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于微信公眾號神奇的穴位圖(ID:xueweitu77)
【典型癥狀】
◎消化不良、積食
◎食欲不振、腹脹、腹痛
◎腸鳴、泄瀉、便秘
◎惡心嘔吐
【穴位按摩功效】
脾胃為后天之本,人體的氣血能量基本都是依靠脾胃的運化來實現的,因此日常生活中要格外留意脾胃的調理。其中,承滿穴可理氣和胃、降逆止嘔,有利于調理和改善脾胃疾患;關門穴、梁門穴可調理腸胃、增強脾胃功能;陷谷穴可和胃行水、健脾除濕,對因脾胃功能失調而引發的腹瀉、腸鳴等癥有顯著療效;太白穴可健脾和胃,是改善脾胃功能的重要穴位;脾俞穴則具有健脾和胃之效,可緩解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腹脹、嘔吐、腹瀉等病癥。
【特效穴位】
承滿穴:仰臥,在腹部,肚臍向上5寸,前正中線旁開2寸處。
梁門穴:在上腹部,臍中上4寸,前正中線旁開2寸。仰臥,在上腹部肚臍與胸劍聯合點的中點,前正中線旁開約2橫指處。
關門穴:在腹部,肚臍與胸劍聯合點的連線處,肚臍向上3寸,前正中線旁開2寸。
陷谷穴:在足背的第2、3跖骨間,第2跖趾關節近端凹陷中。端坐,足尖著地,在足背第2、3跖骨間結合部前的凹陷處。
太白穴:在跖區,第1跖趾關節近端赤白肉際凹陷中。
神闕穴:仰臥,在腹中部,肚臍中央處。
脾俞穴:在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線旁開1.5寸處。端坐,在第11胸椎引一垂線,再從肩胛骨內側緣引一垂線,兩條垂線之間距離的中點處即是。
【按摩圖解】1
端坐,手持按摩棒,并用力點按對側足部的陷谷穴,至穴位處感覺酸脹為宜,左右腳交替按摩。
2
端坐,翻轉腳背,用一手除拇指之外的其余四指緊握腳背,并用拇指指腹按壓足部的太白穴,至穴位處感覺酸脹為宜。
3
端坐,用一手拇指指腹順時針按揉承滿穴,一手拇指指腹順時針按揉梁門穴,用力適中,至局部感覺溫熱為宜,兩手拇指指腹位置交替按揉。
4
端坐,用雙手拇指指腹順時針按揉腹部兩側的關門穴,用力適中,至穴位處感覺酸脹為宜。
5
端坐,除拇指之外的其余四指并攏,順時針按揉神闕穴,用力適中,至局部產生溫熱感為宜。
6
被按摩者站立或俯臥,按摩者用拇指指腹推揉被按摩者的脾俞穴,力度稍重些,至局部產生酸脹感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