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袁鋒(上海市東方醫院關節與骨病專科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
來源:《知識就是力量》雜志
年輕人住進養老院是種什么體驗
重慶一39歲IT男告訴你
怎么回事?
突然聞到了“凡爾賽”的味道!
來自重慶的古先生說,2019年的一天,自己在家中不慎踩滑摔倒,雙膝當時就失去了知覺。經過檢查,古先生確診為膝關節滑膜炎,需要長時間的治療和恢復,于是,接下來的一年時間,古先生都在醫院的住院病房中度過,因為古先生的父母早年患癌離世,古先生又是單身,只得請了一名護工照料自己。
2020年下半年,經過治療后,古先生逐漸可以自主在平路上慢慢行走,出院回家古先生犯了難,家中無人,萬一再次摔倒怎么辦?在姨媽的建議下,古先生入住了重慶市渝中區菜園壩康心社區養老服務中心,進行調養。從此他和養老院的老年人一起過上了“養老生活”。
網友們一邊調侃程序員真的很難,
一邊開始咨詢起入住條件,
還有更多網友表示
“這就是自己的理想生活”
據了解,目前,古先生身體已基本恢復,已于兩天前辦理了出院手續,已回家做進一步調養。
怎么摔一跤就摔成了膝關節滑膜炎呢?是什么原因引發的膝關節滑膜炎?
其實這與膝關節的結構有很大關系。
膝關節結構決定其“多災多難”
膝關節由遠端股骨、近端脛骨以及髕骨組成其骨性結構,為人體最大且構造最復雜,各種運動中負荷較大的關節;同時附著在它們上面的前、后交叉韌帶,側副韌帶,關節囊和半月板組成了關節的穩定結構。
關節囊的滑膜層廣闊,除了關節軟骨及半月板的表面無滑膜覆蓋,其余結構都被覆著一層滑膜組織。這也是運動損傷疼痛最為好發的部位,滑膜組織炎性反應,骨科醫生稱之為“滑膜炎”,那么膝關節的滑膜組織炎癥反應,便稱之為“膝關節滑膜炎”。半月板是膝關節內纖維軟骨盤,它可吸收撞擊,增加關節面的適應性,有助于關節液的均勻分布。運動不當則會導致前、后交叉韌帶,側副韌帶以及半月板的損傷。
膝關節滑膜炎的病因及預防
膝關節滑膜組織的主要作用是分泌關節滑液,保持關節軟骨表面的潤滑,避免關節摩擦和碰撞。此外,還能為關節組織提供營養,并在關節運動時發揮散熱功能。
膝關節滑膜炎的主要病因包括:
1、外傷或運動不當造成關節積液,滑膜水腫、充血。
2、膝關節長期、反復受到機械性或病理性損傷,從而逐步積累形成滑膜炎。
一般中老年人、女性、超重肥胖者以及膝關節受到嚴重創傷或感染者、長期訓練的運動員或從事需要長時間行走的職業人員都是膝關節滑膜炎的相關臨床危險因素。?
膝關節滑膜炎患者要積極配合醫生開展治理,也可以在理療師的指導下進行適度的肌肉訓練。
例如,腿部伸展運動,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參加游泳、瑜伽、太極等運動項目。另外,減輕體重、定期復診也必不可少。
平時也注意科學預防:
1、做好防護:盡可能避免膝關節在運動或工作中遭到創傷。
2、健康生活:營養均衡,以水果蔬菜為主,減少脂肪攝入,控制健康體重。
3、科學鍛煉:要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科學鍛煉,增強膝關節周圍肌肉的強度。
另外,注意運動要適量。?
我們一般人認為“生命在于運動”,其實還應該有一句是“運動要適量”。如果不注意“適量”,我們的關節也可能跑壞,跑成“跑步膝”。
這是因為我們平時跑步時,膝關節除了要擔負體重的重壓外,還要緩沖來自地面的沖擊,因此跑步所引起的膝關節損傷多為慢性過度使用損傷,其中以髕骨疼痛綜合征最為常見,又稱“跑步膝”。
跑步并非人人都適合
并不是所有人都適合跑步,年輕人如果沒有關節病變,一般都適合跑步。而對于中老年人,可以慢跑,但不建議做登山、上下樓等運動。而對于一些非負重的運動,比如游泳、平地踩腳踏車,由于對關節沒有任何損害幾乎適合所有人。
但是假如關節疼痛在急性發作期,不建議從事任何運動,應臥床休息。而對于膝關節磨損退變嚴重、嚴重類風濕關節炎的患者,由于膝關節軟骨退變較重,是不建議跑步的。
治療后關節仍然有疼痛,或者關節退行性變,無法逆轉,或者類風濕關節炎等疾病的患者,是否可以運動?
專家建議,如果是急性疼痛,或者軟骨磨損嚴重,又或者患有重度類風濕關節炎,建議不要跑步;如果是慢性疼痛,患有輕中度的類風濕關節炎,可耐受,可適當走路。如果走路無不適,可慢慢過渡到跑步。當然,最好能夠佩戴運動護膝。因為沒有適量的運動,人體的肌肉會萎縮,而且會產生廢用性的骨質疏松。但是另一方面,如果過量跑步,會導致關節損害的加重,所以應盡量保持在不讓關節疼痛加重的程度,如果發現關節疼痛加重,就適當休息。有關節疾病的患者最好先到醫院檢查一下,聽從醫生的建議。
跑步時,如何避免運動損傷?
膝關節的損傷很大程度跟熱身運動不足有關。運動時需要韌帶和肌肉的協同保護,如果熱身不夠,來自肌肉的保護不夠,會使半月板承受過度應力超過其負荷而導致撕裂。建議跑步的朋友在運動前一定要熱身,比如膝關節、踝關節的伸展活動等。
對于跑步的朋友,尤其是髕骨關節不適或者初次跑步的朋友,可佩戴適合的運動護膝。合適的護具對關節損傷有一定防護作用。對于肥胖型的朋友,不建議過多的負重運動,可首先考慮非負重運動如游泳或騎車,同時控制飲食,在體重下降后,再考慮跑步或者球類運動。
適度很重要,避免過度跑步
跑步切忌過度,一般每天控制在1個小時以內,每次跑步以不引起膝關節不適為度。如果跑步引起膝關節疼痛加重,那應暫停一段時間。如果經常跑步疼痛,則應到醫院就診。如有膝關節退變,不建議跑步,可以適度走路。另外,走路或跑步的時候可以佩戴護膝。
此外,馬拉松由于運動時間和跑步的路程比較長,對膝關節有一定損害,所以也要量力而行,可以佩戴膝關節的保護護具。總之,參加體育鍛煉也應注意保護關節。由于關節軟骨無法再生,一旦磨損就無法再恢復。要選擇合適的運動,并在運動中量力而行,運動引起疼痛一定要暫停運動,運動損傷關節疾病要及時就醫。
注:部分資料來源于騰訊醫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