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直指人心】
1、動念和覺性是一樣的嗎?并不一樣,因為動念會移動而覺性不會。那它們完全不同嗎?也不是,因為從覺性投射而出的任何念頭,是從覺性的狀態現起。這可比喻為試問水和冰是否相同。水和冰一樣嗎?冰是硬的,人和馬匹可以在冰上走。水是液態和濕潤的。我們要在水上行走,雙腳就會弄濕。水并不堅固。那冰和水不同嗎?吾人不能說冰和水完全不同,因為當冰融化時就會變成水。同樣地,要說動念和覺性相同難以接受;動念會移動,自證覺性不會。但吾人也不能說兩者不同,因為覺性的動念、或顯發力,是從覺性本身顯現出來的。——老寧
2、在大圓滿中,當煩惱現起時,毋須排拒也不用采取對治。當你保任在不作意、本俱正念時,松坦會自動到來。一旦吾人確定了念頭本性是空,不可避免地念頭的力量就會自然平息。假如吾人安住在那個平靜的階段里,對于每個煩惱就不再需要有任何的對治。
3、假如見到了自性卻不能自動消減念頭的力量,那我們就會需要每個念頭的對治法。我們必須像這樣地想:「有一個念頭,我不應該讓自己被念頭帶走。念頭沒有生、滅,念頭是空的。」如此想著要令念頭變空,就會落入強加空性概念的歧途。沒必要這么做,念頭從無始以來就是空的。一旦我們了悟這個本初空性的根源,當我們有了對此指認的那么一丁點覺受時,就是母明光與子明光的相融。
4、心和心性,是不同的。
心性是指——我們原始的覺性,明空不滅、遠離一切邊和戲論。
而心,東想西想,上想下想。當我們去尋找它時,它就消失了。它是無法安放的,自己就會跑掉。
安住在覺性之中,我們就可以獲得無始以來從來沒有獲得過的一種休息。
5、為了驗證無生自性,我們必須溯源而上,認清我們意念的源頭。要不然,一個念頭會帶出第二個念頭,第二個會帶出第三個,永無止盡。我們經常被過去的回憶所騷擾,被未來的期望所牽引,當下卻毫無醒覺。[/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