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中國是詩的國度,用詞優美,讀來口有余香。即便是古人邀請客人,也會寫的很優美,而不是粗魯的“晚上來喝酒呀”、“明晚瀟灑去”之類!尤其是大詩人,邀請客人的邀請函,都顯得那么有詩意!
吐槽一句,在古裝劇中,主人通常大手一揮,“大家吃喝、喝好”!顯然,古代稍有些文化的人,肯定不會說的如此粗魯!一般來說,會文縐縐的用“歡迎光臨寒舍”、“招待不周”、“蓬蓽生輝”、“撥冗前來”等詞匯,讓人感覺主人比較有禮!
本文重點講述的是,古代大詩人寫的邀請函。為此,筆者重點挑出六個邀請函,都是大詩人所寫,或和大詩人有關!值得一提的是,這些邀請函用詞非常優美,現代人根本寫不出來!
最近這幾天,中國很多地方普降大雪,很多人都會引用這首詩邀人!這首詩是白居易所寫,邀請的對象是大詩人劉禹錫的堂兄劉禹銅!白居易是這么邀請的:“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就在最近這幾天,你聽過后兩句多少次呢?如果沒聽過的話,那太遜了,周圍朋友文化底蘊太差!
大家都知道《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但鮮為人知的是,李白并非無緣無故的認識汪倫,而是因為汪倫的邀請!作為李白的鐵粉,汪倫是這么寫邀請函的,“先生好游乎?此地十里桃花;先生好飲乎?此地有萬家酒店。”其實,“十里桃花”是一個水潭名稱;“萬家酒店”,只是一個姓萬的人開的酒店。
作為一代現實主義大詩人,詩圣杜甫的作品比較接地氣。因此,他些的邀請函,也顯得相當的真摯、誠懇!杜甫邀請崔明府時,這么寫道:“....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余杯。”專家考察認為,這里所說的崔明府,可能是杜甫的親戚,因為杜甫母親姓崔!所謂“明府”,是唐朝人對縣令的尊稱!
有一年,白居易被調到杭州當刺史(相當于現在市長,但掌握軍權)!有一天,白居易登高望遠,看到萬家燈火,于是就想找些朋友一起喝酒,就寫下一首詩:“....燈火萬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能就江樓消暑否?比君茅舍較清涼。”意思很明顯,就是說天熱了,能否到江樓來消消暑,喝喝酒,不比你的茅屋更清涼?
王維是中國有名的“詩佛”,他很早就想邀請詩人裴迪,在來年春天之際,到他這里一同游春。于是,他在冬天的時候,就就寫信給裴迪,情真意切的說:“當待春中,草木蔓發,春山可望......斯之不遠,倘能從我游乎?非子天機清妙者,豈能以此不急之務相邀.....山中人王維白。”春山美景,你不來和我一起玩玩嗎?
吳錫麒是清代文學家,有一次他要邀請張船山(即張問陶)來家中做客,于是就寫了一封邀請函,詩意十足,“園中荷花已大放矣,鬧紅堆里不少游魚之戲,惟葉多于花,渾不能辯其東南西北耳。倘能來,當雪藕絲,剝蓮蓬,盡有越中女兒酒,可以供君一醉!”張船山是清代性靈派三大家之一!
以上所說的是大詩人,那么普通百姓如何寫邀請函的呢?《西游記》中,熊羆怪給老和尚的請柬,也相當文雅!“侍生熊羆頓首拜,啟上大闡金池老上人丹房:屢承佳惠,感激淵深.....生偶得佛衣一件,欲作雅會,謹具花酌,奉扳清賞。至期,千乞仙駕過臨一敘。是荷。先二日具。”大意是:得到唐僧的佛衣一件,邀請你來欣賞!
值得一提的是,在古今文人中,如果有最灑脫的人,那么必然是李白無疑。李白偶爾邀請客人時,通常也抱著“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真名士風流也!
不過,雖說有很多邀請成功的,但也有邀請失敗的!比如,南宋詩人趙師秀,就曾被朋友放了鴿子,所以他在詩中發牢騷:“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半夜都不來,太不夠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