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世界的精彩,就在于它每天都是新的。
在兩輪電動車行業,也是風起云涌,故事不斷。一方面,“新國標”的推出加速了國內市場的洗牌;另一方面,針對國際藍海市場的布局與爭奪也是精彩紛呈。
在這一背景下,雅迪作為國內電動車第一股,近段時間格外“出挑”,不僅在資本市場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率先在海外建廠的舉措也彰顯了其“國際化戰略”的信心與決心。
雅迪在越南火了
11月20日,有著“電動車第一股”之稱的雅迪宣布其越南基地正式竣工投產,并一口氣發布了四款旗艦級產品,成為了首個在海外建立生產基地的中國兩輪電動車企業,這距離其首次對外透露布局越南的計劃僅不足百日,行動之快令行業側目。
站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風口之上,雅迪全球化布局的張力與野心呼之欲出,從此它也要向西生長,面向東南亞、面向整個歐洲腹地。
為什么是越南?許多人第一反應是這個疑問。從根本分析,雅迪需要一個增量市場,作為“國際化戰略”的第一步,且這一步必須穩扎穩打。越南人口約9450萬,15-44歲人口為4800萬,每年新增高中生為150萬,現有摩托車保有量為4500萬臺,年400萬臺增長,是世界第四大摩托車消費國,而這些群體,在越南出臺禁摩令之后,均為兩輪電動車的潛在消費人群。
越南的發展相當于東南亞國家的標桿,老撾等周邊國家均會以越南經驗為參照,雅迪以越南為樣板可以輻射更多東南亞國家。同時低關稅及扶持政策能夠讓雅迪的產品在東盟十國暢行無阻,提升了雅迪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其次,東盟十國所轄的6億多人口,給雅迪帶來了一個巨大的增量市場。因此,布局越南工廠,能夠實現雅迪立足越南輻射東盟十國,進而展望全球市場的長遠部署,是雅迪全球化戰略的重要腹地。
事實上,雅迪此次投產越南,不僅瞄準越南這個“摩托車王國”未來的市場潛力,更是品牌出海的第一站,未來希望以越南市場為試點和跳板,進而展望東盟乃至歐美市場。
出海這招勝算幾何?
出海對于中國企業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雅迪作為兩輪電動車行業首個“吃螃蟹”的品牌,對于出海戰略自然是胸有成竹的。
首先,底子夠厚。據了解,近6年雅迪控股電動車銷量由301萬臺增長至2018年的503萬臺,是行業唯一銷量突破500萬臺的企業。2017年及2018年,雅迪電動車全球銷量達到406萬臺、503萬臺,以銷量計,這兩年雅迪在中國電動兩輪車市場占有率分別達到11.6%、14.1%,全球銷量排名第一。目前雅迪在中國擁有六大生產基地:江蘇、天津、浙江、廣東、重慶、安徽。預計2019年底,雅迪產能有望達到750萬臺以上,2020年產能要達到1000萬臺,2025年達到2500萬臺。
其次,技術夠硬。雅迪在參與全球市場競爭的最大底氣就是自身強大的技術研發能力和高端制造能力。此前,雅迪已與美國Lightning Motors、奧地利KISKA、日本松下、瑞典貝格等全球16大頂級品牌達成戰略合作,在制造工藝和技術應用上達到兩輪電動車的最高水準,某些零部件甚至實現了汽車級和航空級標準。在自有技術的輸出上,雅迪亦不遑多讓。據悉,目前雅迪共擁有677項核心專利、32項發明專利。旗下兩大技術研發中心和兩個國家級企業實驗室攻克技術壁壘;制造裝配遵循嚴苛標準,產品大都通過3C、EN15194、CE、E-MARK四大國際品質認證;更從全球知名汽摩企業、院校招募行業高級研發技術人才,并與知名摩托車品牌御用設計團隊合作。
2019年6月,雅迪推出了自主研發的電動車行業內首款石墨烯電池,全面解決傳統鉛酸電池痛點,可使電池實現循環壽命1300余次,電池壽命增加到原來的3倍,充電一小時續航可達50公里,續航里程提升了10%。如此強大的性能,也將賦予消費者更加省心、舒適的騎行幸福感,進而提升自身產品的全球競爭力。
第三,品牌夠響。高端和國際化品牌形象有利于促進國內品牌認可度提升,為全球化品牌打造做準備,雅迪早已注重提升品牌軟實力。FIFA百年史上首個兩輪車贊助商;近年來連續亮相意大利米蘭展、美國拉斯維加斯等知名展會,在世界級舞臺上與眾多國外一線品牌現場PK,展現中國制造力量;今年,雅迪還正式簽約好萊塢頂級巨星范·迪塞爾擔任其品牌形象大使。
最后,眼光夠遠。過去,中國電動車品牌出海主要還是通過“出貨模式”,停留在輸出“產品”的階段。未來,從越南到全世界,雅迪希望將積累的關于整車和相關配件的研發、生產、制造的成功經驗形成“中國方案”,推向全世界,通過中國制造幫助更多的國家解決城市綠色出行問題。
內外兼修 未來可期
國際化戰略與出海,雅迪是否會成功?或者說,會取得多大的成功?我們可以拭目以待。
不可忽視的是,雅迪在國內市場仍舊處于龍頭老大的地位,在這個全球最大的二輪電動車市場中,雅迪及時跟隨政策調整產品和商業策略,企業發展勢不可擋。
回想2013年,家電行業曾推出家電新能效標準,該標準的推出成為一針行業的催化劑,由此誕生了一批如美的、海爾等千億元級的家電企業。2019年4月15日開始實施的新強制性國家標準《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則被稱為兩輪電動車界的“新國標”,有人指出,電動車新國標有望復制家電行業過去的道路,讓兩輪電動車行業實現進入全新的增長通道。
從國內市場來看,據全球性咨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預計,中國電動兩輪車2019年至2023年的市場復合年增長率將提升至7.22%,市場規模將達到1089.9億元。
據第一上海證券11月發布對雅迪控股的研報:雅迪銷量行業第一,市場份額仍在擴張。截至2019年底,公司產能約750萬臺,目前在建的安徽基地投產后,明年底前產能有望沖擊1000萬臺,為公司后續擴張提供基礎。因為行業改革空出的市場份額將成為公司近兩年努力爭取的重點,目前公司在全國擁有2000多家經銷商、20750個門店,龐大的銷售網絡和渠道將更好幫助公司抓住行業改革的機會,繼續做大。
全球市場藍海增量,加上國內市場改革存量,雅迪內外兼修,國際化發展,全球化布局,將為企業帶來更大的利好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