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調查表明,
大腸癌的形成與發展和飲食有至關重要的關系。
曹醫生也指出,
大腸癌患者一定要注意膳食合理,
各階段的飲食對大腸癌的治療與康復至關重要!
01
大腸癌患者飲食原則
1、補充鈣與維生素D
鈣的攝入量與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呈負相關,維生素D具有潛在的抗癌作用。
一些蔬菜如小白菜、油菜、芹菜等每100克鈣含量也在150毫克左右,還有如豆制品、海帶、蝦皮及動物骨頭等也富含鈣,維生素D則主要存在于海魚、動物肝臟、蛋黃和瘦肉中。
另外脫脂牛奶、魚肝油、乳酪和海產品等食品也含有維生素D,因此大腸癌患者平時應多食用這些食品。
2、合理攝入脂肪
大腸癌的病人,不要吃過多脂肪,脂肪總量占總熱能30%以下,動、植物油比例要適當。
在一天的膳食中,包括食物本身的油脂量,加上烹調中用油,每日脂肪要在50克以下。
植物油為主,不吃動物油,也會造成體內過氧化物過多,所以要講究油脂的合理配比,建議飽和脂肪酸與多不飽和脂肪酸及單不飽和脂肪酸的比為1:1:1。
提醒:腸癌肝轉移患者
控制膳食中脂肪的攝入總量和飽和脂肪酸攝入量可改善脂肪代謝和吸收不良,延緩腫瘤患者疾病的進程。根據腸癌肝轉移患者病情不同脂肪攝入的控制量也有所不同,可分為一般限制、中等限制和嚴格限制。其中飽和脂肪酸占總能量應<10%。在低脂膳食的基礎上控制每日膳食中的膽固醇含量應在300mg以下。
一般限制為脂肪占總能量25%(<50g);中度限制為脂肪占總能量20%(<30g);嚴格限制為極少量脂肪,全日<15g,一般不用烹調油。
3、多補充膳食纖維
結腸癌患者的膳食中應注意多吃些膳食纖維豐富的蔬菜,如芹菜、韭菜、白菜、蘿卜等蔬菜,膳食纖維豐富的蔬菜可刺激腸蠕動,增加排便次數,從糞便當中帶走致癌及有毒物質。
如果結腸癌向腸腔凸起,腸腔變窄時,就要控制膳食纖維的攝入,因為攝入過多的膳食纖維會造成腸梗阻。此時應給予易消化、細軟的半流食品,如小米粥、濃藕粉湯,大米湯、粥、玉米面粥、蛋羹、豆腐腦等,減少對腸道的刺激,較順利的通過腸腔、防止腸梗阻的發生。
02
大腸癌患者飲食禁忌
1、忌煙酒、忌飲食過量:不食過熱、過燙食物。
2、忌食致癌促癌食物:如油條、炸豬排、燒焦的肉、魚,烤雞(鴨)、腌制的香腸、火腿、咸魚、咸肉、咸菜,煙熏的肉、魚、豆制品等。
3、忌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蕎茉、胡椒、咖喱、咖啡、花椒等食物,應以低渣、無刺激性食物為主。
4、忌食富含粗纖維的食物、如芹菜、茭白、洋蔥、韭菜、竹筍、黃豆芽、摩芋、干果及果皮等高纖維素食物,由于纖維素含量較高,纖維較粗大,排泄時,易造成口阻塞,應盡量避免或減少食用;
6、忌食“發物”:“發物”按照中醫說法是指能使疾病加重或誘使疾病發作的某些食物。
大腸癌是一種全身性疾病,尤其化療后的患者,機體免疫功能處于應激狀態,此處應戒的“發物”主要:煙酒、狗肉、羊肉等過于油膩食物、燒烤等燥熱肥膩,容易引起胃腸功能紊亂的食物。
