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前兩天與一位班主任交流,發現這位班主任說的話,好直接啊!
話不多說,小編把這位班主任的話整理了一下,希望對各位家長有點用吧。
1.不會預習,上課就是瞎子過河
當有學生說不喜歡上課時,想必家長會表示理解,但家長們有沒有想過,你的孩子為什么不想上課?
別跟我扯些雜七雜八的借口,聽了糟心!
我當了這么多年班主任,究其原因,還不是因為上課處在云里霧里聽不懂,長久以往,成績當然成了班級墊底的存在。
而聽不懂當真是學生的智商問題嗎?怎么可能,大多數情況,是學生沒有預習,把握不住老師上課傳授的重難點,于是在課堂里,仿佛瞎子過河,走哪算哪!
2.不勤思考,難題只會越來越多
一堂課45分鐘,老師真正講課的時間大概只有20分鐘,不要覺得老師偷工減料,而是教學大綱里真的只有這么些內容。
但是作業不會少布置的!
所以,學生要是上課聽漏了一部分知識要點,可以肯定的說,絕對有幾道題目不會做。如果這時候,學生稍微想一下就撂筆桿子不干了,那樣只會滾雪球一樣越積越多,直至后來被活生生壓垮。
千萬別認為我這是危言聳聽,當班主任的十幾年里,可遇見過不少。
3.不愿檢查,學習成績永不提高
作業的空白部分填滿,就萬事大吉,相信這是很多學生學習的一個弊病,而作為老師,誰都不愿意看到此類情況。
于是,老師與家長的矛盾出來了!
老師想讓家長幫忙檢查,而家長卻一個勁兒表示這是老師的工作。
各執道理,倒霉的永遠只會是學生。因為家長不愿檢查,老師其實第二天也會幫忙,只不過這里面有個時間差,我來給你們捋捋。
語數一般都在第一二節課,所以老師一般是在三四節課批改作業,而要講解作業,那要等明兒個上課才行。也就是說,學生在今天上課的時候,不知道昨天的理解是否有錯!要是沒錯還好,如果錯了,今天的內容將會學的一塌糊涂,因為跟老師傳授的知識出現矛盾了啊!
每次考試,家長只有倆問題,第一是孩子分數,第二是班級排名。
可是家長們,分數和排名,表面上看是一張試卷決定的,但實際上卻是平時的學習習慣造成的。
送孩子去補習班,縱然是為孩子好,不過家長們是不是,先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呢?不然到時候,又只會問補習班的老師,我孩子分數多少?排第幾名?
用句不那么為人師表的話結尾吧:你心里就沒一點點逼數?