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老齡辦和市統計局發布了《2019年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齡事業監測統計信息 》統計數據。
列舉幾個大家可能比較感興趣的數據:
1、基本情況:截至2019年底,本市戶籍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518.12萬人,占總人口的35.2%;
2、預期壽命:戶籍人口預期壽命為83.66歲(男性81.27歲、女性86.14歲);
3、養老情況:全市60歲及以上老年人領取城鎮職工基本養老金的人數共計419.41萬人,占老年人口的80.9%,平均養老金為每月4521元。
局長對報告中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的占比這個數據特別感興趣,于是又做了進一步的查閱和分析,把各個區的占比數據做了個比對排名:
上海各區60歲及以上老人占戶籍人口比例排名
上海各區60歲及以上老人占戶籍人口比例排名
從數據來看,上海的戶籍人口老齡化還是相當明顯的。全市的戶籍人口中,60歲及以上老年人占了35.22%。
從各個區的情況分別來看,除了松江區還差一點點老年人口占比不到30%之外,其他的區都在30%以上,虹口區和黃浦區的老年人口占比更是達到了40%以上。
雖然各區的老年人口占比都在30%-40%之間,數據看上去比較平均,但是局長總感覺這些數據還有些缺漏的地方,與局長平時對各區人口比例的認知不太一樣。
局長仔細研究后發現,上面的數據只是戶籍老人占戶籍人口的比例,于是局長把上海各個區的常住人口和外來人口的數據加進來一起做比對分析,重新做了一版排名。
上海各區60歲及以上老人占常住人口比例排名
上海各區60歲及以上老人占常住人口比例排名
由于這個計算方法沒有統計外來常住人口中的60歲以上老年人口的數據,所以不算太嚴謹。
不過局長相信外來常住人口中60歲以上老年人的比重不會太大,所以用這個數據看上去更符合局長對上海各區人口的認知,并且從中應該也能分析出來一些有用的東西:
1、傳統老城區,把外來常住人口都算上,老年人口的比例依然很高;
2、外來常住人口比重比較大的奉賢、閔行、嘉定、青浦、松江這幾個區,老年戶籍人口的占比不到15%,實際上還是很有年輕活力的地區。
另外,局長還從這個數據中發現了為什么這些郊區區域的基礎教育資源會比傳統市區緊張很多的原因:
這些區域一般都是新房多,并且人口比例中年輕人多,年輕人的適齡學齡子女多。如果跟傳統市區一樣,按人口總數的比例來配套建設基礎教育資源,那肯定是遠遠不夠的。
所以,想享受好的教育資源,最好還是選擇傳統的老城區。
本文由身份規劃局原創,關注局長,帶你規劃你的魔都人生和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