在哪里,其中有無異常情況發生。
在分析正泰電器的利源時,我還真發現了一點問題。
(合并利潤表截圖)
企業的營業成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加入研發費用)的同比增長變化幅度基本上與企業的營業收入大致趨同,沒發現什么問題。
企業的財務費用因為利息收入的增加和利息支出費用的減少,反而比上一年還要低近1.2個億。
這意味著2018年財務費用為企業增加了近1.2個億。
這個算是企業的管理成果。
是好事。
引起我注意的,是紅框中的投資收益賬戶:2018年7.3個億,而2017年僅2.1個億,僅此一項,就為企業增收5.2億凈利潤。
我查了下附注,主要是處置長期股權資產,得到了3.9個億,僅此一項就比往年多出了3.4個億的利潤。
(投資收益詳細統計表)
換句白話說,這幾個億的利潤,主要是靠賣資產來增厚的。
扣除這項一次性利潤的影響,2018年正泰電器的真實歸母凈利大約為35.9億-3.9億=32.0億,2017年歸母凈利為28.4億,則同比增幅為12.67%,而遠不是財報上顯示給我們的26.5%。
也就是說,正泰電器2018年的真實利潤增長,只有12%左右,并沒有它告訴我們的那么好!
五、投資收益的問題。
說一千道一萬,投資企業的主要目的還是為股東賺錢吧。
那么,回過頭來,我們再看看這些年,正泰電器到底有沒有為股東賺到錢——
(所有者權益表)
如所有者權益圖表所示,自企業成立以來,股東共出資:實收資本+資本公積=21.5億+110.7億=132.2億。
而除去分紅外,企業為股東賺到的錢是:盈余公積+未分配利潤=11.6億+75.3億=86.9億。
2018年分紅率是36%,我們假設以前的分紅率大致都保持在這樣的高水平上,則分配掉的利潤,大約為48.8億。
二者相加,86.9億+48.8億=135.7億。
也就是說自企業成立(1997年)以來,在20多年的時間里,企業為股東賺的錢,僅和股東投入的錢,大致相仿而已。
唉,這樣的投資收益率,還不如拿去買銀行理財呢——鬧心!
六、估值的問題。
不太賺錢就不太賺錢吧,估值如何呢?
如果估值很低,撿撿煙蒂也是可以的嘛。
結果我的檢索結果是:正泰靜態PE13.56倍,動態22.48倍;格力靜態PE12.08倍,動態13.95倍;美的靜態PE16倍,動態13.24倍。
與美的、格力相比,正泰電器財務質量不如人家,賺錢能力不如人家,龍頭地位不如人家,憑什么和人家享用差不多一檔的估值呢?
換句話說,在相同的估值水平、不同的經營確定性的前提下,這三家企業,你會選擇投資誰呢?
綜上,翻過正泰電器的財報后,我得出了如下三點結論:
1、正泰電器不是一個泡沫股、垃圾股,但是——
2、它沒有格力電器和美的集團的確定性強,因此——
3、我還是別買它了吧!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