7、忌食易使便頻及產氣食物:如干豆、土豆、洋蔥、蘆筍、椰菜、朱古力、不熟的水果,它們在腸道細菌的腐敗、酵解作用下可產生大量硫化氫、沼氣等造成腹脹、頻繁排氣、異味,應避免食用。
03
手術后飲食
全面均衡的營養攝入有利于恢復,
提高機體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1、術后/早期膳食
(按醫囑) 腸外營養支持 流質膳食或口服腸內營養制劑
1、膳食結構:流質膳食屬于不均衡膳食,其所含的營養素不均衡,能量供給不足,臨床醫生在營養供給方面會以腸外營養為主,予以流質膳食或腸內營養制劑逐步過渡膳食結構,保證機體的營養需求。
2、膳食性狀:流體狀態,可選擇米湯(合并糖尿病者盡量不用)、腸內營養制劑(糖尿病者可選擇糖尿病專用腸內營養制劑)、逐步過渡到肉粥湯(取無渣湯)、排骨粥湯(取無渣湯)、稀藕粉、蔬菜汁等。
3、餐次要求:逐步增加攝入量,少量多餐,避免造成胃腸功能紊亂。
4、忌(少)用膳食:腸道手術后腸道功能未恢復前,應避免食用產氣食品,如牛奶、豆漿、牛乳,一切非流質的固體食物、含膳食纖維多的食物及過于油膩、厚味的食物均不宜選用。
2、術后/中期膳食
(按醫囑) 半流質膳食 口服腸內營養制劑補充
1、膳食結構:半流質,介于軟食和普通膳食之間,能量供給應適宜。
2、膳食性狀:半流體狀態,易于咀嚼吞咽,含膳食纖維較少,易于消化吸收。
3、餐次要求:半流質膳食含水量較多,因此應增加餐次,注意膳食品種的多樣化,膳食可予肉粥、面條、餛飩,肉泥、雞絲、魚塊、蒸雞蛋、水果及蔬菜汁等,腸內營養制劑餐間補充,以保證在減輕消化道負擔的同時,滿足患者能量及營養素的需求。
4、忌(少)用膳食:不宜食用米飯、蒸餃、大塊肉類、大塊蔬菜、煎面餅、堅果、油炸食品等硬而不宜消化的食物;忌用濃烈、有刺激性的調味品。
3、術后/后期膳食
(按醫囑) 普通膳食 口服腸內營養制劑補充
1、膳食結構:普通膳食,與正常人平時膳食相同。能量及各營養素充足,均衡膳食。
食物品種注意多樣化、粗細搭配,烹調方法合理,可予米飯、瘦豬肉、牛肉、雞肉、魚肉、蝦肉等,維生素及礦物質、膳食纖維的補充可予以各色蔬菜、水果、堅果等,以保證營養素均衡攝入。
2、餐次要求:能量分配三餐中,早餐25%-30%,午餐40%,晚餐30%-35%。攝入不足時,加餐或使用腸內營養制劑補充。
3、忌(少)用膳食:辣椒、大蒜、芥末、過分堅硬的食物(核桃、生花生、干杏仁等)的食物,特別腸造口的病人應注意少食或不食。
04
化療后飲食
高熱量、高維他命、低脂肪的清淡飲食,
增加咀嚼、甜酸等可刺激食欲的食物(適量)
1、食欲不振
化療后會出現食欲不振、吃不下的現象,可以用姜來刺激食欲,吃些易消化的食物,如稀飯、面包、饅頭、魚肉、雞蛋、雞肉等,少吃多餐。
2、白細胞下降
白細胞下降可以吃大棗、香菇、黃芪、黨參、牛肉、烏骨雞、牛肚、雞肉、雞蛋、鴿蛋、冬蟲夏草、銀耳、燕窩、猴頭菇、枸杞子等。
3、嘔吐飲食
出現嘔吐可以吃葡萄、青梅、山楂糕、梅蘇糖,泡飯等都可以預防惡心嘔吐。
