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不管是影視劇還是小說都喜歡寫愛情,而有關于愛情的故事里,與這個愛情相關的通常有三個或者三個以上的人。對于編劇或者作者來說,這叫制造矛盾,設計懸念。畢竟沒有難關的成功不值得被贊頌,沒經歷過誘惑的另一半遲早會出問題。
但是男女之間,難道真的就沒有“純潔”的友誼嗎?
不管是影視劇還是小說,又或者在現實生活中,性別似乎成了天生的隔閡,將男生和女生分類擺放。一旦兩個異性距離太近,就會被人們認為他們之間的關系“不一般”。
愛情是指兩個人不由自主地相互吸引,想要與對方親近的一種情感。從生物學上說這是因為見到對方而導致某種激素上升,會讓你的大腦感覺到快樂,隨即產生一系列的反應。這種反應非常復雜,也難以解釋。唯一可以確認的是:愛情并沒有那么隨便就會產生,哪怕是比愛情淺層次一點的“喜歡”,這種感情也不會隨隨便便就出現在兩個人之間。
導致世人誤解異性之間一定會產生愛情的,其實并不是影視劇和小說里層出不窮的“套路情節”,而是異性之間天生的性別差異所帶來的“特殊感”。
基本上從小學開始,男生就只和男生玩,女生就只和女生玩,很少會看到男女生混在一起玩的現象。
因為隨著孩子們的身體發育,性別意識也逐漸形成了。這種性別意識的存在,導致孩子們在和自己性別不同的人一起玩的時候會下意識地留心觀察,會下意識地在意對方,這種現象會促使一種和“喜歡”類似的感覺出現。在青春期,并不懂得什么是愛情和喜歡的年紀,就會很容易把這種感情誤以為是“喜歡”。
誤會多了,當然就會有一種最直接地去規避誤會的手段——那就是不和異性過多接觸。只要不和異性接觸,就不會被性別差異帶來的下意識觀察所影響,也不會讓自己的“小鹿”在心里瞎蹦跶。
而這種規避手段也直接導致了文章最初所提到的一旦兩個異性距離太近,就會被人們認為他們之間的關系“不一般”這種刻板印象的產生。
我們總是用最簡單干脆的手段去直接地解決問題,“一刀切”永遠是最方便的解決方式。但其實每個人都清楚,并不是所有的問題都可以用最簡單的手段去解決,就像不是所有的問題都可以被“一刀切”一樣。
對于兩性關系來說,所有的誤解根源就是人群是根據性別分類的。而事實上,男性和女性之間并不是不能夠保持正常的友誼,但是周圍人的調侃和別人的誤解總會為這些友誼帶來許許多多的有色眼鏡。
人類是會趨利避害的生物。為了不被誤解,為了減少“麻煩”,我們會下意識避免這些東西,下意識不去和異性交朋友。
但是友誼不應該因為參與的雙方性別不同而被區別對待,朋友就僅僅只是朋友,錯的是影響了友誼的刻板印象,而不是友誼本身。
我認識一位女性有一個很要好的男性朋友,我們的聚會上從來不會調侃他們兩個人之間的關系,因為他們兩個人是十幾年的好朋友,男生把女生當“哥們”,女生叫男生叫“姐妹”。就是這樣一段讓人羨慕的友誼,這個女生也曾經說過,在上學的時候他們兩個也經常被調侃是不是早戀。
“我得瞎了眼才看得上他?!?/p>
在和我提到這件事的時候,女生白了身旁男生一眼,而男生則一心看著手機,忙著關心自己還在加班的女朋友,完全不在乎我們在說什么。
他們太過坦蕩,而友誼本就該如此坦蕩。
所謂“純潔”的男女關系,“正常”的男女關系,其實都是在刻板印象的基礎上形成的。只有因為認為男女關系本就“不正常”,“不純潔”的人才會想到“純潔”的男女關系,“正?!钡哪信P系。
對于男性與女性來說,不管是基于戀愛的交往也好,普通朋友之間的來往也罷,都沒有所謂的“不正常”,“不純潔”一說。坦蕩地交朋友,坦蕩地談戀愛,坦蕩地和自己想要來往的人進行社交往來,這才是人類交往中的“正常”。
我是黎陽,祝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