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歷練,在于發現生命的教誨和意義,活出真實的自我,而不是固執的自我,明白生活應該得到什么,并同時思考生活應該擺脫什么。人活在這世間,不是用一個狹隘的自我去面對這紛擾的塵世,要學會心平氣和地去面對這世態炎涼,這樣生活就成為一種全身心的實踐,也就不需要再辯解什么。
讀過再多的道理,在煩惱面前,依舊蒼白無力。生命的實踐,在于經歷那些傷痛與失落,內心世界是否準備得足夠充分,是主動面對還是被迫接受,用一種覺醒的溫和,勝過慘烈的抵抗,用一份內心的寬闊和自在,去和周圍的事物對接,煩惱哪有什么強烈,只有煙消云散。
規范自己的內心世界,生命在于自己的改變和創新,不要指望時光能帶走生命的傷痛,總有一天,那些煩惱還會卷土重來。生活的方法,不是如何掩蓋傷痛,而是能夠在傷痛中突圍和轉換。只有讓自己的內心更加寬厚,擯棄那些固執和偏激,用一種嶄新的方式來充實生活,生活才會充實而美好。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破除那些障礙,才能看到生活的寬度。用內心世界的深刻去和生命對接,哪怕是迎風而立,也是生活嶄新的構建,也是生命應有的承載。
用內心的覺知去觀照念頭的起伏,去承載煩惱高低起伏的沖擊,去化解內心的疲憊和創傷。化解煩惱,讓生命的氛圍更清新、更自在、更悠揚,而不是被煩惱磨損得面目全非。
生命的自在,恰當地說,是一種生命狀態和生命信念,去迎接那些生活中的不堪重負。有些事情就算很難改變,記住一句忠告——嘗試勝過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