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主的這個說法,有一定道理,但不象題主說的那樣的神奇,說“堅決要看”。這種說法,只是把布林線BOLL給神化了。
布林線作為一種技術分析指標,最大的優點就是直觀明了,股價的方向通過一個通道來展現,中軌表明價格運行中樞,上下軌表明價格可能達到的位置。當然,如果再深入研究,還有開口的大小,各軌道尤其是中軌的方向等。
其實,布林線中軌只是某要均線,默認是20日均線,當然也可以修改成其它周期均線。上下軌也只是對標準方差的一種優化,并沒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如果把均線與乖離率等結合起來,一樣可以達到相同的效果。
另外 ,布林線也存在陷進,很有可能下軌買進,股價卻繼續下跌,股價上軌賣出,股價卻一路上漲。
技術分析只是對過去股價走勢的歷史反映,并不一定能代表未來股價運行的方向。但對股價短時間內多方力量的對比和中長線運行大的趨勢有一定的指向向作。那種想靠技術指標就戰勝市場的想法,是不切實際的。如果是這樣,那些能編技術指標的人,尤其是依靠量化交易的人,豈不是永遠是這個市場的贏家?
在我頭條問答的回復中,有個朋友質疑我為什么總是說“大概率”,說我這種不肯定的方式是不對的,因為股市是科學。我回復說,如果說股市是科學,也只是社會科學,不同于自然科學,可以精確計算,只有大致方向。股市有規律是,股市本質上來說,是一門藝術,如果想追求精準,如數學計算一般,最后肯定是失望。
去年9月左右,我結合市盈率和市凈率,認為上證跌到2000點以下概率幾乎沒有,最大可能也就到2350點左右,極有可能在2450-2550見底,因為這個區間的估值已經達到歷史最低,并提出定投策略。是我預測到2440是最低點了嗎?不是,我沒有這個本事,我只能通過基本面的極致,加上技術面的超跌,因為當時上證已經下跌超過50%,而創業板已經下跌超過70%,這是基本面和技術面共震的底部區域。
這個區域最好的投資方式就是定投,或者“用閑錢,陰線買,買買買,就不賣”。事實證明,用這種方法的人才是最穩健的投資之道。
不要太迷信指標,基本面才是根本,技術面只是輔助罷了。當然,現在還有人在說要跌到2440點以下,甚至又有推倒重來的觀點,這就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