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乳腺癌的處方(《傷寒論》~柴胡桂枝湯+牡蠣):柴胡40克、黃芩10克、黨參10克、甘草炙5克、半夏25克、生姜10克、紅棗4枚、桂枝10~20克、牡蠣20克。
2、乳癌的經驗方。
方一:(治療乳癌或乳房中有硬塊,尚未潰爛破出時使用):柴胡15克、續斷15克、黃芩15克、瓦楞子25克、川芎15克、白芍25克、牡蠣50克、丹皮15克、枳實15克、龍膽草15克、三七15克、乳香15克、炮附子25克、陽起石15克、當歸10克、炒麥芽25克、玉金25克。
注:體力差、足冷,加:熟地15克。經期,加:桂枝15克。
方二:(治療乳癌已經潰決破口,有惡臭,有黑臭水時使用):柴胡15克、黃芩15克、紫根25克、黃連15克、龍骨25克、牡蠣50克、白術25克、炮附子25克。
3、胃癌的基礎方(出自《傷寒雜病論》~黃土湯)甘草15克、干地黃15克、白術15克、炮附子15克、阿膠15克、黃芩15克、灶心土50克。
注:把灶心土,用棉布包好,再與其它藥一起煮,如果沒有灶心土,可以用赤石脂代替,阿膠不用一起煮,待其他藥煮好后,放入即可。
4、血癌的處方(出自《傷寒雜病論》~桂枝加白芍湯):桂枝15克、白芍30克、干姜15克、炙甘草15克、紅棗15枚、生附子15克、白術15克、茯苓15克。
注:熬煮中藥的時候,要將生附子用棉布包好一起煮,如果是兒童,生附子的用量改為10克。
5、胃癌的經驗方:葛根30克、柴胡25克、半夏15克、甘草10克、人參15克、生姜10克、阿膠15克、白朮25克、紅棗10枚、茯苓25克、干姜10克、干地黃15克、黃芩15克、炮附子15克、灶心土(或赤石脂)15克。
注:阿膠不要煮,待其他藥煮好后再放入,調勻即可服用。
6、胰臟癌的處方(出自《傷寒論》~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干姜15克、黃芩15克、黃連15克、人參15克。
注:病人如果出現嘔酸現象,再加入:代赭石20克、旋覆花20克、吳茱萸20克。
7、肺癌的處方(出自《傷寒論》~三物小白散):巴豆2粒、桔梗10克、貝母10克,先將巴豆熬黑,然后和桔梗,貝母研磨成粉,開水沖服。若出現腹瀉不止,飲涼開水即可。
8、喉癌的處方(出自《傷寒論》~三物小白散)巴豆2粒、貝母10克,先將巴豆熬黑,再和貝母研磨成粉,開水沖服。若出現腹瀉不止,飲涼開水即可。
9、子宮癌的處方(出自《傷寒論》~抵當湯)。
水蛭15克、虻蟲15克、大黃50克、桃仁20個。
10、肺癌的處方(出自~射干麻黃湯,桔梗湯,千金葦莖湯):桔梗50克、炙甘草20克、皂莢15、紅棗20枚、生半夏10~20克、干姜10克、紫苑15克、款冬花15克、麻黃15克、射干15克、細辛5克、五味子5克。
注:如果病人痰中帶血者,再加入:桃仁15克。
11、肝硬化、肝癌的處方(出自《萬病回春)~分消湯和《濟生方》~補氣健中湯)。
早期患者:蒼術15克、白術15克、茯苓15克、陳皮10克、厚樸10克、香附子10克、豬苓10克、澤瀉10克、枳實5克、大腹皮5克、砂仁5克、木香5克、燈心草一把、干姜5克、生姜5克。
晚期患者:蒼術15克、白術15克、茯苓15克、陳皮10克、厚樸10克、澤瀉10克、人參15克、麥門冬15克、黃芩10克。
注:如果病人感覺非常冷,再加入:生硫磺30克、生附子40克(這兩味藥熬煮時,要用棉布包好)。
12、乳房腫塊的處方(出自《傷寒論》~小柴胡牡蠣湯)。
病癥較輕者:柴胡25克、黃芩10克、黨參10克、炙甘草5克、紅棗8枚、半夏25克、牡蠣、20克、生姜3片。
病情較重者:當歸20克、生地10克、川芎15克、白芍15克、紫根10克、木防己15克、竹茹10克、瓦楞子20克、炒麥芽15克。
13、大腸癌的處方(出自《傷寒論》~大柴胡湯):柴胡15克、黃芩10克、白芍10克、半夏15克、生姜15克、枳實10克、紅棗4枚、大黃10克、芒硝10克。
以上處方,針對未做手術的患者。其他藥煮好后,盛入碗中,將芒硝放入。
14、甲狀腺腫瘤和淋巴癌的處方:桂枝25克、龍骨25克、牡蠣50克、防己40克、炙甘草25克、瓦楞子50~10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