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人。啟功先生的《啟功論書絕句百首》,是我們當代非常優秀的書論。
此書不但有絕句百首,更是有啟功先生的自注。
本文是《啟功論書絕句百首》第二十七首,啟老在自注中點了題。此首主要說:啟功修補張猛龍碑拓本。
注意:第二十六到三十一首,都是說的《張猛龍碑》。
【詩文】
二七、啟功修補張猛龍碑拓本
數行古刻有馀師,焦尾奇音續色絲。
始識彝齋心獨苦,蘭亭出水補粘時。
詩文一人注釋:此首啟老贊揚自己所藏張猛龍碑拓本的精妙,有表達了自己修補拓本的甘苦。
這件事情說明兩點。一、啟老只有《張猛龍碑》的拓片。二、啟功會一些字畫修補。
字畫修補很難很難,尤其是年代久一點的。
焦尾:中國古代四大名琴之一。與其他三張琴相比,“焦尾”琴名直白無華,但其身世非同尋常,皆因此琴系東漢名人蔡邕所創制?!逗鬂h書·蔡邕傳》:“吳人有燒桐以爨者,邕聞火烈之聲。知其良木,因請而裁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猶焦,故時人名曰焦尾琴焉?!?/p>
學習書法,或者寫字的時候,如果要聽音樂,古琴的聲音非常適合。
【啟功自注】
余藏本尾有殘損,曾以向拓法補全之。
其本淡墨精拓,毫芒可見,世傳重墨濕墨本,模糊一片,即使損字俱存,亦何有于書法之妙哉!
【一人簡說】
這一部分,啟老說自己藏有一本《張猛龍碑》的拓本,淡墨精拓已經很好。但是啟老自己要用雙鉤的方式補拓本的不足。
啟老所藏的《張猛龍碑》的拓本,據說就是明朝拓本。到底是不是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的版本。
關于啟老和《張猛龍碑》拓本收藏的故事如下。
從26歲開始關注《張猛龍碑》,自存有正書局石印本,并以商務珂羅版明初拓本相校,得11處不同,40歲、49歲又兩次再為石印本題跋,后從此碑悟得“一劑強心健骨方”,在此基礎上結合隋唐楷書特點又提出了著名的結字“黃金分割率”,可見用心、用功之深。尤為值得大書的,是他次年始以7種舊拓,終于換得淡墨精工《張猛龍碑》明拓本,如獲至寶,又將碑中殘泐處用炭末蘸白芨水,以響拓法補足,鉤摹之精心,通篇之渾然,觀者多難識別所補何在。
看到啟老和《張猛龍碑》的故事,就能理解,為什么《論書絕句百首》,有六首是直接說《張猛龍碑》。
淡墨精拓:在拓本中是比較好的一種。
【啟功自注】
此拓之尾,不知何時何故,失去數行。有善工以具字本補之,拓墨風神,毫無二致。但多殘損點劃數處,因假友人所藏明拓本鉤摹敷墨,以補其缺。出示觀者,每不能辨。指示余所鈐印處,始啞然而笑。余頗自詡,今后雖有同時舊拓善本,亦不以此易彼焉。譬如趙子固得定武蘭亭,舟覆落水,登岸烘焙,此后其本轉以落水得名。余之決眥⒀鉤摹又數倍于烘焙之力矣。
【一人簡說】
這一部分,啟老講述自己修補所藏《張猛龍碑》拓本的故事,甘苦自知。
趙子固:趙孟堅(1199年-1264年),字子固,號彝齋;中國南宋畫家。據說他曾得書法珍品五字不損本蘭亭,歸家時,風作舟覆,其“被濕衣立淺水中,手持褉帖示人曰:‘蘭亭在此,余不足惜也?!蝾}八字于卷首云:‘性命可輕,至寶是保?!?/p>
趙孟堅是趙孟頫的哥哥,精通書畫。
上圖《致嚴堅中太丞尺牘》草書,紙本縱25.5厘米,橫33厘米,現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一人有感】
雙鉤法補拓本、拓片,這一件事情非常的難,啟老也是藝高人膽大。
拓本拓片,很多都是千金難買。而且雙鉤法,非常的高難度的技法。
書法說到底是寫字,但是書法相關的事情,非常非常的多。有很多字外功,是非常非常的難。
以我的知識,盡可能地客觀求真。能力有限,也有一定的取舍。如有補充,歡迎大家一起討論,一起進步。
我是一人,喜歡書畫和藝術相關,關注我。19年12月20日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