4、不吃致癌食物
不宜吃或少吃煙熏、炸、烤、腌漬食品,不吸煙、不飲酒,酒精能使許多致癌物活化,使免疫功能降低。
05
早期大腸癌患者飲食原則
在大腸癌的早期,往往有大便的改變,
便秘或腹瀉,有時兩者交替出現,應重視調理大便。
1、補充維生素
給予維生素豐富的食品,如土豆、紅薯、嫩葉青菜等。避免過粗糙的飲食,如韭菜、筍等。飲食要多樣化,多選用大豆制品和綠色或橙色的新鮮蔬菜和新鮮水果。
不要食用腌制品、煙熏和油炸食物。含纖維素豐富的食品,既可防止便秘,又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腹瀉,并且能保持每日排大便。
2、保持大便通暢
多飲水和湯液可以使大便保持通暢,有利于康復。
病人每日排便,防止大便在腸道停留過久。不要吃導致便秘的食物,如蘋果、藕節等會引起便秘。有些人喝牛奶也可以發生便秘。濃茶也有產生便秘作用。
從飲食方面調理大便只是一個方面,重要的是全面和充足的補充營養素。
06
晚期大腸癌患者飲食原則
加強營養、防便秘
晚期大腸癌病人,由于癌腫不同程度的阻塞排便通道,不宜給粗纖維的飲食。應加強營養,給纖維素少和其他營養成分豐富的食物,另一方面防止便秘。
除了選擇禽蛋類、瘦肉、奶類、豆制品類和細糧、嫩菜外,每餐還應考慮增加通便食物,最理想的是蜂蜜。
香蕉、梨子等雖也有通便作用,但腸腔通道太狹窄時,不如蜂蜜作用好。
推薦:康復食療7方
無花果瘦肉湯
材料:無花果(干品)100克,豬瘦肉200克,鹽適量
制作:以上食材加水適量,放入沙鍋內,隔水燉熟,調味即可。每日服2次。
養胃理腸、清熱解毒,適用于腸癌出血者
豬蹄茜草湯
材料:豬蹄2個,茜草20克,大棗10枚。
制作:茜草紗布包裹,豬蹄洗凈剁成小塊,與大棗共入鍋,加水煎煮,待豬蹄熟爛,除去茜草即可。
滋陰養血,涼血止血。用于腸癌便血者
香蕉蔬菜粥
材料:香蕉、蔬菜各100克,粳米70克,食鹽適量。
制作:香蕉去皮搗泥、蔬菜切絲。粳米煮粥至熟加入香蕉泥.蔬菜。煮沸后加入食鹽。早餐服食即可。
潤腸通便,可緩解腸癌便秘
藕汁郁李仁蛋
原料:郁李仁8g,雞蛋1只,藕汁適量。
做法:將郁李仁與藕汁調勻,裝入雞蛋內,用濕紙封口,蒸熟即可。
用法:患者可每日2次服用,每次1劑。
可活血止血,尤其適于大便有出血者
瞿麥根湯
原料:鮮瞿麥根60g或干瞿麥根30g。
做法:先用米泔水洗凈瞿麥根,加水適量煎成湯。
用法:患者可每日1劑服用。
具有清熱利濕作用
茯苓蛋殼散
原料:茯苓30克,雞蛋殼9克。
做法:將茯苓和雞蛋殼熔干研成末即成。
用法:患者可每日2次服用,每次1劑,開水送下。
疏肝理氣,腹痛、腹脹明顯者可用
黃芪紅藤豬肉湯
原料:黃芪50克,大棗10枚,豬瘦肉200g,紅藤100克。
做法:黃芪與紅藤加水1000毫升,大火煮沸,小火再煎半小時,取汁與大棗、豬肉共煮爛調味即可。
用法:患者可佐餐食用,食肉喝湯。
補氣和中,和胃健脾,益氣生津,清熱解毒
適用于腸癌腹痛脹,大便頻繁及便血不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